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丽云 周红凤 要美林 衣晓峰
卢女士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甲状腺结节存在恶变的倾向,经医院穿刺确诊为甲状腺癌。后来卢女士才知道,这几年,单位还有好几名同事也被查出患了甲状腺癌,其中女同事居多。
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 倍
“近30 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2020 年全球新发甲状腺癌病例数约为58 万例,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列第11 位。预计2030 年前后,甲状腺癌将上升为发病率位列前四的常见癌症。”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泌尿生殖肿瘤内科主任吴瑾教授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在女性肿瘤中,已排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之后‘老四’的位置。”
“庆幸的是,甲状腺癌死亡率比较低,而且大多数病理分型的甲状腺癌成长缓慢,被视为‘惰性癌’。但要注意的是,其中个别分型如髓样癌、未分化癌是很凶险的,需要高度警惕,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可获得长期生存。”吴瑾说。
还有一个特有现象是,甲状腺癌往往“重女轻男”,患者70%以上都是20—40 岁的年轻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 倍。究其原因,吴瑾认为,甲状腺处于颈部前面、喉结下方、气管两侧,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承担着摄取和储存碘的生理功能,同时合成和分泌影响细胞代谢、胎儿和婴幼儿发育等功能的甲状腺素。而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内的女性激素,很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体内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甲状腺癌的发生。由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本身就比男性多,再加上年轻女性处于生命旺盛期,体内激素水平较高,因此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可能性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吴瑾指出,从临床表现看,甲状腺癌大部分是“悄悄”发生的,没有早期症状,比如常见的甲状腺分化性癌症,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发病初期十分隐匿,大部分是健康体检发现的;少部分人是在照镜子时,无意中观察到脖子长了个不起眼的包块,或者摸到了颈部异常淋巴结,做穿刺检查后才知道是甲状腺癌。随着病程的进展,颈部肿块越来越大,继而带来一些相应的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极少数人还会酿成颈交感神经节麻痹综合征,即交感神经损伤后,患者侧面部不出汗、眼球内陷、眼睛变小等。
当发现以上异常时,应及早就医,查出问题所在。
吴瑾介绍,借助内科触诊,可初步判断颈部肿物是否来源于甲状腺;利用甲状腺超声检查,能够探测出甲状腺肿块大小、数目和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确定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明确颈部淋巴结详细情况;而颈项CT、核磁共振成像可进一步清楚显示甲状腺肿瘤的面积、形态,以及与气管、食管、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充分掌握肿瘤浸润范围,为手术实施提供依据。
一旦确诊,对于早期甲状腺癌患者,可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或腔镜下微创手术,术后佐以内分泌治疗或碘-131 等治疗;而对晚期广泛侵犯的甲状腺癌,不仅要手术切除,还要配合化疗、射频消融、靶向用药等综合措施,以全力阻止病情“死灰复燃”,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吴瑾说,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复发时间多在5 年之内,复发部位大多集中在肿瘤原点处或颈部,约40%重现于原手术部位,60%在颈部淋巴结,因此应特别留意原手术部位或颈部是否有能摸得到的肿块;同时,建议患者术后两年内一般每3 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检查主要包括医生查看颈部和原手术部位是否有肿块,并做颈部和腹部B超、胸部CT、颈部和全身同位素扫描及验血等系列检查。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甲状腺癌呢?吴瑾说,这需要了解导致甲状腺癌的因素有哪些。首先是遗传因素,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罹患甲状腺癌的概率和风险较一般人高;其次是电离辐射,这是因为人体甲状腺比较“娇嫩”,且位于颈部表浅部位,不易防护,当遭遇电离辐射的剂量很大时,就有可能诱发癌症,不过一般的CT、X 线检查是不会造成癌症的;再次是碘摄入,碘的过多或过少均有可能导致甲状腺癌;最后是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情绪抑郁等,也极易使甲状腺癌不请自来。
吴瑾表示,预防甲状腺癌一要远离电离辐射,特别是儿童要尽量保护好头颈部;二要注意饮食调摄,可以经常食用海带、海蛤、紫菜及碘化食盐等,但碘的摄入要适量,不能盲目补充;三是不可滥用雌激素,以免对甲状腺造成不良刺激;四是要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肥腻、香燥、辛辣及海鲜类的食物;五是戒除抽烟、酗酒等坏习惯,保持良好情绪,乐观向上,同时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功能,以改善全身状态并增强抗癌能力。(来源:《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