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总
鲜花带给人的愉悦是难以言表的,而作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更能把那令人愉悦的花儿们给烹成美味佳肴(俗称:吃掉),对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演变出八大菜系的中国人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菊花、桃花、玫瑰花、桂花、槐花、禾雀花……信手拈来就几十种花花可以入菜,倘有人想要来个挑战看谁吃过的入菜花儿品类多,怕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鲜花入菜,必遵循轻烹饪的法则,适合的烹调方法是为了保持花儿本身的靓丽,兼具一定(或不一定有)的食疗功效——这才是吃花的真味。正所谓浓肥辛甘,神奇卓异,到头来平凡是真,至人只是常,我们只想安静地在百花齐放的季节,做一枚幸福的“花吃”。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在《离骚》里的这一句,说的是菊花入菜。
当然,倘若要说早,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不乏提到各种花花草草的句子,由此可以推断出,2000多年前的老祖宗们,对吃和风雅这两件事已经拎得相当清了。
京城历史上曾有一味“菊花锅子”,名字听起来雅得很,其实就是在涮羊肉的汤锅里放上些菊花瓣,令其清汤滋味淡雅别致而已。
唐代的文人形容“花中四君子”的菊花是“在药品是良药,在蔬菜是佳蔬”,概因其味甘苦,性微寒,可驱风散热,平肝明目,日常泡水喝或加进菜肴里都是有益的,文人喜其雅,食家喜其清香,大家各取风骚。
可以用来入菜的菊花也有很多种,哪怕仅仅是将花瓣用于装饰,也颇有点睛之笔的意味,洋洋洒洒在餐具器皿中铺陈上几朵,且不说能让菜肴蓬荜生辉吧,至少在灵动鲜活上是不甘人后的。比方说意大利春菊,也叫“山茼蒿”,通常凉拌来吃,你可以拿它来配一碟36个月的帕玛火腿或西班牙火腿,形而上的风花雪月,很春天,很欣欣向荣。
早年广州有家云南菜馆名为鑫桂园的,每年春季都会推出不少花卉入菜的菜式,云南这个物华天宝之地,最擅长把玩我们不太常见的食材。犹记得当年一道用菊花加玫瑰花、金雀花等当令花卉调和成的“百花齐放”,端的是好看好吃又好香的凉拌菜之翘楚。
倘若要说早,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不乏提到各种花花草草的句子,由此可以推断出,2000多年前的老祖宗们,对吃和风雅这两件事已经拎得相当清了。
云南菜当中还有一味是以芭蕉花入菜的风味菜肴,据说是傣族和哈尼族的特色吃法,芭蕉花就是芭蕉的花序,尤以小果野蕉的花序最为鲜美。
小果野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没有固定开放的花期,一年四季都可能开花结果,特别是雨季更多,因此芭蕉花属于春天可以吃,夏天可能吃,秋天可以吃,冬季没准能吃。这样四季可得的食材,对傣族人来说,更是常吃的一种食物。
从品质上来说,当然是刚刚破“茎”而出的花苞最妙,就好比吃野生菌,菌伞未开时最鲜美,伞开之后鲜味便去了大半。
芭蕉花的烹饪方式五花八门,把芭蕉花洗净切细,拿一点儿盐拌了,用手揉捏挤去汁液,将猪肉切丝或剁碎成肉末,爆香后与芭蕉花一同翻炒至熟透就大功告成。
你也可以学傣家姑娘拿刚出苞的芭蕉花烧熟了蘸“喃咪”(傣语,意为蘸料)吃,清水出芙蓉的美味。
而且!
芭蕉花不仅是食材,更是药食同源的药材!
五代时期著名的本草书,现在用于研究中药和五代药学史的重要文献《日华子本草》中,明确指出芭蕉花能“治心痹痛(心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早于《本草纲目》140多年的中国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完整的作品《滇南本草》也同样说芭蕉花能“暖胃、散痰、软坚……”
现代文学家、中科院首任院长郭沫若也曾写过一篇用芭蕉花给母亲治“晕病”的散文,回忆自己小时候去偷摘芭蕉花的情状,据说当其时芭蕉花在他们四川属于贵价稀缺产品,要两只肥鸡的价钱才能买得一朵——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找来文本读上一读。
在鲜花入菜的军团中,还有不少小可爱一般星星点点的小花朵,轻盈地一个“转身”,便铺洒出一室清新。
比方说,桂花。
淮扬菜中的桂花莲藕,食之软糯清丽,齿颊留香,既不太甜,也不腻口,浓妆淡抹,小家碧玉。
再比方说,罗勒,也叫九层塔、金不换、圣约瑟夫草,大家都不陌生,但罗勒花做饺子馅儿的海鲜馅儿饺子你吃过没?
罗勒花细细小小,略带着一点儿毛刺,看起来很像一个什么“怪兽”横空“跳”了出来,植物学上它和紫苏、薄荷、薰衣草、迷迭香、香蜂草等都属于“紫苏科”的“唇形花科”,因富含芳香类精油物质,很早已经被人视为奇物,罗勒花更有“香草之王”的美称,据说在印度是被作为可辟邪的神圣之物的。
用罗勒花做饺子馅儿,得到的是一种小清新式的隽永,与猪肉大葱饺子的豪迈豪放全然不同,小“神兽”一般的花朵带着独特的香气,匹配海鲜类馅料更为妥帖。
还有一种灿若星辰的小花是石榴花,它性凉,有清热、解毒、健胃、润肺的功效,常规做法是将石榴花洗净飞水用高汤煨,或者是做成凉拌菜,都挺好吃的。
插播一条冷知识:石榴花也分公母,凡在餐桌上见到的石榴花,基本上都是公的——真相是,石榴花是两性花,即雌雄同体,因雌蕊的发育程度而成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不完全花没有发育完整,不能受精结果,于是传来传去就传成了江湖人称的石榴花公……
在可以吃的花里面,有两只听起来像“鸟儿”一样的花,可以专门拎出来说一说,一个是金雀花,一个是禾雀花。
金雀花主要多见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生长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000米,花瓣的瓣端有点儿尖尖的,并且有两瓣从旁分了出去,看上去像展翅欲飞的雀儿,所以得名“金雀花”。
金雀花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成分,性味微温甜,有滋阴、和血、健脾之效。它的根可以滋补强壮、活血调经、祛风利湿,花本身则可祛风活血、止咳化痰等。日常最简便的食用方法就是把金雀花飞水,加点儿盐做成凉拌菜,清爽可口。
用来炒蛋也是极佳的,清香融汇了蛋香,如春风拂过舌尖。
另一朵“鸟”是禾雀花,广东等地多见,清明前后正是盛花期,层层叠叠的禾雀花很像一连串胖胖的小鸟,“万鸟栖枝欲振翅”的花团锦簇着实令见者欣喜。
禾雀花也有很多种花色,粉色、米黄色、白色、紫色等等都很常见,但如果是吃它,那么尽量选浅色新鲜的花朵,用椒盐酥炸了它,也可以晒干了煲汤,就像广州人对待红棉花那样。
用禾雀花泡水喝也挺好的,清热利肺,它的藤据说更有药用价值,主要是舒筋活血,对女性生理期比较友善。
在春夏期间,能吃的花花草草还有不少,但不是所有的花都适合吃,想要实现“花吃”的梦想,自然要花上一番心思和工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