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抵心灵的叙述

2022-07-07 21:05鲁微
小说林 2022年4期
关键词:长津湖战友士兵

一口气读完司汉科先生的《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我确确实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彻骨寒冷,同时也感到了内心的激情燃烧。结合这之前观看《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以及多年前观看的《鹰击长空》《上甘岭》等电影,小说《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通过一个个小细节,更让我感觉到了巨大的震撼。小说中所展示出的人性的卑微与博大、阴暗与光辉,令人无法平静。

七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场国际性局部大战,是中国人民捍卫和平、反击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之战,一战打出了我们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万丈豪情。一切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但一切收获,必定有巨大的付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其代价是空前的。小说《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没从宏大的正面战争着眼,而是从“魂归故里、金玲子的回忆、父亲的回忆、伯格上校回忆、陈捷日记”等一些片段对这场惊天大事件进行了描述。

《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作者从小角度、小切入表现战争。抗美援朝的每一战,都是波澜壮阔的大场面,硝烟弥漫、枪炮轰鸣,尸横遍野。在小说的开篇,作者以“魂归故里”切入,其中的描述,看似娓娓道来,却让人无法控制:“89岁的父亲司淮生到机场参加了交接烈士遗骸的活动,看到战友的遗骸从飞机上迎接下来,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反复喃喃着他战友的名字,他的许多战友牺牲在朝鲜战场,牺牲在了长津湖,盖马高原和老鹰岭……父亲一生不止一次和我讲起长津湖战役,那个时候,我还小,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后来,我长大了,上学,读研,留在省报当了记者,才留意听父亲讲那些故事,讲1950年的冬天,讲长津战役,讲一营机枪连那些死去的战友。父亲总是对我说,都死了,就我还活者,我是替我的战友活着……”

透过父亲在机场迎接当年战友遗骸时的喃喃自语,让读者感受到了残酷的战场,普通且英勇的战士,杀声震天,胜利、失败、伤残、死亡。同时,在父亲的喃喃自语中,也感受到了对战友的长久思念、漫长回忆。父亲喃喃自语中,也隐含朝鲜战场上的一切:极寒的冬天,通红的枪管,战友亲如兄弟,潜伏或冲锋,饥饿或伤痛,求生或赴死,道别或相拥……

金玲子,是生活在首尔的一位七十九岁的老人。当年,她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中,“金玲子的回忆”这样描述——“那个时候,她们一家在一个长津湖附近一个叫柳潭里的小村里生活,那个村子被美军飞机炸平了,她的父亲在轰炸中被炸死了。村里的人都跑了,她和她的母亲没有跑,她们知道,跑了最后也要饿死,还不如在村里躲着。有一天,敌机轰炸完刚离开,金玲子和母亲金顺花正在生火烀只剩下半袋的冻土豆,一个志愿军女兵出现在她们的村子,看见这里有炊烟,就过来了,她们敲门进屋,见她和母亲正在生火,吃着冻土豆,她进屋就昏了过去,等她醒了,她把碗里的土豆给了她吃两个,她有些力气,说,我是从老鹰岭下来的,去给部队送信。”

这段叙述,一下就让人想到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的无私支持,那时,家有男儿必当兵,有了粮食送给部队,誓死也要保护子弟兵。有这样一个数据,抗日战争时期,在敌人后方,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创造了稳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4月,人民军队主力已有91万人,民兵220万人,建立了18个解放区,面积总共达到9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共有9950万。不难想象,这一定就是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而在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中,这样的情节再次重现。这应该就是作者在创作时,虽然用小角度,但却能引起大共情的表现手法。

而“伯格上校回忆”,则通过不同国籍,多角度的战争亲历者感受和描写战争,更是让我们感受到《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这部作品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的志愿军战士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多角度回忆和感受,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真实性,避免叙述的单调。作品中有这样的描述:“据美军的气象部门报告,今晚还会有更大的风雪,真是天助他,在这样的极寒天气里,穿单衣的中国军人到底还能挺多久?他发现,中国军人的装备太差,士兵也没有穿冬装。他怀疑中国的军官脑袋是不是有问题,竟然让他的士兵在零下三十多度穿夏天的衣服打仗,在美国军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同时,这样的天气,美国兵也同样吃尽了严寒的苦头。

“他的参谋长向他报告,由于天寒,有近百分之四十轻武器不能发火,卡宾枪无法正常射击,M1步枪情况好于卡宾枪,但是必须要注意少涂枪油以免冻结;轻机枪必须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射一次,水冷式重机枪则必须以防冻液代替通常使用的水,迫击炮的情况比较好,但也有的底盘在发射时因后坐力撞击冻得坚硬地面而破裂;严寒对榴弹炮主要影响是炮闩复位的时间达到三十秒,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射的速度;手榴弹和炮弹也因寒冷出现大量不爆炸的现象;卡车和坦克如果两小时不发动则会无法打着火,司机不得不每隔两个小时发动十五分钟进行热车。他命令各营,把死去的士兵遗体从山上的阵地上抬了下来,把受伤的士兵安顿好。他向美军基地呼叫救援,让他们派飞机来把遗体和伤员接走。他看到,士兵们失魂落魄的眼神,他突然感觉,今晚上的仗不能再打下去了,武器决定胜负。他的部队武器全部或部分失灵,这个仗打下去,即便胜利了,死亡的代价也太大。这样的胜利到底有多大意义,而对付这些中国士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让严寒天气消耗他们。

“在没人的时候,伯格上校走到了停放战友遗体的帐篷里,他一个人想好好呆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他一个人跪在士兵的遗体旁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觉得对不起死难的兄弟们。”

小说中的这段描述,生动而真实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其震撼令人不寒而栗。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世界军事史、甚至人类史上的一件无法绕过的大事,历史史实、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都曾无数次的进行展示,似乎仍然是欲说不尽的、挥之不去的痛。当今时代,人类恐惧战争,但战争总是说来就来。作为普通百姓、作为一名作家,更是渴望安宁生活,更是热爱和平。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作家、诗人的司汉科先生必然更是感同身受。在《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他虽然用小角度、小切入手法,但却把战争中的梦想或幻想,希望或绝望,死亡或挣扎,卑微或博大,耻辱或光荣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品,虽然不能轰轰烈烈,但却直抵读者心灵。

作者简介:鲁微, 山东五莲人,1968年11月出生。1989年入鲁迅文学院学习,后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学习。作品在《人民文學》《诗刊》《星星》等刊发,出版中篇小说集《北部故事》,报告文学集《大岭雄风》,诗集《守望》《阵地》《鲁微诗选》《上帝之唇》《极地漫步》等8部,编辑文集20余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曾任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常委、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四届签约作家,大兴安岭地区文联副主席、大兴安岭地区作协主席,《北极光》文学杂志社主编。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北方文学》杂志主编。

猜你喜欢
长津湖战友士兵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战友永在我心里
来生还要做战友
门牙士兵
士兵与海豚
瞭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