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注重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法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从课前准备、课上引导、课后评价等方面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主体探究欲望、加强师生的联结度、依据真实学情展开教学等方面颇具优势。
一、“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应用背景
1.“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内涵
作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的方法上,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即“苏格拉底教学法”,有时也被称为“产婆术”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应用在教学中时会强调不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阅读活动、独立思考活动、小组探究讨论活动等,教师通过设问、反问等辅之以适当的启发诱导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健康心理和公民意识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也要求教师不能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强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需要借助一些巧妙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就是适应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适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适合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教学方法。
2.“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理念
(1)学生们在学校的重点是如何學习,而不是学了什么。教师教导学生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教育的本质应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通过“苏格拉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不是简单地记忆而是有层次地理解和探讨。启迪学生智慧,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2)真正的学习是从有意义的问题开始。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苏格拉底教学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结点,实现真正的学习。
二、“苏格拉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1.课前准备阶段
“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做一些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利用新冠疫苗的接种问题学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一课时,学生需要事先查阅上课所需要的疫苗的相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查找的资料。在学习《自律和他律》一课时,学生需要事先阅读老师给出的关于自律的一些文章,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上课前准备查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且,在上课要展示这样的任务驱动之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会大大提高。充足的课前准备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分享各自的调查研究结果,除此之外,学生对于“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基本了解也是必要的,以免在课堂上出现程序混乱、不知所措的问题。
2.课上生成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就坐,组成苏格拉底研讨圈。在苏格拉底研讨圈中事先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接下来,设置问题情境,由教师或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本组的结论。某一小组的发言人说出自己小组的解答,而其他组可以补充、提出自己的不同解答或对之前组的回答进行追问。在发言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例如表示澄清问题时,可以说“你能重复一遍吗”“你能举一个例子吗”“我对……有疑问……”等。探索更高层次的思维时,可以说“这个想法如何与……联系”“如果___________是正确的,那么会发生什么”等。学生需要注意听清楚之前讨论的同学观点之后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可以以别人的话为基础,例如说“我同意___________所说的内容,因为……”“你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也认为……”“那是一个有趣的想法。我想知道……”“我认为……你认为……吗”等。
在实施过程要注意课堂氛围重在讨论而不是辩论。“苏格拉底教学法”的上课过程不是用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语言把对方逼入尴尬的境地,而是在互相的追问探讨中达成共识,寻求对问题更好的理解。
3.课后评价反思阶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需要进行改革,不仅关注于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方法;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还要结合学生过去的发展状况来综合看待,着眼于未来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落脚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老师的评价,还要有来自学生同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当前,而在于未来的改进。评价是学生进行复盘、自我反思的开始。所以,评价要注重面向学生的终生成长,要侧重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指导学生改正错误,积累信心,不断完善自己,适应终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目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采用以下观察表和反思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三、“苏格拉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1.加强师生的联结度,依据真实学情展开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情总是不能完全被老师掌握,容易出现老师觉得这部分很简单学生都会、但是很多学生确实不太理解的现象。从上课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看,借助“苏格拉底教学法”,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察觉学生的思想状态,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
2.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主体探究欲望
据课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4.8%的同学认为更喜欢应用“苏格拉底教学法”的课堂。在“苏格拉底教学法”应用的课堂中,学生思考更有深度,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更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师对“苏格拉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是持赞同态度的。他们反映在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后,明显感觉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在课堂中能听到学生思考的声音。
“苏格拉底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在初中学生心中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通过思辨、探究方式来体验学习过程,让道德与法治的价值观念润物细无声地根植在学生的心中,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中,改变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照本宣科、思维固化等难以让核心素养的要求深入人心的状况。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苏格拉底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事先准备阶段,“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教师提前收集大量的资料,学生也需要提前查阅了解资料,并形成初步的观点,在课堂中才会与其他同学的思想形成碰撞,绽放思想的火花,这就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那么,如何在贯彻国家“双减”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实行“苏格拉底教学法”,是日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其次,“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管控课堂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反应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启发诱导,及时抓住学生课堂中的思维生成,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或订正。而这对教师的素养和事先准备情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再次,在苏格拉底课堂进行前,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上课素养的培养,例如要使学生明白课堂中讨论问题的基本规则,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要有理有据地提出,而不是无理地争辩;在面对其他同学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要学会倾听、思考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不能固执己见。而这一切对于初步进行探讨的同学来说很有难度,需要老师及时予以引导。
综上所述,“苏格拉底教學法”在启发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有诸多优势,但教无定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例如,在一些知识性较强、学生自身理解有难度的内容上,可能传统的讲授法更为适用。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多动脑筋,不断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带领学生不仅积累知识,更在核心素养的养成上得到提升,使每堂课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对“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方面也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仍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步完善。
作者简介:徐丹丹,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荣获吉林省第四届初中教学名师评选说课单项评比一等奖,长春市初中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暨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长春市中小学青春期教育成果二等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设计案例比赛获一等奖,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