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昆,朱俊琳,刘 静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森林康养是优质的森林资源与医学、文化、旅游、林业等相结合,从而开展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型养生活动,正在逐渐被大众认可。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各种政府部门都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2015年12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印发了《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关于启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标志着在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首批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
云南省地处西南地区,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处于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气候方面,云南省属于典型的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点显著,气温随地势高低变化明显。这种气候造就了云南独特的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的边疆风物。同时多样的民族文化也为云南增添了不同的亮色。云南省丰富且优质的森林资源、宜人的气候、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得云南省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适宜发展森林康养产业。2020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民政厅、云南卫生健康委员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因此,分析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竞争力势在必行。本文采用SWOT-AHP模型,对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同时利用四象限坐标法确定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期推进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2]。
1.1.1 气候条件优越。云南省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处于较低纬度,又位于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境内立体气候特点显著,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云南省西北部由于靠近青藏高原,属于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云南省东部、北部以及中部属于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其中昆明素有春城之称。云南省南部属于热带型气候,长夏无冬。同时云南省的森林面积为2 40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全省空气质量处于全国前列。
1.1.2 民族文化多样。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得云南的旅游资源独具魅力。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包含了彝族、白族、哈尼族等在内的25个少数民族。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民族村落和民族文化有助于开展森林康养文化产品。
1.1.3 旅游资源丰富。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拥有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石林、高原湖泊、文物古迹等为特色的景区。全省一共有A级景区367家,5A级景区8家,4A级景区105家。其中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大理、丽江玉龙雪山、昆明滇池等12处。同时云南省还拥有昆明、丽江、会泽等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保山、广南等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11个历史文化名村,同时丽江古城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石林和三江并流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1.4 生物资源丰富。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云南省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均属于全国之冠,具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其中拥有脊椎动物1 737种,达到了全国脊椎动物的58.9%;鸟类793种,占全国鸟类数量的63.7%;拥有蜂猴、滇金丝猴、野象等46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和熊猴、猕猴、小熊猫等15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在全国30 000余中高等植物中,云南省占18 000余种,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在全省范围内多有分布,故有“香料之乡”和“药物宝库”之称。
1.2.1 基础设施落后。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影响着当地产业的发展,而森林康养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比其他产业更高。云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全省铁路营业里程仅为4100 km,甚至许多地州还没有通火车。在住宿方面,云南省有许多森林康养基地刚刚开发不久,住宿条件有限,数量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1.2.2 科技支撑力不足。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才。森林康养是一个集医学、养生学以及管理学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需要的是集管理和技术于一身的高级人才。而云南省由于地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之沿海省份有不小的差距,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不够,外地人才难以引进,同时省内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又不完善,所以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制约着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1.2.3 产业链不完善。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首先与之相关的就是林业,其次是旅游业、交通业、零售业。对于云南省而言,林业与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而其他产业未能协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应该要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而目前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由于起步不久,产业融合度不足,呈现出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稳定,未能出现产业聚集效应。
1.3.1 政策有力支持。政策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可以使得一个产业迅速崛起和衰落。森林康养作为绿色生态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极大重视,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民政厅、云南卫生健康委员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林业与草原局于2021年启动了云南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监测、管理指南的编制工作。政府对森林康养产业的大力支持,将会为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1.3.2 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51万元,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从之前吃饱穿暖到现在健康生活。当前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有近7成的人属于亚健康人群。在此背景下我国人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愈发的强烈,森林康养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绿色、舒适的康养方式的理念,发展前景广阔。
1.3.3 行业发展需要。传统的康养模式很难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当今人们更加追求体验式、绿色、舒适的康养模式。而森林康养是集医疗、旅游、养生于一体的新型康养,是新常态下康养转型发展的关键。云南省可以利用自身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中药养生优势,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森林康养新产品,促进云南康养产业转型升级。
1.4.1 其他省市的竞争。国内其他省市也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如湖南省提出到2025年将要建设100个具有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年服务达到3 000万人次。贵州省在赤水天鹅堡森林康养基地举办的森林康养健康效应与服务营销培训中提出重点支持60家康养基地,打造高端一流基地20家。四川省自2016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倡市民乐享森林康养,共接待游客3.35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1 144亿元。来自其他省份的竞争压力迫使云南省需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1.4.2 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重视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一方面,在森林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原来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另一方面,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因为森林康养的不当发展而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就得不偿失。
1.4.3 招商引资困难。由于云南省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支撑力不足以及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知名度不足,客源有限。另一方面,森林康养产业本身是一个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加之云南省的经济大环境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所以招商引资比之其他地区更困难。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解决多目标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首先整理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结果,然后确定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从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1)。
根据对图1的准则层和各指标层进行重要性判断,通过电子邮件和实地咨询的方式向10位有关领域的专家、科研工作者进行问卷。问卷引入Satty提出的1-9的相对重要性标度,结合评分结果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每项指标的权重,并计算最大特征值和一致性比率,根据CR是否小于0.1检验各层指标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3]。计算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组间判断矩阵
表2 组内指标层判断矩阵及权重值排序
如表3所示,判断矩阵A、S、W、O、T检验结果得出的值分别为0.044 0、0.026 7、0.051 8、0.008 9、0.051 8均小于0.1,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3 一致性检验结果
依据层次模型分析的结果,可以利用SWOT绘制二维坐标轴来进行战略选择。首先需要确定SWOT战略函数坐标,S(0.425 8,0)、W(-0.133 7,0)、O(0,0.343 2)T(0,-0.067 4),然后将坐标轴S、W、O、T点连接得到战略四边形,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以计算出4个象限的三角形面积S△SAO=0.073 06、S△SAT=0.014 35、S△WAO=0.022 94、S△WAT=0.004 51,所以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应该考虑采用SO战略,其次是WO、ST、WT战略。
政府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森林康养是一个集合多种行业的产业,需要政府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云南省的气候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生物资源进行整合,依托优越的气候环境,同时将民族特色融入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当中,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云南省面积广阔,且各地自然生态环境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政府进行产业规划的时候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各地资源进行分类,因地制宜开发各类康养产品,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4]。
各级政府应加强合作,共同谋求产业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应该给予适当的优惠条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应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打造优质品牌。此外,政府和企业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培训和推广来建设结构完善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与其他省市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云南省森林康养基地多处于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将成为制约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交通、通信体系[5]。其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完善森林康养基地内部的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康养环境。
本文构建SWOT-AHP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气候条件优越(0.189 3)是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最大的优势条件,基础设施落后(0.074 3)是最大的劣势条件、市场前景广阔(0.170 8)是最大机遇条件,招商引资困难(0.039 8)是最大的威胁条件。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应采取SO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提高产业竞争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