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4月30日清晨航拍的珠峰大本营。姜帆 摄
5月13日,藏普村的几位牧民在高山放牧点的帐篷里查看记者给她们拍的照片。姜帆 摄
2022年5月3日晚上,“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员登顶前夜,当我在海拔5250米的珠峰大本营的帐篷里辗转反侧时,一个问题突然涌上心头,令我夜不能寐。那就是:我究竟要拍出什么样的照片,才能完成这次报道任务,才不辜负这一次重返空气稀薄地带的辛劳,不枉我远离家人、二次援藏的“折腾”?
我与摄影的缘分始于西藏。2006年,作为一名新华社文字记者,我带着一部入门级单反相机第一次援藏。西藏的美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为了把看到的壮美雄浑的雪山草原、光影变幻的湖泊峡谷、神奇迷人的人文风情都用影像记录下来,我从胶片拍摄、冲洗、放大学起,痴迷于摄影无法自拔,援藏结束后索性直接要求转为摄影记者。其后的15年里,我先后来过西藏14次,或工作,或旅行,足迹踏过西藏74个县级行政区中的43个,留下数万张照片。西藏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再次援藏也是因为摄影。2014年以后,我不再是一线记者,后来又离开采编岗位,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然而摄影始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未远离;可是在盘点自己以往的作品时,我却时常为自己的摄影生涯缺少代表性作品而懊恼。
随着年岁渐长,我对摄影的理解也逐渐在变化,但是去践行这些新理解、新感悟的机会却很少,而心中重返西藏拍摄的冲动却越来越强烈。2021年底,看到新华社选派新一批援藏记者的通知,我下决心暂别家人和北京的生活,重返这片空气稀薄地带,重新拿起相机,追逐自己的摄影梦。
2022年2月18日,已经45岁的我再次走进新华社西藏分社的大门;4月29日,我和12位同事接到任务,第二天就要赶到千里之外的珠峰大本营,完成“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报道任务。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珠峰大本营,之前我先后去过4次,每次都有幸见到“第三女神”的真容,缘分匪浅。然而作为摄影记者,珠峰科考拍什么,怎么拍,对我而言是全新的课题。因为大本营不是大多数科考活动的第一现场,无论是架设自动气象站还是为冰川做“体检”,现场都在远远高于大本营的高海拔点位,以这次的条件要求我都无法前往,只能依靠科考人员作为特约记者拍摄。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角色又是什么?该如何通过镜头将受众带到现场?
b934a7abe6d55dd11913621624fb32dd这是2022年5月3日傍晚拍摄到的珠穆朗玛峰。姜帆 摄
“即使无法上到8848.86米的高度,至少先把自己能看到的拍下来吧。”想到这里,5月4日凌晨2时,我穿戴好笨重的御寒服装走出居住帐篷,到工作帐篷中准备好设备,架好三脚架,先后在4个点位各自拍摄了100到300张长曝光照片,直到天色渐亮。此时此刻,璀璨的星河才是主角,珠峰只是背景。
“没有哪一座山峰比人更高!”跟科考人员接触,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他们当中有花甲老人,有年幼孩子的母亲,还有稚气未脱的青年。但是无惧珠峰地区的高寒缺氧、艰苦生活,他们都为守護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贡献着汗水、智慧和心血。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表示,“哪里有未知之谜,科学家就向哪里进发。”
21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第一次到珠峰。如今年近六旬,他还在不知疲倦地寻找答案,甚至以自己作为实验对象,亲测低氧加高浓度臭氧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
“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先后11次到珠峰开展科学考察研究,珠峰也见证了他从青年到中年的科研之路。这次康世昌再上海拔6350米营地,把“论文写在珠峰上”。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在本次科考中我遇到了很多很多。我尽可能多地拍摄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记录下他们无惧风雪、探究未知的精神,用自己的工作向他们致敬。
有人说:无非是岗位给了我机会,让我得以在新闻现场出现,所以才能拍出好的片子,现在摄影器材这么先进,换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这话并非全无道理。摄影是凝固瞬间的艺术,瞬间发生时不在现场的话,一切都是零。
新华社给了新华人进行报道的机会,而真正的新华人,永远不会辜负这个机会。
这,是我给自己的答案。
5月5日,珠峰科考工作小组副组长扎西平措(前)率领队员返回大本营。这是他第16次登顶珠峰。姜帆 摄
这是5月9日在珠峰大本营拍摄的黄嘴山鸦。姜帆 摄
5月1日,一位牦牛工在大本营装载珠峰科考队的装备。姜帆 摄
5月13日,藏普村的一位牧民在高山放牧点的帐篷里把玩乐器。姜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