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继东
1610年,在家丁忧期满的徐光启接到吏部的文书,告诉他可以回京复职了,可徐光启回复说“薯种越冬春耕事未完,容春后北返”,他的意思是贮存好红薯,春天播种后再回北京做官。
红薯在明朝中期引入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产量高,可由于信息不通交通闭塞,种植范围一直在岭南一带徘徊,没有在国内大面积推广播种。除了信息、交通的原因,红薯本身也有一个缺陷,就是贮种不易,过冬的红薯不是烂掉,就是提前发芽。丁忧三年的徐光启一直在家试验,一定要解决贮种这个难题。
徐光启把红薯分成几组,分别藏于阁楼、草垛、墙洞等地方,但到春天拿出来,基本上都是烂掉的多。有一年他突发奇想,用旧棉被把红薯包裹着,结果没挨过冬天,红薯烂得更快。到了第三年,徐光启在自家院子里挖了几个土坑,底下分别垫上稻草、树枝、草木灰等,把红薯种放进去后,土坑的上方有的插上透气的竹筒,有的密不透风。徐光启不去复职,就是等待着试验的结果。
到了春天,那些密不透风的土坑让徐光启欣喜不已,每个出土的红薯都完好如初,他记录如下文字:选择高土,薯入地窖,秘藏过冬,开春如新。之后,徐光启在全国大力推广这种贮种方法,红薯得以大面积种植。
徐光启提倡为学经世致用,为官造福百姓,他一生在农业方面的诸多实践,从宏观的角度看,是为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