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霞,赵巍峰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新乡 453003)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据统计,2017年全球HBV感染者达2.57亿,且每年可致约88.7万患者死亡[1]。我国为HBV感染主要高发地区,我国居民HBV携带率为5%~6%,其中CHB患者数量为2 000万~3 000万[2]。CHB患者常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抑制HBV复制并减轻干细胞炎性坏死,延缓肝组织纤维化和功能损伤进展,常用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但疗程较长,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护理在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护理水平和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根据不同疾病的诊疗流程为患者制定的预见性护理计划。研究显示,CNP 可以显著提升CHB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3]。精细化CNP即按照医院管理相关要求及治疗和护理程序,将护理工作明确化和具体化,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细化CNP在CH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CHB诊断标准[2];(2)年龄18~65岁;(3)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6个月;(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其他肝脏疾病;(2)有肝脏手术史、肝外伤史及肝移植史;(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5)合并精神疾病;(6)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共纳入CHB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28~64(49.32±5.87)岁;CHB病程2~14(6.25±1.09)a。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23~62(49.08±6.13)岁;CHB病程2~15(6.49±1.17)a。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CHB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6个月的常规护理干预。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制度及主管医生等基本信息,指导患者填写《患者入院评估单》,告知患者当天及第2天需要开展的检查项目内容、时间和地点。住院期间按照护理级别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每日测量生命体征并观察病情,协助患者完成检查项目,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嘱患者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引导,采用团体讲座、多媒体视频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介绍CHB和治疗相关的知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出院时向患者介绍相关流程,协助患者做好报销手续,嘱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询问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强调坚持治疗和复查的重要性。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6个月的精细化CNP干预。成立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的精细化CNP干预小组并设立责任组长,按照“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质量、效益、控制”为目标的原则,制定精细化CNP表单,以时间为横轴,护理措施为纵轴,制定CHB治疗不同阶段的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评估、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和饮食干预等,并注明每项内容详细的护理措施,然后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具体干预内容如下:(1)入院当天除介绍病房环境、制度及主管医生等基本信息外,将精细化CNP的相关内容和目标告知患者,同时向患者介绍CHB发病机理、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培养患者长期治疗的意识,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完善病房标识,例如:输液治疗时贴管路滑脱标识、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贴跌倒高危标识、床头物品按照标识进行摆放和整理等。(2)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每日提前告知检查时间和地点,对行动不便者协助家属进行转运,检查后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每日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并填写记录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肝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监测;介绍CHB治疗所用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例如:抗病毒药物虽然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因此需要坚持长期治疗;用药前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型和有效期等信息;服药后采用打卡的方式记录用药情况,告知患者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不适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不能自己随意停药或调换药物等。以口味清淡和营养丰富为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科学饮食方案,以禽蛋、鱼类和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补充蔬菜和水果,减少热量和脂肪摄入;另外,需禁烟禁酒,规律作息并适量运动。定期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发现不良情绪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给予鼓励,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3)出院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好相应指导,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制定出院信息指导卡,注明出院后服药、饮食、锻炼及复查相关信息。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CHB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科普知识,方便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同时为患者反馈病情提供便利条件,及时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个体化解决方案。此外,鼓励患者在微信群内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用药、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形成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增强治疗信心。干预时间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疾病不确定感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adult,MUIS-A)[5]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内容包括不明确性(13项)、复杂性(7项)、信息缺乏性(7项)和不可预测性(5项)等4个维度共32个项目,其中第6、7、10、12、21、25、27、28、30、31、32和33项反向计分,其余项目均正向计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按照“非常同意”、“同意”、“一般”、“比较不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计1~5分,总分32~16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越严重,其Cronbach′α系数为0.900。
1.3.2 心理状态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每个量表分别包括2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按照“很少有或从来没有”、“偶尔有”、“多数时间有”和“绝大部分时间有”分别计1~4分,其中SAS量表第5、9、13、17、19项和SAS量表第2、5、6、11、12、14、16、17、18、20项为反向计分,其余均为正向计分,每个量表的20个项目得分相加为粗分,然后乘以1.25,取整数即为总分,总分25~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SAS和SDS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5和0.836。
1.3.3 自我效能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7]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表包括10个项目,按照“完全不正确”、“少数正确”、“多数正确”及“全部正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分别计1~4分,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效能越好,其Cronbach′α系数为0.871。
1.3.4 服药依从性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8]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其内容包括8个条目,其中第1~7项按“是”或“否”分别计0分或1分,第8项按“从不”、“偶尔”、“一般”、“经常”到“总是”分别计为1.00、0.75、0.50、0.25、0分,总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6≤得分<8分为依从性中等,8分为依从性好,其Cronbach′α系数为0.640~0.776。
1.3.5 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疲劳、系统症状、活动能力、腹部不适、焦虑和情感功能等6个维度共29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Likert评分法正向计分为1~7分,各维度得分=该维度各项目得分之和/项目数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MUIS-A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干预前2组患者MUI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MUIS-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UI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MUIS-A评分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MUIS-A scor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结果见表3。干预前2组患者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GSES scor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4 2组患者干预前后MMAS-8评分及服药依从性比较结果见表4和表5。干预前2组患者MMAS-8评分、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MMAS-8评分、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AS-8评分、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患者干预前后MMAS-8评分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MMAS-8 scor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表5 2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例(%)
2.5 2组患者干预前后CLDQ评分比较结果见表6。干预前2组患者CL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CLDQ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系统症状、腹部不适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疲劳、活动能力、焦虑、情感功能得分及CLDQ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2组患者干预前后CLDQ评分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the CLDQ scor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近年来,随着抗病毒药物的研发,CHB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提高,甚至可一定程度逆转肝硬化,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程普遍较长,且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较为有限,缺乏治疗信心,常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10-11]。既往研究显示,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增强CHB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水平,对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12]。
CNP是美国医疗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规范化诊疗管理模式,旨在根据某种特定疾病的发生、进展和转归阶段患者的健康需求,按照标准模式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持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护理,从而控制医疗成本并提升服务水平,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种疾病的干预[13]。CNP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和整体性等特征,通过拟定CNP表单将护理工作变成主动且有计划的预见性护理,保证护理工作准确、合理和规范开展,减少遗漏或重复发生,不仅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还有利于患者提前明确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内容,对诊治流程和预期结果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从而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14]。精细化CNP是根据CNP护理内容,严格规定护理流程,落实护理工作中的细节,并通过实时评价进行纠正,将护理工作的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做到护理工作的精、准、细、严4个要素,从而提升护理质量,赢得患者信任。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患者缺乏判断与疾病相关事物的能力,研究表明,无法确定疾病症状、治疗过程复杂、预后无法预测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增加,对患者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造成不良刺激,进而导致病程延长和疗效下降[15]。许丽红等[16]研究显示,HBV感染患者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需要提高患者对CHB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并形成积极应对方式。王小洪等[17]研究显示,CHB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明显,提高心理一致感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从而减轻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患者MUIS-A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MUI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CNP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精细化CNP可有效弥补CNP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使护理内容更为个体化,可为患者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的知识信息,较常规“灌输式”健康宣教更能提升患者对CHB的认识水平,从而减少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自我效能是个体完成某项活动预期目标的信念,主要由自我评估和自信心2部分组成,在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自我效能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增强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提升治疗依从性[18-19]。马冰等[20]研究显示,提升CHB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GSES评分显著减低,观察组患者SAS、SDS、GS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疲劳、活动能力、焦虑、情感功能得分及CLDQ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CNP可以显著改善CHB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精细化CNP不仅流程规范,且注重细节,从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针对饮食、用药和心理等各方面主动提供护理,预见性地为患者解决问题,护理质量得到了患者肯定,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自我效能感更强,康复信心、服药依从性提高,这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精细化CNP可以为CHB患者提供全面、规范且精确的护理内容,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不良情绪,提升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但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外完成,虽然CNP内容中也包含出院后居家护理部分,并采用微信等通讯工具进行远程指导和监督,但患者完成情况无法精准掌握,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倚,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