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姣艳
吴焕先是鄂豫皖边区土生土长的红军领导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曾先后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和鄂豫皖省委常委、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吴焕先锤炼了过硬的本领,塑造了优良的品格,他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站位高远、敢于担当,军政双全、有勇有谋,爱兵如子、待人真诚,在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边区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徐向前、程子华、刘华清等曾高度评价并深切怀念吴焕先“功勋卓著”“赤胆忠心、英勇善战”“呕心沥血、无私无畏、远见卓识、功勋永垂”,赞扬他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创造的丰功伟绩。熟知大别山革命史和红二十五军历史的党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也把他看作红二十五军的“军之魂、领导之核心、卓越决策人”“名副其实的‘军魂’”“公认的灵魂人物”等。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仍能听到少数人对这一称谓表示不能认同,觉得称吴焕先为“军魂”的评价过高。针对这一看法,笔者将结合红二十五军的斗争历史、红二十五军指战员的回忆录和回忆文章,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表达对革命先烈吴焕先同志的崇高敬意。
所谓“军魂”,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们党从历史的沉痛教训中警醒和觉悟后,逐步认识、系统总结并强化巩固下来的优良传统。从狭义上讲,就是一支部队领导核心中公认的灵魂人物,这一灵魂人物始终忠诚于党、信念坚定、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爱民亲兵,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红二十五军在战斗历程中,尤其在极其艰难的长征路上,几经挫折而不溃散,几度涉险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吴焕先都发挥了尤为重要的“军魂”作用,带领战士们勇往直前与敌战斗。
红二十五军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后独立坚持斗争的两年时间里,以及走上长征路的十个月时间里,面对国民党部队疯狂的围追堵截,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多次摆脱困境。其中,最有影响力、最令指战员们难以忘怀且关系部队生死存亡的战斗主要有独树镇战斗、庾家河战斗和四坡村战斗。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初期一次极为险恶的战斗,也是关系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成败的关键一仗。在敌人重兵包抄袭击、气候条件恶劣、无地势可凭借、我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危机时刻,政委吴焕先赶到先头部队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决不能后退!现在是生死关头,共产党员跟我来!”战士们看到吴政委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也渐渐稳住了阵脚,冒着密集的火力与敌军展开格斗,经过多次反击最终将敌人打退。军长程子华在总结这次战斗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时,特别指出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奋勇当先,以及全军指战员上至军领导、下至每一位战士具有顽强战斗精神的重要作用。在纪念吴焕先逝世50 周年时,一位红二十五军老兵回忆这次战斗说:“这次战斗如果不是吴焕先政委英勇果敢,大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吴焕先率领共产党员带头冲锋,对扭转战局起了关键作用,在全军指战员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庾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境内后遭遇敌人袭击的一次无准备战斗。激战中,副军长徐海东和军长程子华先后负重伤,“吴焕先政委指挥部队英勇反击,以刺刀、手榴弹与敌拼搏,经二十多次反复冲杀,终于将敌打垮”[1]。紧急关头,吴焕先政委临危不惧地指挥战斗,率领战士们奋勇冲杀,又一次带领部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次战斗的胜利标志着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完成了第一次战略转移,也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四坡村战斗是红二十五军即将到达陕北时的背水一战,也是吴焕先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为了防止发生我军后卫部队被敌军压制到汭河边进退两难的局面,在情况危急的时刻,吴焕先当机立断,带领军部交通队直插敌军腰部,并对战士们进行简短有力的动员:“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逼近河边!压住敌人就是胜利!”这一仗,红军打得顽强勇猛,歼敌一千余人。但是,在战斗的最后时刻,吴焕先被敌人炮火击中胸部,壮烈牺牲,年仅28 岁。当得知吴政委牺牲的消息后,指战员无不悲痛万分,纷纷表达要向敌人讨还血债的强烈愿望,将满腔悲痛化作奋勇杀敌的强大力量,立誓要继承吴政委的革命遗志,英勇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这些重要战斗的关键时候,吴焕先始终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战争中他总是亲临前线,哪里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战略退却时,他又总是走在后面。遇到险情,他还擅长做战士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往往几句话就能够稳住军心,使全军上下信念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在红二十五军战士们的心里,吴焕先的名字和光辉形象早已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1934 年6 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找到在“红大”学习的程子华,决定派他到鄂豫皖根据地。9 月,程子华到达鄂东北道委。11 月11 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常委会议,一致同意周恩来的口头指示,决定带领红二十五军立即进行战略转移。这是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之前最后一次得到中央的指示。离开根据地之后,由于没有电台,红二十五军始终无法与中央取得联系。因此,在近万里的征途中,红二十五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解决军事斗争、根据地建设、战略方向选择等重大问题。其中,作为军政委、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的吴焕先高瞻远瞩、谋划全局,显示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南后,关于是否要到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问题,在省委领导内部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少数同志认为西北军兵力雄厚而红二十五军力量薄弱,陕南地区人口稀少物资补充困难,不是理想的立足之地,而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已发展壮大,如若两军会合则有利于部队的行动和补给的解决。围绕这一关系根据地建设的重大问题,鄂豫陕省委先后召开郧西会议、华阳会议和葛牌镇会议,批评和纠正错误观点,总结斗争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斗争信心,为开创和巩固新根据地扫清思想障碍,打下了继续斗争的基础。作为省委常委领导核心之一的吴焕先,虽然没有在军事学校学习的经历,但是他擅长在战争中学习与敌斗争的方法,从总结经验和教训中谋划斗争策略,在反对“入川”的问题上颇有见解,反映在1935 年7 月17 日他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我们在这个区域的行动,对保卫川陕苏区,配合红四军团与红二十六军同样有力的。在发展前途上,可以打通南北两个苏区的一片。向东可以深入河南开展中国中部苏维埃运动,向东南可以恢复鄂西及鄂豫边的苏区,以与鄂豫皖老区取得联系”[2]。事实证明,在鄂豫陕地区创建根据地,虽然没有“打通南北两个苏区”,但确实起到了配合作战以及牵制敌军兵力的重要作用。在战略转移的过程中,能够创建一块联结十多个县的新苏区,且坚持根据地斗争长达半年以上的时间,确实是个奇迹。
1935 年7 月,红二十五军在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时,缴获了国民党的《大公报》,获得“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合,先头部队已经越过松潘北上”的消息,综合交通员石健民带来的中央文件内容,吴焕先敏锐地捕捉到斗争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信息,当即召集鄂豫陕省委其他同志在长安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我们党在新的胜利与新的经验与教训下要加紧粉碎敌人新的进攻,配合红军主力行动以争取最后全部胜利,这是当前最紧迫的战斗任务”[3],决定带领部队迅速西进,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历史事实证明,这一坚决果敢的行动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促使蒋介石作出“先以优势兵力迅速解决徐匪,再行以全力回击朱毛”的决定,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行动。
吴焕先的领导才能和决断力还表现在对部队的教育和纪律的执行上。长征途中,他多次强调指战员除了会打仗,还要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要让群众感受到红军的优良作风和纪律严明。尤其是途径有回民聚集的兴隆镇时,他提前了解民族隔阂、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情况,对部队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的规定,还亲自拜访清真寺,向回民赠送匾额和礼品,令阿訇和回民群众深受感动,几位回族青年也积极要求加入红军。吴焕先以实际行动向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的良好形象,这比任何宣传都能够发挥作用,也消除了长期以来军阀部队造成的回汉隔阂,为之后中央红军路过回民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以军的建制参加长征是红二十五军的鲜明特点,一支不足三千人的队伍在数十倍于己的重兵围堵下活动在豫陕甘宁地区,既无策应和增援部队,亦无粮资供应,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庾家河战斗中,军长程子华手部伤了动脉血管,约两三个月处于昏迷状态,副军长徐海东被敌人子弹打中脸部,昏迷了四天四夜才苏醒过来,二人均负重伤,行军需睡担架,省委书记徐宝珊因为肺病严重也睡担架。战斗时,还需要大约一个营的兵力保护他们。毫无疑问,指挥战斗和创建根据地的重担压到了年轻的吴政委身上。
特别是在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因病去世后,吴焕先代理省委书记一职,面临蒋介石30 多个团兵力的严重威胁和大规模进攻,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将党政军一肩挑起,主持全面工作,既指挥部队作战,又搞根据地建设,是红二十五军中有口皆碑、智勇双全、勇于担当的卓越领导人。这一过程中,他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军事会议,研究和制定反对敌人“围剿”的战斗计划,采取“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迫使蒋介石要在三个月之内消灭红军的计划彻底破产。
此外,在坚持根据地斗争和建设时,每次面临艰难复杂情况的特殊时期,吴焕先总能以身作则,带头克服困难,帮助战士们解决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树立革命必胜的信心,是战士们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和统帅”。曾给吴焕先当过警卫员的廖辉在《回忆好政委》这篇文章中深切地写到:“如果把红二十五军比作一艘航船,那么,使它绕过暗礁和惊涛骇浪的舵手就是焕先同志。”
查阅红二十五军指战员的回忆文章和相关史料发现,尽管没有同志直呼吴焕先为“军魂”,但几乎都表达了他是“领袖”“统帅”“舵手”“卓越领导者”之意。研究红二十五军历史的党史工作者们则撰文称他为“军魂”,充分肯定他在这支队伍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突出贡献。熟知红二十五军历史的著名军史专家、《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的主要编写人员卢振国曾在《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血洒泾川》一文中明确“吴焕先是重建红二十五军的领导核心,是红军指战员公认的‘灵魂人物’,长征中曾以‘军魂’享誉红二十五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评价他是“鄂豫皖省委、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的卓越领导者,是经过严峻斗争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 年,吴焕先被评选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21年11 月15 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信仰的感召”之《铁血军魂——吴焕先》,这是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87 周年之际,对革命烈士吴焕先同志的深切缅怀,赞扬他破家革命、听党指挥、胸怀大局、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和高尚情操。
吴焕先是令人崇敬的红二十五军“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