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7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通胀:随着全球涨价潮逼近国内市场,北京做好动用猪肉储备的准备中国正在考虑投放中央猪肉储备,以遏制这种主要肉食的涨价,这凸显有关部门担心猪肉或将在全球通胀压力加剧之际拉高中国的消费成本。与美欧和欧盟相比,中国的通胀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而前三者都在竭力控制各自处于数十年来的高位并引发全球衰退担忧的物价。由于在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的权重最高,猪肉的相对较低价位被认为有助于缓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但今年4月以来不断上涨的猪肉价格,已引起有关部门警惕。
本周,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将适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上涨过快,严厉惩处有关生产商的“非理性行为”;还要求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带头保持正常出栏节奏,不得囤积居奇或哄抬价格。此前,中国的生猪期货价格上个月创下一年来的新高。本周二中国的全国猪肉平均发价格达到每公斤26.69元,比一天前和一年前分别上涨3.7%和19%。
中国领导层也越来越关注通胀,指出疫情和俄乌战争令稳物价面临新挑战。今年5月中国的CPI同比上升2.1%,且6月料将增至2.4%。这仍在政府设定的区间内,但经济学家表示,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加大。目前猪肉价格处于转折期,可能触底反弹迎来新-轮上涨,将给CPI形成很大压力。
中国官媒表示,鉴于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震荡,“稳物价绝不可松懈。”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宣布,将从今年6月到9月展开全国性的集中检查,以防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作者Orange Wang,丁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