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乐百戏》是南阳汉画像石的主要题材之一,对于研究我国汉代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舞乐百戏》图案内容的分析,解读其所涉及的音乐、舞蹈、杂技、幻术与滑稽戏等艺术形式,以期从南阳历史文化的角度对《舞乐百戏》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以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艺术、感受艺术、弘扬艺术,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艺术形式
一、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的历史背景
1.汉画像石《舞乐百戏》的历史背景
汉代是南阳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东汉时期,南阳因作为光武帝刘秀的故里而被誉“南都”“陪都”,乃当时闻名全国的大型商业文化都会之一。南阳还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出土地区,且南阳汉画馆亦为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如今已被列入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南阳,各类汉画像石在世人面前精彩呈现,灿烂的汉代文化从历史尘埃中重现光辉。
2.汉画像石《舞乐百戏》的文化内涵
南阳汉画像石堪称“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体现汉代人追求灵魂不灭、视死如生的观念,表达他们秉持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彰显形、神、意和谐统一的博大精深的汉民族艺术特质。
《舞乐百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由音乐、舞蹈、杂技、幻术等多种民间技艺组合而成。汉代人将其作为品味人生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因此具有壮阔雄伟、恢宏明朗的风格,其文化内涵厚重而广博,展现出汉代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二、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的艺术特征
“习乐尚舞”在汉代乃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舞乐百戏》在当时就已经成为汉代文化审美的主流,反映出汉代文化艺术的时代特征和美学精神。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思想性和形式美。
1.想象与现实相容的思想性
神话想象是汉代人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们从画像石《羽人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羽人”长着一对翅膀,这不仅代表身心自由,同时折射出汉代人对于生命永恒的希翼。再如《四神天象图》,天帝端坐在画面中央,四神环绕周围,画面的其他部分,既有女娲捧月和南斗六星,也有伏羲捧日和北斗七星,其象征着汉代人对“宇宙”“星象”等奥秘的探索与向往,追求升仙、升天与灵魂不灭。
而画像石中所表现的现实社会,恰恰与这个充满神奇想象力的奇幻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种生活、娱乐题材的内容在画像石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说明汉代人真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如体现农业劳作的《耕耘图》,就深刻体现了汉代人对日常生活的真切热爱和切身体会。
2.厚重与轻柔共存的形式美
汉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总体基调为厚重与刚柔并济。《舞乐百戏》首先继承了汉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盘鼓舞”就充分运用了传统的舞蹈表现技能,舞者纵横于盘鼓之间,高腾低跪,形成一种优美的动态舞姿;又如“刀舞”“剑舞”等表演形式,则吸收了传统的武术成分;“长袖舞”中的“翘袖折腰”,轻盈飘逸之美的技巧便继承了楚文化的风范。同时,《舞乐百戏》还吸纳了边疆外域的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如充满魔幻的杂技与幻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可以说,汉代畫像石突出表现了古拙与新颖、厚重与轻柔相互结合、对立统一的审美表现形式。
三、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的艺术形式
《舞乐百戏》具有多种表演形式,其作为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广泛流行于民间,生动地体现了汉代海纳百川、气势磅礴、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社会精神,成为当时汉文化在表演艺术上的一种重要创举,至今仍在表演艺术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以悲为美”的音乐
汉代的音乐分雅乐和俗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争离乱,汉代人对命运跌宕起伏、人生疾苦的感叹,促使他们产生“悲”的情感,有悲壮也有悲伤,所以形成整个汉代“以悲为美”的社会风尚。在此基础上,汉代艺术亦必然“以悲为美”,体现出汉代人“愈悲愈美”的审美情趣。
汉代雅乐是在继承前朝乐舞的基础之上得以复苏的,并拥有自己的体系,既有创新,也有继承和弘扬。在南阳汉画馆中,一件石刻上共有七人(图1),有击鼓、击掌者伴奏者,也有吹奏、弹唱者,做舞乐稽戏的场面。雅乐“以悲为美”社会风尚的主要表现,在西汉文学家王褒《洞箫赋》中有相关记载:“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以“生悲”为精品,以“乐而悲之”为知音。不难看出,汉代人“以悲为乐”的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已深入内心。
随着时间推移,雅乐逐渐在当时社会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随后被俗乐所取代。这里的“俗”并非庸俗,而是通俗,如“百戏”和“鼓吹乐”,这些乐曲的曲调舒缓、平铺直叙,充满淡淡的伤感,表现出民间的生活故事,所以在“以悲为美”作为审美特征的汉代,俗乐受到各个阶层的追捧。
2.“意蕴纤巧”的舞蹈
汉代舞蹈的总体基调呈现出磅礴古朴、天真狂放的精神气质,表现了一种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宇宙境界。汉代舞蹈既有柔弱纤巧的“楚风”,也有节奏明快、奔放豪迈的“汉韵”。姿态各异的舞蹈造型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串联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艺术长卷,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笔永恒的艺术财富,在此择其部分予以介绍。
⑴巾袖舞
巾袖舞是指女乐“执巾而舞”或“长袖而舞”。就舞袖而言,其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独舞、对舞和群舞。比较典型的为南阳汉画像石上长袖细腰的女子(图2),图中女子舞动长袖,体态轻盈婀娜,呈现出弯腰翘袖的姿态,曲线轻灵而优美,飘逸的长袖、灵动的身姿仿佛可以随时飞走一般。巾袖的运用大大延长了舞者的肢体,使其肢体语言更加意蕴绵绵。现如今,袖舞被广泛运用到中国古典舞中,舞台上的“水袖舞”以及“红绸舞”,无一不被认为是汉代“巾袖舞”的继承延续和创造性的革新。
⑵建鼓舞和盘鼓舞
建鼓舞之“建”,即“竖立”的意思,南阳汉画像石中出土的建鼓舞(图3),一根木柱作为装饰支撑着鼓,两名男性舞者各执一边,一边舞蹈,一边击鼓,舞姿造型充满阳刚之美。盘鼓舞也叫“踏鼓舞”,是将鼓置于地上进行表演,舞者在鼓上跳跃起舞,纵横于盘鼓之间,腾踏于盘鼓之上。如南阳出土的盘鼓舞画像石(图4),图中将鼓置于地上,一身着长袖舞衣的女子,边踏边舞,形态绰约婀娜,浅薄罗衣好似彩蝶飞舞,缥缈妙曼,恰似风送流云一般,有呼之欲出灵动之美。盘鼓舞使我们充分领略到了汉代盘鼓舞精彩美妙的舞姿。
3.“生动精彩”的杂技
杂技在《舞乐百戏》中也是重要的表演形式之一,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对杂技的表演形式乐此不疲。随着文化相互交往的频繁,促使杂技艺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形式越来越多,内容也日益多彩。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中有很丰富的杂技表演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种:
倒立,俗称“竖蜻蜓”。其基本体态是足朝上、手臂朝下,用手臂支撑全身的重量来做出各种姿势。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倒立的表演形式有很多,如单手倒立、双手倒立,还有头顶一碗盏,也有一手托盘环转。如在南阳市七孔桥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中,两名伎人身着紧身衣相对,每人单手倒立于樽上,另一手托物,呈现倒立的姿态。
跳丸、飞剑也是汉代传统杂技表演形式之一,具有惊险刺激、魔幻绚丽、影响深远等特点。跳丸、飞剑在当时已经成为《舞乐百戏》中最为普遍的表演形式。在南阳汉画馆中,有双手跳弄四丸或者六丸的,还有两丸一壶的,表演者身体灵活。如南阳市王寨出土的一幅《百戏图》中,一杂技艺人抛接十二丸,同时双手能够准确地抛接飞剑,其技艺之精湛,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4.“神奇迷幻”的幻术、滑稽戏
幻术、滑稽戏在汉代《舞乐百戏》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其中,幻术大都来自于西域。由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高峰期,这就为幻术的交流和普及提供了发展土壤。幻术即现代意义上的魔术表演,其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神奇丰富的法术令人叹为观止。而滑稽戏则是一种娱乐表演活动,专门表演滑稽戏的艺人叫做“俳优”,大多是在传统乐舞的基础上融合滑稽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吐火术是古代幻术之一。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幻术从西域逐渐传入中原,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能表演口中吐火、肢解身体、变换牛马头等。南阳汉画像中就有幻术表演,如王寨汉墓画像石,头戴帻一男子,髻上有羽毛头饰,突腹鼓腮,跽坐身穿長衣,火焰从口中喷出。
俳优是古代以滑稽杂耍技艺为生的艺人,类似现如今马戏团中的丑角。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俳优的形象各式各样,表演生动有趣,有半跪挥臂的,有疾走吹哨的,有狂奔呐喊的,还有吐长舌的,等等。如南阳市草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一俳优头戴帻,赤上身,一手放在口边,并且口中吐长舌作滑稽表演。
蹴鞠又叫踢球戏,是汉代《舞乐百戏》形式之一。蹴鞠娱乐活动在汉代十分流行,是我国足球运动的早期形态。南阳汉画像石中有单人蹴鞠、双人边击鼓边蹴鞠等多种形式,也有很多技术动作,如足踢、膝顶、双腿齐飞等,表现出伎人娴熟的技艺。
四、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的价值与意义
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作为珍贵的历史宝藏,在岁月的尘埃静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从其被后人发现起,就受到国内外考古学家的高度关注。这部立体的汉代社会生活画卷,直到今天仍在熏陶着人们的审美和生活。北京舞蹈学院通过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汉唐古典舞系,对汉代舞蹈进行了多年的修复、还原和再创造,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舞蹈作品。如舞蹈《相和歌》,把消失了千年的盘鼓舞进行重新复活;《踏歌》则在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首届舞蹈大赛中荣获金奖。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蕴藏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恐怕再也没有一种历史文化资料,能够比汉画像石更直接地反映中国汉代史上社会之具体文化形象。南阳汉画像石《舞乐百戏》反映的内容几乎覆盖了汉代人民的各个方面,使我们看到了汉代艺术的繁荣,更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精神魄力,它以视觉美和艺术形象见证了汉代南阳的繁荣和辉煌。
参考文献:
[1]沈阳.汉画像舞蹈中的神仙思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69-75.
[2]赵丽.汉画像舞蹈研究的两种形式[J].湖北社会科学,2014(05):116-119.
作者简介:
娄歌,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