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艺(河南省漯河市):“硬闯防疫哨卡受伤不赔”是堂法治课。日前,北京市民吴某不按疫情防控规定出入小区,与保安发生争吵、撕扯。防疫志愿者崔某上前制止时,使吴某手掌受伤。吴某将志愿者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药费。法院审理认为,吴某应当对其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服从管理、不冷静处理问题的冲动行为承担全部责任,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为应对疫情,每个公民都有配合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的义务。志愿者为保障社区正常防疫秩序,对吴某的违规行为进行合理限度内的控制,主观上不具有过错和违法性,而吴某不理智、不服从小区物业管理的行为,才是本案发生冲突的关键和前提,法院因此作出上述判决。此案的警示意义在于,某些防疫措施可能给居民日常出行和行动自由带来不便,一些群众难免产生心理波动,但公众要科学调适心理,学会管理不良情绪,以实际行动理解支持防疫管理。相反,无视相关规定,将可能承担相应责任和处罚。
唐剑锋(山东省济南市):防疫也不能“任性”。日前,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王某,以一家理发店经营者未及时做核酸检测为由,进店手撕卫生许可证,引发关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文规定,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然而,有的人看到一些地方领导因放松防控丢了官而高度敏感,把“精准”忘到一边,“过度防控”轮番上演,不该封的区封了,不该关的服务业场所关了,不得擅自增加的疫情防控措施增加了。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验每个同志的思想作风、公仆意识、应对能力、法律意识、大局意识。疫情紧急不是权力“任性”的理由,不能光算个人得失账,更不能粗暴执法。越是防控形势严峻,越要依法办事,越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防疫理念,越要把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张涛(河南省漯河市):“天价白菜”顶格处罚的警示意义。最近,上海部分商家借疫情之机炒高肉蛋奶果蔬等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上海高岛屋百货公司将普通蔬菜进行分拣、包装,摇身一变成为精品蔬菜,价格扶摇直上,一棵白菜售价竟高达近80元,舆论哗然。上海市场监管局对其价格欺诈违法行为,给予50万元的顶格处罚。法律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眼下,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吃紧,为保证基本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的正常市场供应,相关部门曾发布意见,经营者若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幅度提高价格等行为,将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如今,市场监管部门对坐地起价、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商家进行顶格处罚,无疑具有警示和震慑意义,告诫商家引以为戒,切勿趁“疫”打劫。
李英锋(河北省滦南县):防范“流调型诈骗”需升级流调工作机制。流调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关乎防控效率和效果,具有一定强制性。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从中嗅出“骗机”,浑水摸鱼,冒充流调人员骗取民众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密码等信息,诱导民众转账。随着“流调型诈骗”案件增多,群众因为难辨真假,出現不配合电话流调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遏制“流调型诈骗”,需要公安部门加大打诈力度,从源头上降低民众混淆误认的风险,提醒民众增强防范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完善流调工作机制和流程,封堵流调工作漏洞,给流调内容划出边界和底线,设计流调规范用语、文明用语,增强流调工作的规范性、显著性、透明性,降低民众的甄别难度,在官方媒介公开参与流调的办公电话和私人手机号码,满足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责任编辑:黄明朗E3315ECF-8998-401B-AA15-E632E5D0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