孙 锐,刘馨秋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5)
李约瑟问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问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问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针对李约瑟问题,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有文化决定论、制度决定论、国家竞争假说和产权保护说、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解释、技术供给角度的理论假说等等观点,主要集中于宏观角度,整体探讨近代中国科学和工业缘何落后,而针对我国近代农业和农业科技逐渐落后的分析略显不足。笔者拟从农业科技变迁的角度,探讨农业“李约瑟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提出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土地私有制确立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食为政首”,小农经济下,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高度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古代科技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科学技术,以追求实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科学与技术尚未完全分离,科学中蕴含着技术,技术中包含着科学,二者彼此渗透,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应用。农业科技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多是对农业经验的总结和应用,其主要包括农学著作、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等方面。
农业“李约瑟问题”主要指的是18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为何我国发达的古代农业不但没有孕育出近代农业科技革命,反而逐渐落后于西方?尤其是自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冲击下,我国传统农业为何逐渐出现“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的局面,并且最终瓦解?
小农经济下,自耕农缺乏农业科技创新的条件。我国传统农业采取小家庭生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主要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民日常劳作十分辛苦,《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然而自耕农虽如此辛劳,亦难逃 “豪富兼并,贫者失业的命运。这说明小农经济模式下的农民虽终日劳作,但大多时候都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有时甚至连温饱问题也难以满足。而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图,人的需求是按重要性排成一定次序的,一般只有当人的低一级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大多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更遑论去追求农业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了,所以农民的农业技术多是代代传承,鲜有创新。
我国古代劳动力价格低廉,缺乏改进农业技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需求。一方面,我国古代社会人口基数较大,加之社会文化推崇“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导致我国人地矛盾长期十分突出。尤其是自康熙朝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后,我国人口数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很多农民家庭都面临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根据供求曲线,可以得知在劳动力长期过剩的状况下,劳动力价格必然十分低廉,所以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多是借助简单的基础农具进行耕作,企图依托投入更多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来提高农业产量,从而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大多时候只能勉强维持温饱,遇到天灾人祸之时,甚至连农作物的种子尚且需要通过“青苗法”等途径借贷获取,说明农民群体普遍缺乏闲钱、余钱去购买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来革新农业生产方式,所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进程十分缓慢。除了这两点之外,我国独特的地形结构在推动这一农业模式的长期运行方面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呈阶梯式分布,山区面积广大。而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导致我国农业土地一直呈现碎片化状态,农民多是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的大面积推广。
我国商业萎缩,缺乏农业创新的社会环境。我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被视为社会的最末流,遭到人们的蔑视。而商业、商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轻视商人和商业的社会环境必然对农业科技创新起到巨大的阻碍作用。一方面,农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商人特殊的职业属性使得商人对这些“新需求、新课题”最先察觉并作出反应,因为 “新需求、新的研究课题”是商人“机不可失”的商机。恩格斯主张“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商人为谋求更多的社会财富、占领更大的市场,必然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本质是文化交流,商品是技术传播的载体,商人是文化传播的使者。随着农业商品交换,农业商品中凝结着的先进农业技术也得以传播,这有利于培养农业科技创新的土壤。因为这些新的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强化并延伸了农民认识自然的能力,使得农民的认识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技术创新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16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孕育了两次科技革命;而我国由于商业萎缩,导致农业科技长期停滞不前,逐渐落后于西方。这就是商业推动科技创新的不二例证。
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多是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缺乏理论探索。《论语》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说明在古代,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才对农业科技拥有最高话语权,因为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生产规律。但是农民受自身局限性的影响,使得这些规律长期停留于经验形式主义阶段,缺乏理论科学的指导,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缺点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末期,实用主义经验科学走到尽头便暴露无遗,这一时期人们没有科学技术的改革创新足够重视,也没有引导其向实验科学过渡,所以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在近代逐渐落后于西方。例如,在长期的蚕事生产中,古人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对后世蚕事生产多有裨益。但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和自我认知水平的局限,农民也在蚕事生产中也形成一些基于原始思维之上的巫术方法和禁忌信仰,并祈望以此来促进蚕事生产的顺利。这些巫术方法和禁忌信仰,就是我国古代农民对桑蚕养殖的科学原理认识不足,希冀通过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保证蚕食生产顺利的反映。
我国古代缺乏农业科技创新的社会群体。一方面,我国古代国家统治者虽然重视农业生产,但多是停留于“劝课农桑”等政策鼓励层面;朝廷设置的农官也多是停留于“督课农桑”的角度,总体而言,国家决策层对技术工具的革新关注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古代贫者为衣食所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农业技术创新;而尚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农耕家庭则强调“学而优则仕”,投入大量时间在四书五经上,鲜有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者,遑论农业创新。一言以蔽之,我国整个社会缺乏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以求技术革新的群体。这种现象在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即可见一斑,贾思勰在文章一开头就强调其写作目的是“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这既说明了农业知识的普及对象仅针对农民,也说明了当时很多“有识之士”虽然注重农业,但是更多的是关注农业政策层面,并不关注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
明清时期,我国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中国文化自古强调“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例如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即来源于西亚,其最初主要是通过煮的方式加以利用,口感较差,因而被称作“野人之食”。虽然它的味道并不鲜美,但作为一种相对较为高产的作物,还是被我国农民广泛种植;随着它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以后,我国劳动人民一直努力改善对其的加工利用方式,于是在汉代发明了石磨,将其制成面粉,随后又将面粉加工成馒头、包子、饺子等多种食物,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又如宋代占城稻推广以后,不仅丰富了我国水稻的品种,提高了我国水稻的产量,而且推动了我国稻麦二熟制的施行,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国策在封建王朝末期并没有被一以贯之,明清统治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强行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然而,我国的闭关锁国之际,却正值西方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期。这一时期,西方开辟了新航路,引入了大量的高产作物,随后,又开展了技术革命,革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强国际交流,在西方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中分一杯羹是毋庸置疑的明智之举。明清时期,我国通过短暂的国门开放,引进了大量的美洲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这些农作物,产量高、耐贫瘠,不仅为我国的荒年储蓄提供了重要物资,而且提高了我国的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了我国因人地矛盾突出而带来的粮食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非凡。但是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最终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文化交流,阻碍了我国海外市场的开拓,导致我国农业的商品化需求不足,缺乏改进农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最终,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成熟、高效的棉纺织技术的攻击下,我国“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小农经济强调自给自足,具有很强的封闭性。首先,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工具较为简陋,强调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即男耕女织,农业生产以满足自身小家庭消费为主要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采用,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发展。其次,由于我国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所以各地区间的气候、生态环境特征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各地区的农民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在长期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农业生产经验,形成适合当地的、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很强地域特色,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复制性,这限制了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最后,在小农经济模式下,民众安土重迁,具有极强的保守性。加之“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下,我国商业贸易长期不发达,跨区域的文化交流有限,进一步加强了农民的封闭性。在这一背景下,清末统治者更是以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为借口,限制与其他国家的商业贸易、科技文化交流,只许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最终阻碍了我国农业技术进步。
我国古代社会,自由劳动力数量有限。近代农业革命产生的重要推手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涌现。近代,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原来的土地,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关系,从而推动了农业革命的到来。而我国古代,一方面,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人身依附关系强,极大地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而儒家思想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导致民众安土重迁,不轻易离开家乡,这二者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徙。所以明朝末期,虽然纺织行业出现了雇佣制的生产关系,出现过“机主出工、机户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现象,但是雇佣制只出现在少数行业和地区,在社会所占比例极低。强有力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得地主阶级缺乏开展技术革新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动机。
当今社会对发展农业科技提出了广泛的需求。近代,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其瓦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我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经济交换活动有效,生产过程中不计劳动成本的投入与产出;而西方近代农业是在圈地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经济的性质,以追求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主张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因而在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棉后,中国家庭纺织业毫无抵抗力,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21世纪以后,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导致大量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表1就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象,2010—2018年以来,我国农业从业者的数量急需减少,其间虽偶有上升,但是下降趋势已成定势。农业劳动从业者数量急需减少,劳动力成本又急需上升,利用农业科技解决这一矛盾十分有必要。另外,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呈现空心化、老龄化,大量农业土地闲置。而把农村闲置土地集合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从而严防死守我国的耕地红线,也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农业机械。
表1 2010—2018年我国3种产业就业人数分布比重变化趋势Table 1 The trend of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in three industries in China during 2010—2018
由图 1可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尤其是自2014年以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比不足1/3,说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已发展为商品型经济,以交换为途径,通过贸易手段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由图2可知,从总体趋势来看,2010年至今,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始终高于出口量,且贸易逆差的数额进一步扩大。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产品需求量大、缺口大,本国农产品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部分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图2还反映了当前不论是菜篮子工程,还是粮油产品,价格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蔬菜类,增幅约为50%,农作物市场的潜力巨大。另外,《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提出,到“十四五”期末(约2025年),我国可能出现1.3亿t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 500万t。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业产品缺口大、利润可观,农业科技创新市场需求旺盛。
注: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Note: Data are from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图1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年度变化情况Fig.1 Annual chang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注: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Note:Data are from Department of Market and Information,Information Center,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ris图 2 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年度变化情况Fig.2 Annual change of 200 index of national wholesal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政府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总指挥师,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态势起着调节和引导作用。为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首先,政府需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素质,从而增强国家的农业软实力和硬实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对农业遗产资源的普查,农业遗产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完善国家的遗产资源库,对国家的育种工作和农业技术攻关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政府需要成立农业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农林院校和农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创新机制;同时,政府还需要成立专门农业技术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并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一定的补贴,提高农民应用最新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政府需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流转方式转化,推动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的大面积推广;并且,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及时修缮城乡交通道路、推进田间小型仓储保险冷链设施建设等,全面改善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给农民带来实惠。
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强农业知识的普及,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氛围。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向农村地区配送科技专员,推广优质良种资源和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含量。
其次,要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与现实农业问题紧密相关的农业科技立项,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另外,引入社区资源农业模式(CSA),促进农业机械和优质种质资源的推广。我国“三农”问题长期较为突出,农民普遍较为贫困,抗风险能力,愿意为农业生产前期投入的成本有限。而当前社会,推崇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对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社区支援农业模式,有利于缓解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社区支援农业模式下,消费者预先支付购买有机农产品和小型农业机械的费用,分摊农民的生产经营成本,引导农民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过渡;并且,通过该模式,为农民寻求稳定的农业市场,降低农产品销售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
最后,还需要围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加强科技研发,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完善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业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各个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农业体系更加复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首先,必须秉承着开放进取的心态,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农业科技研发上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要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吸取它们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与本国的农业实际相结合,实现农业科技再创新。
其次,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需要加强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加强作物遗传育种、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而且还要加强不同农业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实现由单一农业领域创新向全域农业创新的转变,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升农业部门的整体效益。另外,还必须加强农业“芯片”的联合攻关,促进农业成果转化,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最后,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必须要创建和利用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和最新成果展示的高地,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利于向大众宣传农业技术成果,有利于开展针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化水平。并且,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