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凌敬淇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并“躺坐”在椅子上接受祝福与采访。这张特别的“护航椅”由中山市南头镇的坐感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参与研发,它将在航天员休憩、移动、交流等各种状态下起到全身承托的作用,帮助他们重新适应重力。
“有效的低重力全身承托,协助航天员重力再适应,是我们研发的第一重点。”据坐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陈敏介绍,在研发过程中,公司从航天员的细节感受和安全保障着手,从移动式的安全绑护,到航天员穿着不同航天服时的头部支撑状态,以及坐躺卧时从头到脚的各种有效支撑方式,都要 一 一 设计验证。
虽然坐感科技有限公司的零重力办公椅的设计理念——提供全身有效支撑,以达到减少重力影响的人体静态支撑模式——恰好与航天员返航后所需要的低重力模式相符,但在重新设计专供神舟十三号飞船航天员坐的“护航椅”,他们也用了近半年的时间。
“航天员着陆到回到基地,过程中要辗转多地和应用多种交通情况,所以我们在设计之余,还要考虑轻便可背负,以及方便、适应航天员的各种状态改变,并保证能整体进入安放和移动。”陈敏介绍,着陆环境为荒原和戈壁,这次使用“零重力”“护航椅”,要对以往只在室内使用的椅子进行极端环境下的改造,例如使用适合极低温的材料,保障在大风沙、沙尘天气状况下的运作顺畅等。
“护航椅”不仅以人体生物力学为基础的结构设计,状态设定及切换过程取得了医护团队对此产品在安全性及舒适性方面的认可;在样品试用的过程中,舒适度也得到了产品验收团队体验者的肯定;此外,产品的适应性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适应使用者正坐、倾仰等状态,也适应户外风沙及寒冷天气,在崎岖路面抬送、停放等情况也能适应。
《设计》陈敏
《设计》:参与研发“护航椅”始于怎样的契机?
陈敏:这也是一种缘分。一直以来,人体生物力学椅都是我们专注研究的领域,这一品类也是由我们开创的。两年前,我们提出了“零重力”办公椅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将其实现。经过团队日夜不懈的努力,推出了着重于“零重力”办公椅研发与生产的阿基米德品牌,后期便以航天主题参展。
去年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护航椅”这个项目,我们坐感科技人体生物力学椅的设计理念恰好与航天员返航后所需要的减重力模式相符,坐感科技因而获得了参与为神舟十三号飞船航天员特制“护航椅”的任务。
《设计》:该产品未来的深入研发方向是怎样的?
陈敏:这次人体生物力学椅的亮相,让人体生物力学椅研究方向得到了肯定与认可,接下来,我们将会继续加大力度,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产出更多与之相关的办公座椅精品。同时,也会针对人体生物力学椅这一品类产品进行推广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久坐的危害,也让市场深入了解我们的企业品牌,并加入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更好地解决久坐人群的困扰,让人人都有健康的椅子。
《设计》:该产品所应用的技术是否会应用于大众日常生活中?
陈敏:当然。解决知识工作者的健康工作问题,一直是我们坐感科技为之努力的方向。身处信息化时代,久坐俨然已成为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而久坐带来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盘突出等,更是逐步趋向年轻化。为此,坐感科技致力于研发打造人体生物力学椅,提供给知识工作者,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居家办公,都能更好地解决久坐问题,让久坐不再是伤害,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设计》:是否考虑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扩大生产,为日常生活服务?除了应用于宇航领域之外,是否能够应用于医疗领域或其他领域?
陈敏: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会以知识工作者市场为主,深耕并满足好他们对办公座椅的需求。当然,待做大做强这一领域后,将来如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也会布局发展交通工具领域、医疗领域。这些需要等我们有余力时再去涉足。
《设计》:如何看待目前设计产业提倡的“科技+文化+艺术”的跨界融合发展理念?
陈敏:这三者的跨界是相互融合,彼此赋能,从而焕发出新活力。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科技水平越高,解决问题程度越高。而文化则是与人有关的,不同地区文化不同,如何设计出国人文化需求的产物,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生存方式的沉淀。通过“艺术+科技”跨界融合,将传统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能进一步拓宽国内工业设计的视野和格局,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搭建更多平台。然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文化艺术方面,我们设计师要考虑文化基因,符合国内审美需求,挖掘并结合中国优秀基因去输出,赋予设计作品生命力。通过设计,引领社会文化的改变与创新,不要一味去迎合,要基于社會市场需求问题,既要符合过去,也要大胆创新。
《设计》:如何看待当代我国工业设计行业?
陈敏:近10年来,我们国家在工业设计行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审美方面与国际接轨,不相上下。但在基础研究这一块,大部分领域的工业设计仍呈现出短平快的特征,总体相对缺乏专业的研究设计,难以诞生具有引领作用的品类设计。
《设计》:请给年轻工业设计师一些建议。
陈敏:身处于当下这个时代,他们是幸运的。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中国品牌已慢慢崛起,我们的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在产业水准、设计相关资源方面都比较匹配。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也在呼唤更高水平的设计,做更多研究型设计,驱动价值创新。所以,在这个时代,年轻人要把握机遇,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带有使命感地去做设计,让你的作品可以去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