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苗,谭新,项渝惠,林金雨
(1.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2.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4.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受到关注,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约有20.3%的中国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因负面情绪引起的异常心理表现,并有30%的大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体系,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峻。这不仅会阻碍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也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通过对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心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找出高效适宜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1.家庭经济的不同
大学生常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源的不同会导致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有所差异。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偏远山区,部分可能由于家庭变故失去家庭收入,或因自然灾害失去经济来源,最后由于生活拮据导致心理负担过重[1]。
经济上的困难、物质上的不足和生活水平的偏低,使这部分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存在直接的差距[2]。经济因素对个人各方面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约束,从而导致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扭曲心理。长此以往易导致贫困学生拒绝交流,与班级同学脱节,甚至拒绝正常步入社会。
2.大学生对理财、消费相关知识匮乏
高中时代及以前,几乎所有的收支现象都是由父母一手操控,从而限制了某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进入大学后,大部分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钱的概念也较为模糊,所以理财意识不强。特别是处于恋爱期的大学生,在男女双方互赠礼物时追求一时的享乐,忽略现实因素而沉浸在消费的快感中,最终产生了不正确的消费心理,这不仅不利于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3]。
而且大学生极易产生攀比心理和从众行为。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强“伪精致”消费心理倾向为62%,弱“伪精致”消费心理倾向为35%,而非“伪精致”消费心理倾向为3%[4]。可见攀比心理和从众行为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
1.缺乏良好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息不规律。大学生熬夜现象普遍存在,熬夜主要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影视作品,这可能与大学生活较自由,课程安排弹性大有关,由此,也极易形成拖延等不良心理,使得正常的学习或者工作任务无法在合理安排下完成。
大学生由于作息不规律,很容易养成不吃早餐、频繁点外卖等不良习惯,饮食不规律的问题层出不穷。“宅文化”和“懒文化”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增无减,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却越来越少,体育运动在激活人体器官功能系统的同时, 也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5],若大学生严重缺乏锻炼,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此外,有研究表明,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大学生,更少发生心理问题[6]。
2.疫情期间的焦虑心理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期,有很多大学生会产生恐慌、焦虑情绪,这些都是生命安全需要受挫的典型体现。有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因疫情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心理,导致无法正常入睡[7],同时,由于疫情封校,学校线下授课难以进行,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的迷茫。
1.恋爱动机不纯
据相关研究表明,单从恋爱态度和恋爱动机来看,尽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有正确的爱情观,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恋爱动机偏离主流价值,甚至有些大学生纯属因为从众心理而恋爱,急需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8]。不纯的恋爱动机玷污了爱情的纯洁与质朴,不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9],这种不正确的恋爱动机都会导致不正确的恋爱心理。
2.不正确的恋爱态度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待恋爱对象不忠贞、朝三暮四;因虚荣心强,频繁更换恋爱对象,来体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发生婚前性行为;缺乏卫生健康知识,造成意外怀孕,推脱责任[10]。
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想在大学生活中获得真挚的友谊。而寝室、同学之间的友谊便是大学生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室友、同学间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1]。但由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各有差异,难免会出现小摩擦,若矛盾升级或不予解决,就有可能引发同学关系疏远,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成绩下滑,校园暴力,甚至出现生命危险[12]。此外,由于大学生学业压力繁重,同学间“内卷”的现象也层出不穷,由此,更加重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同学间关系的僵化。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两大要素,但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扩招使得师资力量薄弱而学生众多,导致师生关系疏远、沟通减少的问题日益加重。有研究表明,由于专业的不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帮助意愿有显著差异:文科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较为灵活,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更为理性化,在最后的结果上也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同[13]。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双方逐渐以利益作为交流的目的,呈现师生关系功利化。部分教师还保留自上而下的传统教育思想,导致大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在交谈时出现不可避免的压力,从而选择尽量逃避与师长的沟通交流,使双方情感淡漠情况加剧。
介于学生与长辈两代人的生活条件、作息习惯、价值观方面都有所出入,双方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与矛盾,加之当代大学生逐渐不愿意、没耐心与父母沟通交流,两者又无法相互体谅、换位思考,就可能导致矛盾加剧。其次,部分父母容易将自身相对过时、陈旧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在孩子难以理解父母用心良苦而的基础上,也会有冲突产生。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害怕会无法回报和孝敬父母,辜负他们的期望,形成较为普遍的“亲情歉疚”心理[14]。
大学的生活模式不同于高中的“三点一线”,相对来说更加自由,学习模式也不再是“题海战术”,而更多的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这可能会导致学生角色适应不良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反感的心理。高中时期班上的佼佼者,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只是很平庸的一员,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我否定等角色适应不良的情况[15]。同时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有差距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大学课程也不同于高中,在更专业和细致化,课程多、任务重、难度大,学分制,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如何就业等多种问题接踵而至,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21世纪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逐年增加。国家为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水平,实行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招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造成了企业提供的岗位与毕业大学生人数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学生没有良好的职业规划,以及在大学期间没有结合主客观条件充分认识自己,自我定位不清晰[16],这都会造成大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与经济、生活条件相关
(1)对贫困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经济贫困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国家应健全助学体系,减轻贫困大学生经济压力,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奖、贷、助、免、补”等传统的帮扶体系,最大程度上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为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习创造条件。同时,更应注重贫困生的个人隐私,尽量减少对其的追踪和曝光,以减轻学生因贫困和补助带来的心理负担[1]。
(2)增加经济独立意识的相关教育
高校可以通过增加相关课程和讲座,培养经济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这种学习不仅仅停留于书面,更应渗透入生活,积极有效地改变部分大学生盲目从众、过度攀比、“伪精致”的错误消费观念,让其学习通过劳动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报酬,用头脑养活自己。
(3)高校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高校可开展模拟创业比赛,大学生在活动中扮演经营者的角色,模拟社会企业中经济支配和管理模式,通过处理各种创业问题,提高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及合理理财概念与支配生活费的能力。其次,高校可增设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通过此方法,在课余时间增加其收入。
2.与健康状态、生命安全相关
(1)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意识,认识生命安全风险
部分大学生健康意识落后,认为自己离疾病还很遥远,尚未意识到自身的健康风险。由此,应通过网络等常用途径,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其次,在认识到身心健康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因此需要家人、朋友的监督及自身的自制力,同时学校的引导也必不可少。此外,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尽量避免危险场所和有生命安全风险的行为。
(2)大学生应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业任务重而耽误吃饭、运动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大学生规划意识不强,时间管理能力欠缺。因此,大学生应当对自主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将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合理分配,使各项内容有序地进行,如此,在保障健康的基础上还能丰富大学生活,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时间观念,为步入社会后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3)高校对健康教育的投入
高校需重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普及教育工作以及运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如增加和更新学校运动健身器材、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引进优质教育师资,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等。同时,还可依赖于“互联网+”处理健康管理的时间和空间等资源限制问题[2],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朝着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
(4)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宣传教育工作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全国多所高校均采用线上授课的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作息、饮食不规律、用眼不科学、运动量减少等多种问题,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正确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生活、学习计划,劳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应及时关注正规媒体或机构公布的对于疫情的最新报道,自觉做好科学防范工作,相信疫情终将消散。
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交具有恐惧、焦虑的心理,该现象主要由自卑的心理引起,缺乏自信的大学生难以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因此,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给予其鼓励,可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树立其信心,在提高交往能力的同时,引导其融入互联网的交际圈。
1.与爱情相关
恋爱、婚姻几乎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具雏形,有关于恋爱方面的问题,还需得到一定的教育和引导。高校可增设一些专题讲座,通过专家传授恋爱知识,培养大学生们的表达、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在亲密关系中正确处理矛盾,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爱情是美好和圣洁的,它以共同生活为最终目的,以生理和心理共同成熟为前提,以两性相悦、心心相印为主要内容,具有专一性、恒久性和责任性等特点[3]。大学生需辩证地看待恋爱,一方面,大学生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爱的义务,另一方面,可通过恋爱在了解他人的同时也更了解自己。
2.与亲情相关
从大学生的层面来说,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主动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科普和沟通,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从父母层面而言,应抛弃陈旧思想,更加开朗开明,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念,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3.与友情相关
大学生之间的社交心理冲突主要发生于同伴之间,又以生活习惯、性格差异为主要原因,因此,高校要注重普及大学生对不同地区乡土文化的认知,增加大学生对他人故乡风土民俗的了解,有助于换位思考,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其次,适当组织以寝室、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流频率,增进同学、室友之间的感情。同时,还可有意识的学习人际交往技巧,使人际交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与师生相关
首先,大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师生双方存在的差距,纠正对老师敬而远之的态度,正确认识教师的工作角色,努力消除内心隔阂,扩大交流沟通范围。其次,辅导员又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应当是双向的,老师应消除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教育思想,大学生要敢于合理的表达自身想法、勇于提出疑问,全方位提升自己[4]。
1.与学业学习相关
(1)大学生需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
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被情绪所控制,提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清晰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合理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做好学习生活的长、短期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注意劳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2)大学生应正确理性的对待竞争关系
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压力主要来自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学习生活中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故更应学会理性地看待竞争,合理、合法、公平地参与竞争。学会承受竞争的压力将其转化为动力,正确处理焦虑,摆正自身在竞争关系中的位置,也有利于压力的缓解。
(3)高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
高校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引领大学生与社会接轨,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2.与职业规划相关
(1)高校完善和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
各大高校不断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例如可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使大学生对自身及职业有更清晰的认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高校还可以增设线下+线上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在学生感到就业压力或遇到职业规划问题时,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此外,学校还可举办模拟招聘大赛,以培养学生的面试技巧,增加面试经验[5]。
(2)大学生应做科学的自我定位,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大学生应当尽早形成系统完整的职业规划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做到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过分自卑,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整、明确就业方向与目标。同时,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保持乐观、积极、勤恳的生活、学习态度,及健康、健全的心理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3)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向导,鼓励大学生多元化发展
社会各大媒体的舆论导向应更真实化、有效化,不刻意夸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或虚假传播大学生失业率高的现象,恶意营造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紧张氛围,会加剧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焦虑、恐惧。其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大学生积极从事新兴领域的工作,鼓励其创新创业,争取不被传统的就业观念及长辈认可的行业所束缚[6]。
(4)父母树立开放的就业观念,给予孩子鼓励和尊重
随着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新兴发展,父母应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对待孩子的就业问题,不强行用自己以往的就业经验及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下一代的职业规划。应当鼓励大学生尝试不同的职业方向,给予适当的尊重,最终使其选择自身合适并喜欢的职业。其次,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待应合理化,不能有超出孩子能力外围的要求,避免盲目的望子成龙,更不能将自己喜欢的职业强加于子女身上,应尊重其自身的兴趣和想法,否则将会增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生存、社交、成长三方面的压力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该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此课题研究旨在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家庭、高校、政府都应在此基础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增设心理相关课程与讲座,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合适的心理咨询帮助等方式,对大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时妥当的进行处理,更好的守护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