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强 韩 锐 尹 洁 李春玲
稳定就业是实现搬迁群众平稳过渡的主要路径(陈菲菲等,202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习近平,2021[2])。如何做好后续就业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巩固拓展易扶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早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须统筹考虑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安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十三五”期间,党和政府重点解决就业空间有限和服务能力不足两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2020[3]),努力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促进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对此,相关专家也提出了“开展劳务输出”(国家发改委,2021[4])、“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郭俊华和赵培,2020[5])、“市场培育”(刘金龙和金萌萌,2020[6])等建议和举措,使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后就业能力明显提升,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了至少1人就业目标,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2020[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是今后很长时间内的研究热点。翟绍果等(2019)[8]认为,作为反贫困战略中的关键议题, 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在于通过迁移活动更改贫困群体的居住地, 以期打破恶劣自然环境对其生存、发展权利的限制。关于后续就业帮扶,也有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一,提升搬迁农户自身就业能力。汪磊和汪霞(2020)[9]以贵州省1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调查对象,构建搬迁农户就业能力评价体系,运用组合赋权的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影响搬迁农户就业能力的5个公共因子,即信息素养、人力资本、适应能力、就业认同、社会资本。第二,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就要解决搬迁户的融入和发展问题,例如,潘彪等(2021)[10]认为,坚持系统观念,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使搬迁安置、城镇建设、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四项工作”有机联动,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黎洁(2017)[11]认为,移民搬迁地区目前仍有大量需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由于生产作业地区地理距离加大, 移民搬迁户需要能够更好地就业,这就需要积极发展移民产业, 强化产业支撑, 促进产城融合。剌美香等(2021)[12]则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生计适应问题,提出应该按照企业的用工需求对搬迁农户开展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培训,提升搬迁农户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马明等(2021)[13]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策略、生计资本与家庭收入影响研究,发现特色产业帮扶、东西对口帮扶的就业政策效果明显,家庭收入增长明显,提出需继续落实产业帮扶为移民提供就业保障。第三,就业帮扶与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研究。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而生计可持续性发展是“稳得住”的保障。夏艳玲(2019)[14]着眼于特殊人群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构建可持续生计评价体系,重点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情况。张翠娥和陈子璇(2021)[15]探讨不同类型的家庭负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其影响的性别差异,提出应结合公共服务的发展,创造更多居家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家门口就业”环境,以此帮助男女两性都可以更好地兼顾家庭与事业。谢大伟(2020)[16]运用DFID的可持续分析框架(SLA)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变化开展分析,提出应重视内生动力在移民可持续生计中的作用,并针对不同安置方式建立移民能力提升机制,增加就业机会。
综上,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综合研究(李斌和李辉,2022[17]),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专门针对搬迁后的就业帮扶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依据现有的文献,尚需进一步加强。本文有以下创新点:第一,历时3年多,以秦巴山区4县1区的3015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作为调查对象,用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聚焦后续就业帮扶,很有针对性。张建(2018)[18]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具有典型的“运动型治理”属性,这种治理方式表现出对“搬得出”的短期目标的高度有效性。首先解决搬迁农户的就业问题才能“稳得住”,才能为“能致富”奠定基础。第二,选取农户与新型农业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政府推动及行业带动等典型案例的分享和剖析。这些案例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三,通过因子分析对各指标进行归类,再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对其进行最后的权重排序,得出影响搬迁户后续就业的主要因素,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对其他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就业帮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秦巴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区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跨秦岭、大巴山,集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库区于一体,贫困人口集中。秦巴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问题突出:一是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贫困群众就业条件缺乏;二是由于较深的贫困程度和较慢的经济发展速度,搬迁户后续就业效果较差,返贫风险高。搬迁群众搬迁后能否通过稳定就业实现长足发展,是秦巴山区后续帮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针对搬迁后续就业问题,历时两年多,调研组多次前往秦巴山区的眉县3镇6村、周至县17镇23村、略阳县8镇12村、镇巴县20镇24村、南郑区22镇25村共计3015户进行了深入调研。据统计,“十三五”以来,4县1区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528户65276人,搬迁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易地扶贫搬迁使搬迁户改变了原有的就业环境,而对新的就业环境仍需适应,后续就业困难较大。
调研组历时两年多,多次深入秦巴山区,在眉县、略阳县、周至县、镇巴县、南郑区等地,共选取3015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略阳县、镇巴县属深度贫困县,南郑区有福成、碑坝两个深度贫困区,贫困发生率高。
表1 调查样本选取情况表
续表
2.2.1 搬迁户主体特征情况
(1)文化水平情况
在调研中,以受访者的学历为依据进行调查。据调查,如图1,“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有1385人,占比为45.94%;“初中”学历的有1096人,占比为36.35%;“高中”学历的有371人,占比为12.31%;“职校、中专”学历有97人,占比为3.22%;“大专以上”学历的有66人,占比为2.18%。
图1 受访者文化水平情况
(2)劳动力情况
在调研中,以搬迁户家庭中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且无大病、残疾的人口数量为依据调查搬迁户家庭的劳动力情况。如图2,在搬迁户中无适龄劳动力人口的有126户(其中63户有残疾人口),占比为4.18%;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人的有462户,占比为15.32%;适龄劳动人口为2人的有1317户,占比为43.68%;适龄劳动人口为3人的有883户,占比为29.29%;适龄劳动力人口为4人及以上的有227户,占比为7.53%。
图2 搬迁户劳动力情况
(3)收入情况
在调研中,以搬迁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和主要收入来源为依据进行调查。如图3,搬迁户人均年收入在4000-6000元的有1334户,占比为44.25%;人均年收入在6000-10000元的有1213户,占比为40.23%;人均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有468户,占比为15.52%。
图3 搬迁户收入情况
据调查,如图4,搬迁户中以工资性收入(务工、上班)为主的有1426户,占比为47.30%;以经营性收入(种植、养殖、经商)为主的有1014户,占比为33.63%;转移性收入为主(各类政府补贴、亲友给钱)的有575户,占比为19.07%。
图4 搬迁户主要收入来源情况
(4)就业能力情况
在调研中,以搬迁户主要就业技能为依据对搬迁户就业能力进行调查。如图5,拥有种养殖业技能的有1261户,占比为41.82%;有各类服务行业(家政、餐饮、保洁、运输、销售等)技能的有754户,占比为25.01%;有各类手工加工制作技能的有716户,占比为23.75%;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有284户,占比为9.42%。
图5 搬迁户就业能力情况
(5)就业类型情况
在调研中,以搬迁户主要从事行业和省内外务工情况进行调查。据调查,如图6,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248户,占比为41.39%;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163户,占比为38.57%;从事第三产业的有604户,占比为20.04%。
图6 搬迁户从事行业情况
(6)就业区域情况
据调查,如图7,在省外就业的有683户,占比为22.65%;在省内其他地区就业的有787户,占比为26.11%;在本地就业的有1545户,占比为51.24%。
图7 搬迁户省内外就业情况
2.2.2 搬迁户后续就业情况
(1)产业带动情况
通过调查,产业带动就业的方式主要有搬迁户自己发展产业、合作社带动、专业大户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带动就业等。如图8,在搬迁户中,自己发展产业的有209户,占比为6.93%;合作社带动的有1376户,占比为45.64%;专业大户带动就业的有618户,占比为20.50%;龙头企业带动就业的有448户,占比为14.86%;产业园区带动就业的有364户,占比为12.07%。
图8 产业带动情况
(2)就业帮扶情况
据调查,搬迁户通常以享受就业服务、创业扶持、省外务工交通补贴、获得就业奖补、在扶贫车间或公益性岗位工作等形式享受就业帮扶。如图9,在受访户中,享受就业服务的有2889户;获得过就业奖补的有2169户;享受过创业扶持212户;在公益岗位工作的有509户;在扶贫车间工作的有613户;享受过省外务工交通补贴的有583户。
图9 搬迁户就业帮扶情况
(3)就业培训情况
在调研中,以搬迁户参与各种就业培训的情况为依据进行调查。如图10,参与过种养殖业技能培训的有2505户;参与过各类服务行业(家政、餐饮、保洁、运输、销售等)技能培训的有2230户;参加过各类手工加工制作技能培训的有1721户;参加过企业工作培训的有603户。
图10 搬迁户就业技能培训情况
(4)就业渠道情况
在调研中,以搬迁户主要就业渠道为依据进行调查。据调查,搬迁户家庭的主要就业渠道为政府介绍、亲友介绍、自己就业、劳务输出等几方面。如图11,其中政府介绍的有559户,占比为18.54%;亲友介绍的有1433户,占比为47.53%;自己就业的有698户,占比为23.15%;劳务输出的有325户,占比为10.78%。
图11 搬迁户就业渠道情况
(5)就业意愿情况
在调研中,除对搬迁户省内外及本地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外,还对其所从事行业的意愿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如图12,愿意在省外就业的有302户,占比为10.02%;愿意在省内其他地区就业的有488户,占比为16.18%;愿意在本地就业的有2225户,占比为73.80%。
图12 搬迁户省内外就业意愿情况
据调查,如图13,愿意从事第一产业相关行业的有886户,占比为29.38%;愿意从事第二产业相关行业的有1391户,占比为46.14%;愿意从事第三产业相关行业的有738户,占比为24.48%。
图13 搬迁户从事行业意愿情况
通过对3015户搬迁群众主体特征情况以及后续就业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秦巴山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只有搬迁户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才能让他们真正从“搬得出”“稳得住”,转向“能致富”“奔幸福”,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3.1.1 打破传统思维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实地走访,在对搬迁户从事行业意愿的调查中,愿意从事第二产业的占比最高,为46.14%;次之是第一产业,占比29.38%;最后是第三产业,占比24.48%。可以看出,搬迁群众的就业方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种植养殖,转变传统的居家务农思想,积极主动从事二三产业,相对拓宽了就业渠道。例如南郑区依托县域内的竹编、戏剧、曲艺等26个非遗项目,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多种途径促进稳定就业;略阳县成立了林山传统文化有限公司,为广大游客表演羊皮鼓舞、端公戏、略阳民歌对唱、抬工号子等节目,为搬迁群众提供相关就业岗位。
3.1.2 开展技能培训更新就业理念
调研得知,政府不断加强和完善就业技能培训服务,引领搬迁户参加种植养殖、各类服务行业、手工加工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有2433户参加过政府提供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他们的就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转变和提高,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劳务市场的用工需求。例如镇巴县聘任61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对搬迁群众进行业务指导和专业服务,开展技术服务培训26场,培训搬迁户432户;周至县通过创新就业指导方式,利用微信、QQ等网络方式指导526户,使他们的就业理念得以提升。
3.2.1 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就业需求
根据统计结果,在调研的3015户里,搬迁户家里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163户,占比为38.57%;从事第三产业的有604户,占比为20.04%。由数据分析可知,政府在加快推动安置区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后,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就业需求得到扩大,搬迁户就业不仅仅只是从事传统的种植养殖,还积极向第二、三产业靠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搬迁户的就业需要,使搬迁户充分就业有所保障。例如略阳县坚持以新型农业为根基、企业发展为引领、旅游服务为带动的产业格局,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态养殖乌鸡、黑水虻,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3.2.2 多元利益联结提高就业收入
据调查,在调研的3015户中,绝大多数搬迁户都加入了相关经营主体,例如合作社带动的有1376户,占比为45.64%;产业园区带动就业的有364户,占比为12.07%。在参与经营的过程中,搬迁户以土地、资金等入股合作社,以务工形式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不仅可以获得利润分红,还可以获得日常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使搬迁户就业收入大大增加。由图3可知,自搬迁户加入经营主体后,55.75%的搬迁户人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例如眉县的齐峰果业是一家进行猕猴桃种植、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销售商+搬迁群众”模式对搬迁户就业帮扶,使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的7个镇子22个村实现脱贫。
3.3.1 完善各种服务搭建就业平台
在调研的3015户中,政府通过就业服务帮助就业的搬迁户有2889户,占比达95.82%。调研得知,政府在促进搬迁户就业方面,积极推动就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将就业政策、企业信息、搬迁群众就业水平等信息整合汇总,初步构建起覆盖广、信息全的服务平台,使搬迁群众可以“一站式”就业,实现企业劳动力需求与搬迁户需求的高效对接。例如南郑区创建“南郑人社”、天泽人力资源服务等就业平台,建设多渠道、全方位的就业信息网络,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提供1600余个就业岗位,多次举办就业专场和劳务输出培训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50余人,转移106名劳动力赴江苏务工;镇巴县针对当地妇女就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家政培训服务,包括照顾婴儿、护理老人、饮食搭配等,前后为近100名搬迁群众免费培训。
3.3.2 就业帮扶措施增加就业岗位
调查数据表明,在调研的3015户中,有95.82%的搬迁户在就业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相关扶持。实地调查得知,一方面,政府在安置区大力兴办社区工厂,引进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经济合作社,增加了一定的岗位;另一方面,政府也注重对搬迁户在就业服务、创业扶持、就业奖补等方面的扶持,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搬迁户的就业保障。例如周至县累计投资8000万元建成马召镇安富园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引进太仓市农产品扶贫专卖店、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等助农企业6家,目前已为搬迁户提供了116个就业岗位,后续将再增加900个就业岗位;眉县也多次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活动15余次,邀请县就业中心举办户岗对接现场招聘会7次,实现转移就业357人,同时借助社区工厂,提供相关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安置区13名弱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通过调研,秦巴山区4县1区3015户搬迁群众在后续就业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为探索影响其后续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具体实际,选取相关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各指标进行归类,再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对其进行最后的权重排序,最终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就业提供参考借鉴。
4.1.1 指标选取
在指标选取和归类中,结合3015户搬迁群众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借鉴相关文献,例如移民搬迁农户的生计影响因素研究(李聪等,2019[19])、连片特困地区易地扶贫移民生计评估研究(刘伟等,2019[20])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两个维度构建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状况指标体系:一是搬迁户自身的内部环境,即搬迁户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等;二是搬迁户整体就业的外部环境,即就业方式、就业质量、就业信息等,选取了16个相关指标,在调研中将这些指标按照影响程度划分为5个量化刻度,指标选取及样本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影响搬迁户后续就业的指标选取和样本统计
4.1.2 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20.0中的降维模块进行因子分析。KMO和Bartlett的检验如表3所示,KMO统计量为0.764,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获得通过,表明样本数据适合因子分析方法。
表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将原有的16个指标提取为5个公共因子,实现了高维数据的降维。根据表4解释的总方差所示,前五个公共因子F1、F2、F3、F4、F5分别贡献了28.198%、18.347%、11.320%、10.911%、8.53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305%。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按照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旋转成份、矩阵如表5所示,提取的5个公共因子分别在不同的原始指标上具有较高载荷,体现出内在规律在公共因子上的聚集。
表5 旋转成份矩阵
具体而言,经旋转后提炼的公共因子F1在参与就业的培训效果(X1)、工作经验(X2)、劳动技能(X3)、学历水平(X4)、身体素质(X5)对搬迁户就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X6)等6个指标上具有高载荷,载荷值分别为0.927、0.926、0.916、0.903、0.863、0.629,这6个指标主要集中在搬迁群众的就业培训效果、工作经验、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影响搬迁群众就业的自身综合素质情况,因此将F1概括为就业能力因子;
公共因子F2在搬迁户通过特色产业(X7)、社区工厂(X8)、自主创业就业(X9)、公益性岗位(X10)的就业机会等4个指标上具有高载荷,载荷值分别为0.918、0.905、0.814、0.651,这4个指标主要集中在搬迁群众的就业方式方面,他们通过从事特色产业、社区工厂以及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因此将F2概括为就业方式因子;
公共因子F3在搬迁户工作收入水平(X11)、劳动强度(X12)等2个指标上具有高载荷,载荷值分别为0.951、0.951,这2个指标集中反映了搬迁户当前就业环境状况,因此将F3概括为就业质量因子;
公共因子F4在搬迁户参与培训(X13)、自主创业(X14)等2个指标上具有高载荷,载荷值分别为0.853、0.781,反映了搬迁群众在就业思想方面的变化,因此将F4概括为就业观念因子;
公共因子F5在搬迁户对就业政策的知晓度(X15)、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度(X16)等2个指标上具有高载荷,载荷值分别为0.834、0.780,这2个指标都集中反映了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知晓以及利用等,因此将F5概括为就业信息因子。
4.1.3 权重计算
由上述内容可知,F1、F2、F3、F4、F5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28.198%、18.347%、11.320%、10.911%、8.530%,以上5个方差贡献率的和为77.305%,得到5个公共因子的权重分别为:WF1-客观=36.48%,WF2-客观=23.73%,WF3-客观=14.64%,WF4-客观=14.11%,WF5-客观=11.03%。
上述的客观赋权是通过计算搬迁户的调查数据而得出的,这与数据本身的质量高度相关,因此客观赋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需要借助主观赋权来平衡权重。报告通过引入德尔菲法,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科学客观地进行三次匿名咨询,最后取各位专家权重赋值的中位数,得到 F1、F2、F3、F4、F5的组合权重,WF1-主观=26%,WF2-主观=28%,WF3-主观=20%,WF4-主观=25%,WF5-主观=18%。
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都有其合理性,为提高组合赋权的精准度,因此组合权重取二者的平均值,即W组合=a⋅W客观+(1 -a)⋅W主观,α 代表组合系数,这里取 α=0.5,组合赋权后,F1、F2、F3、F4、F5的权重分别变为:WF1-组合=31.24%,WF2-组合=25.87%,WF3-组合=17.32%,WF4-组合=19.56%,WF5-组合=14.52%。
由数据可知,组合赋权后,公共因子的权重排序为F1、F2、F4、F3、F5,即就业能力因子、就业方式因子、就业观念因子、就业质量因子和就业信息因子。
4.2.1 就业能力因素
就业能力因素组合权重为31.24%,权重所占比例最高,说明工作经验、教育程度、劳动技能等因素对搬迁群众就业的影响最大。根据调查搬迁户数据,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有1385人,“初中”学历的有1096人,累计占比达82.29%。可以看出,搬迁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学习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适应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使劳动技能掌握不足,不能更好地适应劳务市场的需求。
4.2.2 就业方式因素
就业方式因素组合权重为25.87%。当前,搬迁户的就业方式已不限于以往自给自足的土地劳作,而是逐渐形成以市场主导的多样化就业方式,可以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社区工厂、产业园区就近务工等。通过实地调研,部分特色产业“小而散”,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不足,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例如镇巴县茶叶高山富硒、绿色优质,但一直以来以小户经营为主,没有品牌建设,市场占有率低,核心竞争力不强,阻碍了茶叶的规模发展,进而导致产业发展带动搬迁户就业的能力有限。
4.2.3 就业观念因素
就业观念因素组合权重为19.56%。搬迁户就业思想的转变对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培训意愿以及自主创业等意愿都不强,没有认识到劳动技能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或以农忙推诿搪塞,或直言不需要、用不着等,培训积极性不高,短期内难以提升就业技能。
4.2.4 就业质量因素
就业质量因素组合权重为17.32%。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搬迁群众除了在乎工作的收入高低之外,也比较看重工作的劳动强度以及自我的适应性,希望能有较高的就业质量,他们更愿意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或者合作社实现就业,而且有较高的收入。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群众较难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周至县为例,太仓市对口帮扶周至县,通过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只有302户,占比仅为10.02%。
4.2.5 就业信息因素
就业信息因素组合权重为14.52%,良好的就业信息有助于增加搬迁户实现就业的机会。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搬迁群众很少对就业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以及利用,同时政府所提供的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也相对存在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就业信息系统。
根据权重排序分析,得出影响搬迁户后续就业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和就业信息因素。其中,搬迁群众的综合素质既包括自身就业能力,也包括就业观念转变;拓展就业方式既要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也要依托经营主体的带动;就业环境优化不仅要提高就业质量,也要完善相关就业信息。
5.1.1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加大搬迁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培训针对性,确保搬迁人口稳定就业,实现就业质量稳定提升(陈艳菊,2021[21])。搬迁后,搬迁户脱离了自给自足的生产原生形态,适应新生产方式就必须强化其技术赋能,推动从单纯农业生产向工农结合转变。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搬迁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优势,激发搬迁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发展动力(张涛和张琦,2020[22])。第一,精准开展“三单式”搬迁后续培训。根据搬迁户的就业需要和技能需求,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安置区用工、劳务输出等项目,推行“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工单式”就业的“三单式”培训模式,并在培训中适当增加通用职业素质培养、城市生活常识、企业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内容,拓展搬迁户知识面,提高其现代知识及技术应用能力。第二,积极拓展“多样化”后续培训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拓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利用短视频APP、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通过直播、录播等多样化方式,为搬迁户提供居家线上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通过“培训大篷车”等方式在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在工厂车间一对一指导,精准提升搬迁户就业能力。
5.1.2 发挥平台作用转变就业观念
搬迁户受既往生活生产环境作用,大多观念守旧、思想闭塞。搬迁后,需要加快其社区融入、社会融入,更新传统就业观念。第一,以课育人,设立“乐业安居大课堂”。邀请退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师、就业模范等,向搬迁户讲授基础文化知识,传播先进就业理念,讲解乡村振兴相关知识。增设一些城市就业、外出务工、就业法律常识等课程,着力转变其守旧落后的就业观念。第二,以文化人,引导搬迁群众“三就一创”。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利用秦巴山区特有的俚语、民歌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在安置区深入开展“三就一创”文明实践活动,即“就业政策进社区”“就业理念融社区”“就业服务暖社区”“创业新风入社区”,引导搬迁户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加快对新就业环境的适应,进而转变其守旧土,不愿改变现状的就业观念。第三,鼓励搬迁户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农民创业不仅推动了农村的进步与发展, 而且大幅度削减了我国的贫穷人口, 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国庆等,2019[23])。调研发现,搬迁户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是促进搬迁户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在产业对接、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地方的行业协会、商会,获得高质量的创业项目信息或争取资源支持,尤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行业协会通常能够提供多维度的创业支持(贺立龙等,2020[24])。
5.2.1 巩固特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搬迁户以往小而散的小农生产仅仅勉强维持家庭生计。搬迁后,要紧紧牵住特色产业发展“牛鼻子”,保障搬迁群众稳岗增收,推动搬迁农户深度融入乡村产业链(周萍等,2021[25])。第一,三区同建,构建“互联网+产业”安置新模式。深入推广安置区、产业园区、生态园区“三区同建”协同带动就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实施形式多样的产业振兴模式,积极探索产业+景区、产业+展会、产业+消费季等方式,构建“线上平台销售、线下实地体验、企业示范引领、搬迁户全面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探索一条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产业”之路,提高搬迁户的就业机会。第二,集群发展,创响安置区“地字号”特色品牌。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三级三一”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富硒茶、魔芋、木耳等农产品示范区,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引导更多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农产品商标保护及地理标志,创响当地“乡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助力安置区产业振兴。
5.2.2 壮大经营主体扩大就业容量
搬迁户以往的居住地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限制了经营主体的发展,搬迁后要着重壮大经营主体,增强其吸纳就业的“吸引力”。第一,培育主体,打造搬迁群众就业“梦工厂”。统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立并完善“后续扶持专项资金+搬迁户+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经营主体采取直接帮扶、合作帮扶、股份帮扶、委托帮扶等形式为搬迁户提供岗位。同时对吸纳10名以上搬迁劳动力,实际在岗一年以上的本地经营主体,各地政府在土地、融资、税收等政策上给予倾斜,保障经营主体能够长期稳定提供就业岗位。第二,壮大主体,增强主体市场经营“竞争力”。围绕“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目标,鼓励安置区结合自身情况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帮扶车间、卫星工厂、社区工厂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更多搬迁劳动力进厂就业。同时,定期组织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参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学习,交流经验,从中找出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确保增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竞争力,以竞争促发展、促扩岗。
5.3.1 拓展就业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搬迁前单一的农业生产阻碍搬迁户就业增收的实现。搬迁后,要充分考虑其发展意愿,鼓励其多形式、高质量就业。第一,本土吸纳,拓展“灵活安置”多渠道。鼓励安置地区发展“搬迁户+小店”、“搬迁户+夜市”模式。一方面,支持搬迁户在县域城镇地区从事个体经营,依据自身从业意愿,创办投资小、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通过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等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另一方面,鼓励有“做小生意”创业意愿的搬迁户向社区申请免费的蔬菜售卖摊位,让搬迁户在社区里“自己当老板”。第二,分散就业,探索“小微安置”多模式。针对不同群体情况,推广“厂房式”“田间式”“居家式”“混合式”的多样化就业模式,探索建立“微车间、微田园、微市场”的“三微”就业模式,满足搬迁群众多样化的就业需求,让搬迁户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5.3.2 畅通就业信息助推高效就业
搬迁前,地域阻隔形成的信息壁垒制约了就业渠道的获取。搬迁后,要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助推其高效就业。第一,贴近服务,建设就业安置“信息窗”。打造“安置区就业信息网”,建立县、镇、村三级信息网络平台,努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模式,发布最新的就业信息。在安置区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各类招聘活动,通过招聘会、宣讲会等形式,促进企业与搬迁户直接互动,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至少获得3个以上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第二,工作下沉,完善就业安置“两台账”。要在搬迁户与各企业之间建立并完善好“两本台账”。一方面,了解从业搬迁户的就业渠道、就业方式等,深入了解未从业搬迁户的就业意愿、工作能力等,分类分级建立好全面详实的求职人员信息台账,随时掌握好搬迁户的就业动态;另一方面,对接提供岗位的各大企业单位,整理归纳各岗位的招聘人数、技能需求、薪资待遇等信息,建立起精确丰富的岗位信息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