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杰
建立区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是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推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引领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曲靖市麒麟区通过构建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学业质量监测对教育教学的诊断改进功能,实现了“管理教育教学、改进教学行为、提升学业质量”的目标。
一、构建学业质量监测体系
(一)科学研发学业质量监测工具
学业质量监测与平时常规的学生期末考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开展学业质量监测主要是为了监测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学科素养”和“科学思维”。监测工具的研制基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监测内容覆盖面广,坚持能力导向,强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监测结果不公布分数、不排名。首先,在研发监测工具前需明确该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根据学业质量标准,选取需要涵盖的知识内容和认知范围确定监测细目表,为保证监测工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工具编制过程中需要抽取不同学校的优秀一线教师、教研组长和教研员一起对监测工具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监测工具尽量覆盖命题监测细目表。其次,要选取紧密关联监测内容的情景素材,其中情景素材主要来自社会现实问题情景、日常生活情景、科学探究情景和学生学习情景,重点是关注其真实性、适用性,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情景素材的呈现方式,对题目的难度做出合理的设定,确保问题情境要适合学情教情。 同时,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信心等因素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预试分析、专家审核、对工具的质量进行评估,确保监测工具符合教育测量学指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
学业质量监测的目的在于诊断改进教育教学,为此,麒麟区在曲靖市率先将大数据引入监测领域,引进先进的测量评价技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按照“监测分析-诊断反馈-研究指导”的工作思路,构建了“麒麟区学业质量监测平台”,明确了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制定了标准和规范,从工作原则、组织形式、工作程序、监测内容、结果运用等方面做了规范性界定,为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全区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业质量监测体系。
(三)加强监测队伍建设
素质优良的学业质量监测队伍是做好监测工作的前提,为建设麒麟区的学业质量监测队伍,教育行政部门选派人员先后参加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监测理念、方法与技术培训。组织教研员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监测技术与监测结果应用进行考察学习与交流。在全区遴选部分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组成学科兼职专家团队,形成麒麟區监测结果分析与应用的学科骨干力量,通过多种类型的专项培训和案例研讨,不断提高团队工作水平和能力。
二、强化监测结果的分析运用
(一)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学业质量监测能有效诊断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影响教育教学的相关因素,为区域和学校改进学科教育教学行为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将学生的学科监测数据、问卷调查情况与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能有效了解学生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能揭示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相关因素。监测结果的反馈,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审视和改进教育教学现状,对监测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有效措施,强化整改落实,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2018年的监测中,通过对小学数学监测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我们发现麒麟区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数学空间想象力存在一定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围绕学生阅读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提升,从教师备课方法、教学行为、作业设计、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等方面开展了认真研究,通过示范引领、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成果共享等形式,在区域层面上相继开展了“经典名著和古诗文阅读活动”“课本剧表演及口语交际活动”“基于真实情景的空间观念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等教研活动,在区级带动下,各校在校本教研中都切实加强了本校的学科教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质量管理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业质量监测,可以让学校在区域层面上以问题为导向,找准自己的“位子”,寻找突破的“口子”,不断完善本校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调动学校领导研究学情、分析教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校领导的教学诊断能力,积极探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方法,让本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通过科学合理的学业质量监测,唤醒教师自我诊断的意识,积极开展对教师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教学诊断,学校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审视分析,发现问题,自我追问,自我反思,改进实践,总结经验,学习成长,从而促进教师了教学诊断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广大教师转变以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复训练为主的应试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多年实践表明,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使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
(三)实现教育教学指导的精准性
传统的考试中教研员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学生考试的科目分数,由于总分过于粗糙,没有解释学生总分背后的不同知识能力结构,无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学科知识点、能力点的具体信息,难于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开展学业质量监测以来,通过严格科学的命题技术、编码技术和评分技术,以及信息化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的使用,实现了对学生监测结果的全样本的数据采集,可以详细的了解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为教研员的教学研究与指导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实证。改变了以往教研员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模糊判断,教学指导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教研员与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学科专家团队,从学科层面上挖掘数据信息,从数据信息中查找教学问题,并深入相关学校开展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调研和研判,结合教学行为和数据背景认真分析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及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学科教育教学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受学校和一线教师好评。
通过学业质量监测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更新了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推进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保障,在全区范围内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使用监测结果需注意的问题
监测结果能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领导和一线的教师供丰富详细的数据信息,但在结果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学业质量监测的意义和价值。监测的目的是促进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因此,要将监测结果用于实际工作改进中,充分发挥监测的诊断、指导、改进功能,避免利用监测报告结果对学校、学生进行排名。要指导学校、教师等充分理解监测结果的含义,不能利用监测结果给学校、教师施压,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改进教育教学上。
二是教研部门需要加强数据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掌握数据统计分析、推断分析的基本方法,努力提升数据素养,在对监测结果的研读中,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监测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探索。要综合分析区域、学校、学科的监测结果,而不是只关注某一个方面的结果,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相关因素。深入研究基于监测结果的教育教学改进方法,将数据实证和教学经验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改进方案,将由数据反应出的需要改进的方面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指导学校、教师深入推进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
三是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监督机制,对学校的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预期成效进行追踪监督,确保监测结果得到充分应用。8A0809EB-F4AF-4CD2-A258-41F977721F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