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
《精准扶贫地 ——— 十八洞村》黄铁山 水彩 51.5x77cm 2021年
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乡村振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最现实最生动的伟大实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乡村兴、民族兴”,乡村振兴,向世人展现了壮丽动人的中国华章。作为其中的重要路径和手段,美术赋能乡村振兴,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美术手段改造乡村、提升乡村;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饱含浓厚乡情的美术作品描绘乡村、礼赞乡村、讴歌新时代乡土人情,见证和记录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巨大变迁。在美术史的演进历程中,描绘乡村、乡土风情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如十九世纪法国的巴比松画派,以乡土风景画闻名;以及米勒、柯罗等画家,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农村和农民。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亦有许多表现农民、农村题材的创作,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蒋兆和的《流民图》,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版画、八十年代初期以罗中立的《父亲》为代表的乡土油画等。然而,由艺术家自上而下广泛参与、画笔指向数亿农民和广阔农村、彰显中国当代绘画语言、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乡村振兴主题创作,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中,无疑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意义。
《朝阳图》邵声朗中国画68x139cm 2009 年
《山从人面起》邵声朗中国画136x68.5cm 2007年
今年7月以来,“喜迎二十大——乡村振兴美术作品展”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集中展示了各地艺术家们近年来的创作,通过艺术家笔下的乡村风貌、人文景观、民生万象,讴歌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成就,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的崭新面貌,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创作为美丽乡村提供文化滋养,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为美好生活添彩。
美术作品强调“以情化人”,乡村振兴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其落脚点也体现在“情”字之上。“乡情”无疑是中国人最根本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情结,从“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情,是中国人灵魂的归宿,是精神的依托,乡情是让异乡游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眷恋,是“千军万马赴春运”的思念,是“留住乡愁”的动力。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新时代乡情”有别于传统“乡情”之处,在于其中还饱含了民族复兴的豪情、党和政府的真情和艺术创作的热情,“新时代乡情”已成为乡村振兴美术作品中最为打动人的视觉力量,亦最能体现乡村振兴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春风已经苏醒》何多苓布面油画96×130cm 1982 年
艺术家们通过不同视角、不同题材,运用不同画种、材料和手段,从乡村风貌、人文景观、民生万象等方面,对新时代乡情作出了全方位的多维诠释。
刘文谌是当代著名画家,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擅长中国画写意重彩,堪称是乡村振兴题材创作的代表性画家。自上世纪90年代伊始,他多次深入鄂西山地采风,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以乡村、乡土、乡风为题材,且在新材料的运用上潜心探索,积极尝试用有色土纸作画,使其作品在内容、表现形式与材料上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其作品《红土系列》《山寨系列》中,处处显露着巴风楚韵,具有厚重古朴,浓烈醇厚的楚文化艺术特色,让人感受到乡情之美,感受到其笔墨背后对故土的热爱、敬畏和眷恋,“精神故乡”,是刘文谌在其作品中为世人营造出的悠远意境。
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著名中国画家邵声朗的创作也是从深入到鄂西山区入手,寻找新的创作源泉,壮“胆”求“魂”,苦练笔墨为我所用。相较于刘文谌专攻人物风情画,邵声朗更注重向花鸟画学习墨色组合、向油画和民间艺术学习色彩,最终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感、墨彩感的新山水,其代表作《朝阳图》《山从人面起》《霜林醉》以厚重坚实、华姿丰润、雄浑壮美的特点,创立了我国现代水墨山水画领域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画坛引起强烈反响,树起了中国画创作的一面旗帜。邵声朗的山水画,亦是传统中国画表现乡村振兴、体现绘画创作语言求新求变的典范。
《春风吹来的时候》王岩油画146×185cm 1984 年
周韶华是当代湖北画坛的领军人物,多年致力于中国画理论与创作革新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是气势画派的开创者,为中国画的创新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周韶华多次赴黄河、长江等流域,上下求索,潜心创作,陆续推出了《大河寻源》《梦溯仰韶》《魂系长江》《荆楚狂歌》等一系列重要作品,从他的创作路径中不难看出,他的笔墨不断向文化历史的纵深推进,向宽广博大的乡村扩展。从周韶华展出的近作《山色有无中》可以看出,他以大色块、大线条、浓色调,描绘天地大美,开创和弘扬了中国画“气势派”艺术风格。他参照庄子的大美观念,加以运用、发挥和改造,力图为不可言说的天地大美代言。他把抽象玄虚的天地大美,落实到具体可感的祖国山川和中华文化的大美,并逐渐扩展到浩渺无垠的宇宙空间,深入到广阔博大的内心世界,表现自我或大我的大气势、大视野、大胸襟、大格局。他宣称“大美的认识特征和表现特征即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超时空的艺术观。贯穿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文化精神就是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大美精神。”“对于这些久违了的大传统和已失落年深的中华文化大美,我们应该追寻回来。”
《破茧,小井庄生产队的包产到户》漆晓勇油画220x350cm 2019 年
以上三位画家,代表着乡村振兴主题在中国画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方向。董继宁、张军、施江城、秦岭、陈迪和等中生代国画家,他们主创的方向均为水墨山水国画,都把视角投向了祖国广阔的河山,表现天地大美,在意境、表现、材料、思想等方面各有千秋。此外,李乃蔚、钟鸣、胡智勇等人的人物风情水墨画,表现少数民族人物和普通市井人物,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共同构成了湖北乡村振兴主题创作的水墨景观。
此外,方正的工笔画《农民》,于文江的工笔画《葡萄熟了》,均采用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以及细腻的笔触,来表现丰收农民的精神面貌,为新时代农民造像。
油画自西方传入我国,也因此,国内艺术家在油画创作观念和手法上也一度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和流派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起,一部分油画家学习借鉴西方经典油画的构图、形式和手法,创作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如尚扬的《黄河船夫》、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为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风。近年来,随着油画民族化观念的兴起,当代油画走入了以我为主的创作轨道,以表现祖国壮美山河、表现农村风土人情的油画佳作不断涌现。
《葛洲坝人》(三联画) 唐小禾油画140x157cm 2014 年
著名画家唐小禾的《葛洲坝人》三联画——分别为《大坝的儿女》《大坝中坚》和《工地上的母亲》,三幅画共同塑造了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家庭群像。其中,《大坝中坚》刻画的是这个工人群体中的主力军,他们既是大坝工程建设的中坚,也是每一个建设者家庭的中坚,作为男人和父亲的形象出现。《工地上的母亲》则是一曲伟大母亲的颂歌——她们既承担了大坝的部分建设任务,还肩负着家庭的责任:烧火做饭,哺育、教育子女。较之对刚毅的父辈建设者和协调工程建设与小家庭和谐的母亲群体的表现,《大坝的儿女》寄寓了创作者更多的感情。《葛洲坝人》以朴素的写实主义手法,客观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当代工人的形象,通过厚重而不沉重、细腻兼具立体雕塑感的笔触,实现了对画面中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的艺术表现。艺术家发自内心对水利工程建设者的描绘与赞美,赋予作品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孙才清的油画《三峡——平湖码头》,以码头工人为原型,人物的表情、服饰及生活场景,无疑带给观者深深的感触,他们似父亲、似兄弟、似身边的某一位亲人,从他们的脸上不难看出,生活压不垮他们,相反,生活带给他们的是脸上惬意坦然的笑容。在还原人物影像的同时,孙才清运用了装饰性的处理手法,用尽可能多的直线勾勒人物外形,借以烘托人物形象的耿直,用尽可能多的白色反光环绕人物形象,借以点燃生活的希望。
《三峽— 平湖码头》孙才清油画170x190 cm 2015 年
与上世纪80年代写实风格乡土绘画相比,在当代乡土绘画中,画家们在作品中注入了深入的社会文化思考,不再只是单纯的描摹客观对象,最大的变化是艺术家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的增强。青年画家、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黄海蓉在探索城乡及都市社会的深层问题上,具有犀利的洞察力,且具有很强的图像转换能力。她的油画《十里春风》,带给观者较强的视觉冲击,她用明快的金黄色刻画了新农村的靓丽景色,井然有序的田地、农舍、河渠和小路,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温暖的画面,明快的黄色调和流畅的笔触,使观众似乎在作品中看到了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影子,写实和写意表现手法的自如切换,充分展现了其绘画语言的视觉魅力,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视觉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平面设计、文创设计,以及环境设计,开辟了美术助力乡村振兴一条新的路径。其中,平面海报宣传画,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简约的表达,传递给观者更多的激励和思考。
《农民》方正中国画220x170 cm 2022 年
《葡萄熟了》于文江中国画137x68cm 2021 年
唐锐的宣传画《利川莼菜》,以简约的线条、纯净的色块,构成了一幅清新动人的画面,表现了利川莼菜的生长属性和品质特征。王伟的宣传画《银鱼》,是鄱阳湖农产品银鱼的招贴宣传画,王伟以干净明快的蓝色渐变为背景,用平面构成的手法和卡通般的造型,来展现银鱼的生态形象,错落有致的色块,带给观者惬意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银鱼的喜爱和认可。严章联的《南康甜柚》用玫瑰般的甜蜜色调和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完成了对这一传统地域特产的视觉表现和推介、卢奶榕的《魅力恩施》宣传画,则采用了传统造型和现代表现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宣传主题。黄逸飞的《屈家岭文化》,以“屈家岭”三个汉字为元素,结合了屈家岭文化中的传统图案和造型元素,开发了系列文创宣传画和文创产品,形式新颖,质朴有力,带给观者较强的艺术感受。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传统乡村是艺术的土壤,艺术因乡村的存在而拥有生命力,也因传统乡村的振兴而更被需求。乡村振兴需要人文艺术的扶持,借以提升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和文化气质,而艺术也需要在乡野中寻找滋养,重获生机。由此,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学价值,才能在生态文明转型、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守护乡土故园、维系乡情乡愁、振兴乡村文化,使乡村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