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文珍
摘要:目的:探討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观察分析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情况与产程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结合分娩时体位护理,可提高镇痛效果,促进孕妇正常分娩,有效维护孕妇和婴儿的安全。
关键词:分娩镇痛;体位护理;镇痛效果;产程
产后出血和严重的分娩疼痛是分娩的常见症状。分娩疼痛可导致产程延长,产妇不良情绪加重,不利于分娩结局的改善。产后出血过多不仅会引起各种并发症,还会影响分娩妇女的康复,甚至导致产妇死亡。一些研究表明,分娩镇痛结合体位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无痛分娩方法,因此,本文以我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17~29岁,平均(23.45±3.39)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40.5±0.58)周;观察组年龄16~35岁,平均(24.45±5.64)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5±0.71)周。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1)在分娩前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和认知咨询,调整孕妇的心理状态,告诉她们分娩过程中会遇到的情况,告知她们在疼痛护理的相关管理方面做得很好,消除她们的心理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2)在第一产程中,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将指导孕妇保持良好的站立和坐姿。分娩球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孕妇分娩的积极性,减少因姿势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分娩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心理指导,使产妇心理处于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3)产妇进入活跃期后,由专业麻醉师根据产妇情况进行麻醉。麻醉前应进行相关调查,确认产妇用药后可投入使用。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不良反应。严格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麻醉,提前做好应急准备。(4)在分娩过程中,始终注意产妇体位的变化,将初始阶段设置为更适合生产的状态,然后根据胎儿状态进行调整,确保胎儿顺利分娩。注意分娩时胎心率的变化。如果胎心率异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抬高产妇床头,使其处于半卧位。子宫口完全打开后,引导产妇再次改变体位,并注意体位改变时的运动范围,以免影响胎儿。(5)在胎儿分娩阶段,应注意调整母体状态,双腿平放,向两侧略微分开,并注意双脚保持身体稳定。在观察胎头暴露后,调整产妇的位置是合适的。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骨骼状态,孕妇在力量运用方面有缺陷,应立即引导孕妇。同时,注意沟通和鼓励,增加母亲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产妇第一、二、三产程疼痛程度。总分是10分。分数越低,疼痛程度越轻。(2)产程时间。记录护理后两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产程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分娩镇痛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孕妇的正常分娩,同时结合体位护理,有助于减轻孕妇的疼痛,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心理调整,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体位调整是基于降低母婴阻力的原则,从而降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阻力,有效减轻母亲承受的痛苦。同时,及时调整不利条件,促进整个分娩过程顺利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分娩镇痛结合分娩时体位护理,可提高镇痛效果,促进孕妇正常分娩,有效维护孕妇和婴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雷翠连,潘翠丽.第一、二产程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对阴道分娩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173-174.
[2]张爱君.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对初产妇助产护理质量、产程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09.
[3]杨海花,吴桂芳.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对初产妇助产护理质量、产程的影响观察[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17(3):283-285.
[4] Wen X , Huang B , Liang X . Effect of ropivacaine and sufentanil in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J].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21, 13(6):7001-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