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建国
儿时,即使是赖在温热的被窝里,只要一听到外面一声声丁零零的车铃声脆响个不停,我总是心头一激灵快速起床,朝着心心念念的方向寻去。
张叔模样最好认,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一身工作服呈现清一色的绿,再加上自行车后面驮着两个超大的帆布袋,分外醒目。他早出晚归,在日照的作用下,肤色黝黑,这天然的上妆与出行的工具和邮包形成了融合,更促成了一体。
张叔的自行车更拉风,比普通的自行车要大得多。在我的眼中,他的自行车属于“高配款”类型的,令人羡慕,引人瞩目。车梁上搭着左右对称的小邮包,后座宽大而壮实,两侧还有格挡,最令我啧奇的还是两边的货架,折叠式的模样,牢牢地托住巨大的邮包,邮包是专用的,厚重的帆布,既耐用又防水。邮包盖上的设计也是独特,铁锁扣正好从中部穿过,稍微把方向随便一拧就会紧紧地锁住盖布,很难打开。
张叔对邮递工作很敬业,从来都是早出晚归,平日里,只要一看到他的自行车停下扎牢,我就快步迎了上去,自行车上驮着满满当当的邮件,后座的两侧背包里,更是塞满了各类报纸,花花绿绿的,非常显眼。我喜欢摆弄他的大邮包,报纸我可看不懂,主要是冲着一些好看的杂志和画报,画报带着一股浓郁特有的油墨味道,有点浸染书香的气息。刚开始,我还有些矜持,装作一种不大关注的样子,不经意间地数着、念着杂志和画报的数量。张叔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着问,干啥呢,三子?只是看看,我及时回应了一句。张叔随手递给我一本,接过一瞧,正是我喜欢看的画报。
张叔在街坊眼里是公认的热心人,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只要有信件,他必定在很短的时间内送到居民的家中。邮件积压多了,赶上闹天儿,路不好走,张叔的自行车也派不上用场,只能背着邮包吃力地在各个巷道里穿行。
张叔好善,工资并不高,他总是爱帮助困难群体。街道一孤寡老人,身体不好,房屋更是老旧,他常去看看,时常送些生活用品。老人的房子一到阴雨天,就房顶漏水。张叔找来几块瓦和油毛毡上到屋顶,找准几处破损的漏洞,一番维修后,这才恢复原状。常年与老人接触,就连邻居们看他来了,都开着玩笑调侃着:“看,到底是亲人,又来送吃的了。”
多年来,我习惯了张叔那浑厚略带沙哑的音调和熟悉的铃声,他也知道我的需求,每次来的时候,总会带些画册和小人书给我,他在我的眼中,不单单是一名邮递员,我早已把他当作家人,时刻寄托着一种亲情,一种晚辈对长辈的爱!
如今张叔早已退休,闲来无事喜欢出去钓鱼散散心,在一次回家的路上,突犯了脑中风。虽经过抢救,身体逐渐康复,但从此走路不稳,表达思维也不是那么的流畅,连平时常见的老街坊也认不清了。
一次偶遇张叔,坐在轮椅上的他还是清楚地喊着我的乳名。握着张叔的手,强忍住即将开闸的泪水,看着他苍老的面容,只有心底那默默的祝福和祈祷,愿张叔早点走出病魔的侵扰,始终保持着灿烂的微笑。绿意盎然寄真情,丁零心间最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