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商报》在庆祝香港回归的号外上,使用了新华社发的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经皇岗口岸从落马洲口岸进入香港的数码照片。刘彦武 摄
香港回归祖国是20世纪末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百年风雨路,影像记录回归历程。当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花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多少炎黄子孙欢欣鼓舞,热泪盈眶。时光似箭、斗转星移,今天翻看被定格的1997年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历史的瞬间仍然令人回味!
我于1996年11月至1999年1月被新华社派驻香港担任专职摄影记者,参加了香港回归采访报道,拍摄了大量过渡期香港社会生活题材的纪实图片。
由于我熟悉香港当地情况,又会粤语,1997年6月30日晚上到7月1日被新华社香港回归报道团安排了三个指定拍摄任务,这24小时的经历至今难忘。
1997年6月30日晚21时,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从落马洲口岸进入香港,执行香港防务交接。当晚在落马洲口岸,我第一次用仅30万像素的柯达数码相机拍摄下解放军车队驶入香港的镜头,即刻用香港电讯的模拟信号手机回传数码照片,但当时数码影像传输条件还不成熟,一张照片大概要传15分钟,我只能一边收拾器材抢跑上车,一边力争把第一张照片发出去。因为改变了平时回到驻地冲洗底片扫描之后才发稿的工作流程,我当时心里非常忐忑,试了三次,终于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收到了。
1996年,在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新华社第一次用数码相机拍摄新闻并传输照片。而香港回归报道中,新华社记者在国家领导人抵达香港、解放军海陆空部队进入香港等重要新闻报道现场均使用了数码照片发稿,大家都鼓足了劲要表现出“主场”国家通讯社的自信。
1997年6月30日晚,在拍摄完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从落马洲口岸进入香港,回到驻地后,领导让我抓紧休息,准备7月1日凌晨3点出发去完成下一个拍摄任务。我闲不下来,考虑到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兰桂坊是人们熟悉的体现中西文化交融氛围的地方,就决定加个“自选动作”去那里。从中环地铁站出来,迎面碰上几个人在派送《香港商报》刚印出来的庆祝香港回归的号外,头版上赫然刊登着我刚刚拍摄的解放军经落马洲口岸進入香港的那张数码照片。
来到兰桂坊,已经是人头涌动,警方设置了临时围栏维持秩序,人们手举酒杯在狭窄的街道上欢呼狂舞,气氛热烈,我用1/20秒的快门速度加闪光灯捕捉人们欢庆的画面。
当1997年7月1日零时到来的时候,一个稍纵即逝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正在岗位上执勤的香港警察掏出带有紫金花标识的帽徽更换原有的皇冠图案的帽徽。这象征着政权交接,我用相机定格了这个历史瞬间。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记者还联系我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拍摄故事,并找到了照片中的香港警察进行采访。
1997年7月1日凌晨4点30分,热情的人群挤满了道路两边。6时许,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雨,给拍摄增加了很大难度。这时,团体协作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我们现场几位摄影记者互相补位钻进不同的地方找角度拍摄。当解放军车队到达时,官兵们在瓢泼大雨中军姿挺立,军旗高举,使在场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王建民抓拍香港群众冒雨赠送给部队“威武文明之师”牌匾的画面被各大新闻媒体采用。
1997年7月1日上午10时,我又赶到香港沙田体育场,在“万鸽庆回归”活动中拍摄当地群众一起放飞了由内地一些信鸽协会运到香港的万只鸽子。
完成了三项拍摄任务后,我跑回报道团办公地,将胶卷交给编辑,才松了口气。有人说摄影记者是一种靠个人灵感干活的职业,如今回想起这24小时,我的感受是在重大事件新闻报道现场,应该首先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完成记录历史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思考,注意捕捉稍纵即逝的决定性和代表性瞬间,才能拍摄出新闻摄影精品。1997年9月新华出版社编辑和出版了《香港回归》纪实摄影画册,成为值得珍藏的历史记录。其中大部分图片都是新华社香港回归报道团各位同事的作品。
1990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毕业后到新华社广东分社从事摄影报道工作,能以记者身份参与香港回归的报道其实很幸运,这要感谢胡国华、徐佑珠、林川等领导们的关心和厚爱。驻港期间我发出过大量新闻照片,详实地记录了1997年前后香港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过渡期的一些社会变化,但在这里我想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摄影报道的三个遗憾。
第一个遗憾,1997年7月1日早晨,在香港上水地区拍摄当地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车队时,由于大雨把相机淋湿,加之胶卷感光度低相机快门速度过慢,拍摄角度受限制,我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曝光不足影像模糊,没被选中发稿。
1997年7月1日零时,在香港中环兰桂坊执勤的香港警察用带有紫金花标识的帽徽更换下原来佩戴的有皇冠标识的帽徽。刘彦武 摄
第二个遗憾是在1996年12月23日,董建华以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的身份首次在当时的港督府(现为香港礼宾府——编者注)与时任香港总督的彭定康见面。我在现场拍摄他们面对记者回答问题和握手的全过程,感觉有几张被摄人物神情不错的照片应该能发稿。当他们转身离开时,我放下相机换了个广角镜头想拍建筑外貌,谁知一位香港记者用粤语喊了声:“董生!”董建华突然回身向记者招了一下手。当听到身边的快门声,我也想抢拍时,由于镜头太短无法捕捉到被摄者,精彩瞬间已消失。第二天香港有家报纸头版以“彭走董留”为题刊登了董建华回头挥手、彭定康背对记者的照片。
上面两次遗憾说明,要拍出好的新闻照片,既要练好技术上的基本功,也要在新闻现场善于应变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我感触最深的是采访前必须精心准备,采访过程中要有耐心、肯吃苦,也要坚持不懈。我们经常要与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挤位子、抢角度,要背上300毫米的长焦镜头和垫脚的小凳子抢角度。当时香港立法局会议只能通过不到3平方米的一扇玻璃窗拍摄,五六个人就把拍摄位置占满了,很多时候只能趁着香港记者啃汉堡包的时候让开位置才能凑上去拍两张。
第三个遗憾是在1996年11月28日,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之后,回到他工作的东方海外公司总部,按惯例,他要会见记者表示答谢。我一早就“摸”到董先生办公室门前等了许久没什么动静,就跑到楼下,想与其他记者一起“围追堵截”董先生的车抢拍几个镜头,怎知车辆直接进了车库。当我又一次挤进电梯来到董先生办公室,门口狭小的空间挤了近30名记者,一台摄像机举得太高还撞塌了天花板。当董先生和他的太太突然从门里向记者招手致意时,我只能踮着脚把相机高高举过别人的头顶、从人缝里胡乱拍了几张。
这次采访来回折腾了几个小时,可由于经验不足,关键的几秒钟却错过啦!虽然勉强选出一张照片发了稿,但我心里明白,作为一个专业摄影记者,这是一次失败的教训。
在完成驻港任务回到广州之后,我办过体育类报纸、从事过新华社的新闻供稿和信息工作,经历了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报道,始终没有离开对新闻摄影的关注。2010年到2014年,我连续4年担任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的年赛评委,现在我已经转行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从事新闻教育工作。
1997年4月11日,英国皇家海军在香港的最后一个基地——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宣告关闭。200多名英国皇家海军人员参加了在添马舰基地举行的关闭仪式。这是参加基地关闭仪式的英军步出基地军营。刘彦武摄
至今我仍珍藏着《摄影世界·香港回归纪念增刊》,上面刊登了我驻香港期间采写的一篇《香港一间小型照相机“博物馆”》文章,从照相机鉴赏和收藏的视角讲述照相机发展和胶片时代的美好记忆。
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由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回眸九七——刘彦武摄影作品集》收录了我拍摄整理的10个专题的纪实影像作品。有别于新闻摄影作品,纪实摄影作品往往是基于摄影师对社会更广泛层面的关注,以记录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的社会生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摄影活动,这类作品时间跨度较大、社会影响深远、创作手法不同于日常见诸报端的新闻图解或图片报道。
在香港从事新闻摄影过程中,基于对纪实摄影社会意义的思考和摄影实践,我注意观察和有目的地按不同选题积累作品,既有对末代港督离任与首任特首當选,英军撤退、解放军进驻香港,回归之夜的兰桂坊等新闻事件相关的作品,也有展现回归前后香港千姿百态生活的照片,如“岁月的句号”“回归的味道”“马照跑、舞照跳”“按基本法办事”“香港的风花雪月”“香江美景与香港人”等小的摄影专题。长洲岛上迎回归飘色巡游、1997香港小姐选美、首届香港男士选美、过渡期香港临时立法会等画面,都收进了这本摄影作品集。
摄影术从发明至今已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数码技术、移动终端、人工智能使摄影术的运用无处不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觉得,先进的摄影器材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观察和思考。希望喜爱摄影的青年人多思考拍摄什么?为什么拍?如何来拍摄?而新闻摄影在全媒体时代所具有什么功能?社会纪实、舆论引导、信息传递、情感动员、教育传播、休闲娱乐,等等,有很多问题值得人们通过摄影实践和理论探讨去不断追寻更多的答案。
1998年3月26日,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一家酒楼里,凤凰卫视主持人(从左到右)杨澜、曹樱、窦文涛、陈鲁豫、吴小莉一起与记者见面,宣传凤凰卫视改版。刘彦武 摄
1997年6月30日晚,人们在香港中环兰桂坊欢庆香港回归。刘彦武 摄
1997年7月初,香港回归之后首次开放六合彩,多宝彩池有1997万港元。图为湾仔区一家投注站门口。刘彦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