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明
(广河县农田水利改造提升服务中心,甘肃广河 731300)
玉米大斑病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严重流行时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玉米是甘肃省广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每年玉米的播种面积在2.33 万hm2左右,大斑病是广河县玉米上最常发生、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因此防治好玉米大斑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
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梭形大病斑,病斑沿着叶脉分布,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黄、早衰。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有所不同,如“先玉335”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易感病[4-5]。另外,气候也是影响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春夏季节潮湿多雨,田间湿度过大和连作地块时发病较严重[6]。
选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六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玉米大斑病高效且安全的药剂[7-10]。
试验地位于广河县城关镇双泉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03°34′48.25″,北纬35°28′38.54″。试验田地势平坦,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2%,前茬作物为玉米。
试验玉米品种为先玉335。采用全膜双垄沟栽培;2021年4月25日播种,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每667 m2施用30 kg;5月1日出苗。各小区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与生产上常规栽培玉米方法相同。
试验防治对象为玉米大斑病。2021 年广河县春夏季降水量偏多,加之先玉335 玉米对大斑病的抵抗性较差,大斑病发生较严重。
试验药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由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生产;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由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生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由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苯甲·丙环唑乳油由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共设6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CK),见表1。试验地面积2 100 m2,每处理设3 次重复,共21 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00 m2,随机区组排列。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在田间发现玉米大斑病病斑时开始施药,分别于首次施药后7 d 和14 d 进行第2 次和第3 次施药。采用卫士牌WS-16P 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按照表1用药量兑水30 kg配制成喷雾液。
1.4.1 大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个小区选5 点,每点选定2 个植株(做标记)调查全部叶片的情况。于施药前调查药前病情指数,第2 次施药后3 d 和第3 次施药后6 d分别进行2次病情调查。根据叶片为害分级标准记载并计算防治效果。
叶斑病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如下。0 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叶片面积≤5%;2级:病斑占叶片面积6%~10%;3 级:病斑占叶片面积11%~20%;4 级:病斑占叶片面积21%~50%;5 级:病斑占叶片面积>50%。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1)式中:B为病情指数,Ai为i 级叶斑病的数量,i为叶斑病的级数,T为调查总数。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
(2)式中:BT0为对照组用药前的病情指数,B1为处理组用药后的病情指数,BT1为对照组用药后的病情指数,B0为处理组用药前的病情指数。
1.4.2 产量测定
于玉米收获期对玉米进行测产,每个小区分别测产后折算成每667 m2产量。
六种药剂第2次药后3 d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见表2。由表可知,六种药剂对防治玉米大斑病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是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防效达73.5%;其次为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效为72.1%;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最低,为57.1%。
表2 六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3 d)
六种药剂第3 次药后6 d 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见表3。由表可知,防效最好的是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达83.9%,比第2 次药后3 d 调查的防效提高了10.4 个百分点;其次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效为82.4%,比第2 次药后3 d 调查的防效提高了12.3 个百分点;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比第2 次药后3 d 调查的防效有所下降,仅为50.5%,可能与该药剂持效性差有关。
表3 六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第3次药后6 d)
六种药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后玉米产量的对比见表4。由表可知,六种药剂防治大斑病后玉米产量均比对照组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处理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到408 kg,比对照组增产66 kg,增幅为19.3%;其次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组,每667 m2产量达401 kg,比对照提高59 kg,增幅为17.3%。增产效果最差的是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处理组,每667 m2产量仅为362 kg,增幅为5.8%。
表4 六种药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选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六种药剂开展防治玉米大斑病药效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防效最好,第2次药后3 d 药效为73.5%,第3 次药后6 d 药效为83.9%;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组两次调查防效均高于70%。增产最显著的是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处理组,增幅为19.3%,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30%苯甲·丙环唑乳油处理组分别增产17.3%和12.9%。因此,推荐在广河县使用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玉米大斑病,每667 m2用量分别为35 mL、50 g 和15 mL,兑水30 kg 喷雾防治,大斑病发生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用药3次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