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平
高海拔低山区(海拔高度1400米)如古县(北平)、汾西(佃平、勍香)、乡宁(尉庄)、蒲县(克城)及其同类型地区玉米生产普遍存在积温不足和无霜期偏短,在该区域常规露地种植中晚熟玉米品种往往不能正常成熟而影响产量。近10余年来,该区域农户为了解决种植玉米积温不足的问题,采用聚乙烯地膜穴播覆盖技术增加积温提高产量。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科研人员对该区域地膜穴播覆盖玉米存在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实现该区域玉米高效种植的两条途径,可为该区域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聚乙烯地膜穴播覆盖
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高海拔低山区聚乙烯地膜穴播覆盖玉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田地膜污染严重。该种植方式由于为膜上打孔,同时受玉米茬的影响,其基本无法回收,长期如此农事操作将对农田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成本高。该种植方式较常规玉米种植方式增加了额外的投资如购置地膜,铺膜过程投入,机械整地质量要求高(增加旋耕次数)。三是肥效低。该种植方式下,大部分农户均是在播种前撒施肥料后旋耕,不能做到肥料条施,影响肥料利用率。四是保墒效果差。部分农户在种植完成后,穴孔不覆土导致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五是易板结,不利出苗。部分农户在播种植完成后,穴孔覆土遇雨造成板结,严重影响出苗率;六是草害严重。该种植方式应用玉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由于地膜遮挡,对土壤封闭、已出杂草防除效果差;七是行距偏窄,通風透光差。大多农户应用宽80厘米地膜,膜的暴露面为60厘米,膜上穴播2行玉米,其行距约50~55厘米,造成通风透光差。
高海拔低山区玉米
高效高质量种植途径
高海拔低山区玉米的高效高质量种植途径主要包括改聚乙烯地膜穴播为露地穴播、改聚乙烯膜上穴播为膜侧穴播、改常规聚乙烯地膜为生物降解地膜。3条途径的核心是去地膜、降污染、增效益,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改聚乙烯地膜穴播为露地穴播 露地栽培关键技术是:选择早熟品种(如KWS9384),种植密度4 500~4 700株/亩(较常种植亩增加密度1 000株)、机械精播肥料条施、苗后茎叶除草剂防除杂草等。该项技术虽在个别年份可能会出现略有减产,但会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如地膜购置、铺膜过程、机械整地、人工除草等),其经济效益不会降低,更为关键的是实现了农田无污染。该项技术经2021年在蒲县克城示范,亩产可达600~650千克,经济效益较地膜覆盖方式可观。
(2)改聚乙烯膜上穴播为膜侧穴播 膜侧穴播关键技术是:在每条膜的两侧紧邻膜边各种植1行玉米(利用膜边际实现增温),选用中晚熟品种、种植密度3 500~3 800株/亩、机械精播肥料条施、苗后茎叶除草剂防除杂草等。该种植方式较地膜穴播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利于地膜回收。该种植方式由于地膜基本无损且玉米茬与膜不接触,因此,在玉米生长后期可以做到地膜回收。二是地膜保墒效果突出。由于地膜未有打孔,所盖条带土壤蒸发量小;三是除草效果好。该种植方式应用玉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只喷施膜侧,除草效果完全可等同于露地栽培。四是通风透光好。该种植方式种植行距约60厘米,为通风透光提供了保证,其缺点是增温效果不及地膜穴播,但未来随气温逐年升高,无霜期加长,基本可满足所需积温。
(3)改常规聚乙烯地膜为生物降解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玉米生产关键技术可参照膜侧穴播技术。该项技术同聚乙烯膜侧穴播技术相比是覆膜量大成本高,但其将是高海拔低山区地膜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是目前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海拔低山区广大农户应树立长远目标生产种植玉米,不可因近期(眼前利益)目标而不顾及耕地质量,如长期地膜不能回收所造成的污染将会使广大农户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