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
如果兵力空虚,就故意显示出更加空虚的样子,这就使敌方在疑惑之中更加疑惑。在敌强我弱的紧急关头,运用这种奇妙的策略,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解说】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方城内空虚,使敌方产生怀疑,怕陷进埋伏圈内而不敢贸然进攻。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街亭失守,带着两千多人,受到司马懿二十万大军的追赶,在万分惊险之中,来到小城阳平。
为了彻底摆脱司马懿的追赶,诸葛亮想出一个“虚而虚之”的空城计。他传令:“将所有旗帜放倒,所有士兵藏进岗楼,凡有擅自出入和大声说话者,立即斩头!同时,城门全都大开,每个门口派出二十名士兵装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当追兵来到时,不要惊慌,不要逃跑!”
安排妥当后,诸葛亮在城楼上坐下,悠闲地弹起琴来。
敌军先锋来到城下,见到这番情景,全都停下来,没有人敢上前。司马懿听到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让大军暂时停止前进,自己策马上前察看。
只见城楼之上,诸葛亮面带微笑,焚香弹琴,就像没看到城楼下的大军一样,神态自然。城楼上下,没有一兵一卒;城门大开,百姓悠闲地扫地。这哪里有什么惊慌的气氛啊!司马懿心想,诸葛亮办事谨慎,从不冒险,如今这番景象,城内一定有埋伏,于是他命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收兵撤退。
就这样,诸葛亮化险为夷,安然回师!
(摘自《中国孩子必读的中国十大名著——三十六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