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宗平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学习、理解和实践新课标,要紧紧抓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要素,全面把握,精准施策。
一、明确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新课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
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能正确理解劳动对于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类发展的意义,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基本道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辛苦,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崇尚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学会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逐步培养工具材料运用、劳动技能整合、劳动实践探究的能力,为“会劳动”奠定初步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逐步培养合法劳动意识、经济与质量意识、环保与审美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爱劳动”注入内在动力。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感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培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以上四个方面的总体目标可视为劳动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素养在劳动课程中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劳动观念是劳动课程核心素养的认知基础,劳动能力是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形成的实践基础,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劳动课程核心素养行为外化与品格内化的稳定体现,劳动精神则是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升华。
(二)学段目标
新课标按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制定了学段目标。学段目标体现了阶段性、联系性、进阶性。
明确学段目标的阶段性。新课标紧密联系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训练的重点各有侧重。如“生产劳动”,第一学段侧重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第二、三学段侧重种植、养殖等,第四学段则侧重金工、木工、电子等项目的劳动。
明确学段目标的联系性。如“家务劳动”,在第一学段重点训练学生做一些与个人相关的简单的劳动,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形成初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在第二学段训练学生认识常用家用器具,掌握家用小器具的使用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日常饮食,初步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在第三学段侧重训练学生规范、安全地操作与使用家庭常用器具的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家庭饮食烹饪技法,制作简单的家常餐,进一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不难看出,同样是家务劳动实践,训练的内容有连续性。
明确学段目标的进阶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段的升高,劳动训练的目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对于劳动价值的认识,第一学段要求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第二学段要求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光荣、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第三学段要求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第四学段要求懂得“劳动创造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托起中国梦”的道理。
二、把握课程内容
新课标将劳动课程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包括家务劳动、班校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树立自理、自立、自强意识。
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淬炼生产劳动技能,体会物质产品的来之不易,认识劳动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
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中认识社会,树立服务意识,体悟劳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
日常生活劳动包含4个任务群: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生产劳动包含4个任务群:农业生产劳动、工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服务性劳动包含两个任务群: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各任务群在劳动知识的感知、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价值观的感悟等方面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地安排具体劳动内容。下面以“烹饪与营养”这一板块为例。
第一学段内容要求: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
第二学段内容要求: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等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加工過程中注意卫生、安全。
第三学段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第四学段内容要求: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尊重从事餐饮工作的普通劳动者。
课程内容的安排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任务群的学习数量具有选择性,学校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有所侧重地确定学习的任务群和数量;二是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内容要求和劳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学校可结合实际开发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
三、科学有效实施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一)在實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融合开放的教育原则
坚持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及各项活动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坚持实践体验。要以实践体验与探究为导向,切实让学生亲身经历、直接参与实践过程,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养成劳动习惯。
坚持循序渐进。顺应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分学段适度安排劳动教育内容、时间和强度;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由易到难,因材施教;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校园拓展到社会、从生活劳动拓展到职业体验。
坚持多渠道融合。加强劳动实践的项目、内容、主题之间的联系与统整,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的教学体系;有效发挥家庭劳动教育功能,探索家校联动的教育模式;立足社会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社区、社会组织等,建立校内外协作、多元融合的劳动教育新局面。
坚持方法创新。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继承劳动教育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关注劳动观念、劳动方式、劳动成果、劳动关系的变化,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
(二)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劳动项目的开发
劳动项目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劳动项目的开发,使劳动教育落地落实。项目开发既要关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劳动价值的引领、劳动精神的培育,重点做好以下环节的设计。
制订适切的项目目标。在明确劳动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及项目目标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对应的具体任务群的课程内容要求,制订具体的项目目标。
选择合理的项目内容。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考虑区域特点和学校劳动教育环境,把握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培养要求,合理选择和确定项目内容。
确定恰当的劳动场域。根据学生的实践基础、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及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场域,包括劳动场所、工具设备、材料及劳动文化氛围等。
明确完整的项目过程。项目过程包括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
提炼实用的项目操作方法。项目操作方法是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劳动感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项目设计时,教师要对项目操作的主要方法加以提炼,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项目实践。
(三)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劳动过程的指导
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劳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技能给予学生及时点拨,对劳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重点做好以下环节的指导。
情境创设指导。情境指导注重真实性,凸显教育性,体现开放性。一方面可从真实的劳动需求出发创设情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真实的问题出发,指导学生明确劳动任务,点燃劳动热情,激发劳动创造力。
准备阶段指导。主要围绕项目所涉及的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知识与技能进行指导和示范。
实施阶段指导。在劳动实施阶段,主要进行学生劳动技能的淬炼、劳动习惯的培养及劳动品质的塑造。这个阶段是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协调工作,帮助和鼓励学生,及时释疑、解难,又要指导学生实践,引导学生习得必要的劳动技能。
反思阶段的指导。围绕劳动过程体验、成果评价、价值体认,引导学生深化对劳动实践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总结得失,感悟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四)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劳动途径的开拓
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课程,其教学形态不同于普通的学科课程,它具有空间跨度大、时间延伸长、学科互相融合的特点。劳动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与职业志向相结合,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劳动”,以劳树德。将学校主题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依托班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等,结合重要节假日、社会热点现象选择主题活动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劳动周”,以劳健体。学校可根据实际建立“劳动周”等制度,强化劳动意识,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制度化组织“劳动周”等劳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勤动手、爱实践,亲历劳动过程,出力流汗、锻炼意志、强健体魄,切实提高劳动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体验中感知、体悟、认同、内化劳动价值。
“做中学”,以劳增智。“做中学”是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项目式、体验式、整合式等形式的劳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认识劳动,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智力品质。
“工艺劳动”,以劳育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感受美、创造美、分享美的传统手工、陶泥创作等工艺劳动探究实践活动,懂得“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体验美好的劳动过程,创造美好的劳动成果,感受美好的劳动乐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创意劳动”,以劳创新。积极开展热爱生活、指向创造、表达智慧的创意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历创想设计、创意物化、优化分享等劳动实践过程,体验“精益创造、雕琢不辍”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的创新意识、新颖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岗位实践”,以劳弘毅。组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劳动基地等特定情境中见习、实习,体验职业角色的劳动过程,获取职业劳动价值。引导学生躬行岗位实践,出力流汗,强健体魄,体验劳动艰辛,勤劳动,勇担当,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
“家(校)务劳动”,以劳自立。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引导家长言传身教,将劳动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与家务、校务劳动,学会自我管理,懂得服务家庭、服务班级,珍惜劳动成果。
“公益劳动”,以劳担当。积极探索社区与学校合作共育的模式,协调统筹实施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关爱他人、生态保护、文化宣传、敬老助残、脱困帮扶、拥军优属、赛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公益劳动,培养学生劳动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 /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