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导引】保罗·莫朗1888 年生于巴黎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他的父亲是巴黎装饰艺术学院院长。从巴黎政治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莫朗以驻伦敦使馆秘书的身份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1927 年他迎娶了罗马尼亚公主埃莱娜·苏佐。因为家族艺术背景的关系,自儿时起莫朗接触的人物就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闪耀的文学与艺术之星,而他之后的外交工作和交际生活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与现实的写作技巧思考。1919 年,莫朗以诗人身份在文坛崭露头角。年轻时的盛名曾给莫朗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使他不得不逃离巴黎,申请到曼谷工作。莫朗利用这次机会游历了美国、中国、越南,并在日本拜访了克洛代尔,成为法国文坛上“最匆忙的人”。莫朗在罗马、马德里、曼谷任职期间,特别是利用延长的假期环球旅行之后,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城市游记。
在《旅行》中,莫朗带着敬意描述那些真正的旅行和旅行家。与此同时,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旅行太过轻易,在旅行手册和旅行社的规划下,人们总是一窝蜂地在同一时间出行到同样的地点,旅行沦为了个人生活中按部就班的一个环节,以至于今天的壮美之景“几近强制性地被展现在众人眼前”。他还发现,书籍“伤害”了旅行者的好奇心,总是准备好“认出”一切,在异国的奇景与文化中纹丝不动。在他看来,真正的旅行是“在博斯平原尽头的他们”看着“夏尔特尔大教堂的尖顶一点一点升高”,“而不是在十分之一秒内就登上教堂”。不过,他也认为旅行能带给个体开阔的眼界,带给各个国家的人们更多的沟通、减少冲突和误解的机会。
在莫朗看来,观赏美景不是我们旅行的最终目的,因为美景就在我们身边,寻常可见。拥有丰富的灵魂和适宜的心情才能在旅行中发掘或感受到自然之美。旅行的意义是个人的一种反抗,是人们渴望摆脱当下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束缚,远离单调的生存环境,找寻自我的行动。莫朗讲述着关于旅行的种种变迁,各种文学作品与典故都信手拈来,他的游记不仅记录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他对时代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思考,更是一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交织在一起的旅行史。
【作者简介】保罗·莫朗(1888—1976),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外交官,被誉为现代文体开创者之一。跟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并列的保罗·莫朗文学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