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对于吴门医派而言,近期是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机遇的多重叠加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 “十四五”时期的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苏州将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居民健康水平高、医疗服务水平高、公共卫生安全高、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健康中国典范城市;国家推进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苏州,苏州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医学中心……
当机会来临时,就必须抓住。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徐俊华评价:“这是传承、创新和发展吴门医派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在‘高原之上筑‘高峰。”
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发挥主阵地作用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今年苏州本地发生疫情至今,作为吴门医派传承发展主力军、主阵地,苏州市中医医院就充分发挥吴门医派治疗温病经验特色,组建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参与研究制定市级新冠肺炎中医预防与辨治方案,也多次选派中医专家参加武汉、扬州及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作用。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内涵,对推进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健康市民行动计划实施,传承和发展吴门医派传统特色,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医院推动中医医疗技术的开展,目前开展中医医疗技术共67种,“十三五”期间总计服务人次超百万;挖掘创新传统中医技术,抢救性保护传承“眼针”技术,新增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多项;自2019年先后在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神经外科、骨伤科等9个病区设立中医经典病房,实施27个中医优势经典病种,使用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共42个,中医内科经典病房饮片使用率达100%。
“中医药传承创新靠的是高素质人才。”徐俊华说。依托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骨干人才培养、引进专家团队等政策,市中医医院近年来进一步充实了医院人才队伍,包括新增省级名中医6名,依托临床专家团队引进项目、引进国医大师团队等,极大提升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承办的“苏州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苏州市吴门医派进修学院”项目致力于传承吴门医派的学术经验和中医临床技能,为苏州地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创新是最重要的驱动力。5年来,市中医医院共获得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江苏省科技厅课题项目。2021年,骨伤科科研项目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为苏州市属医疗机构的历史性突破。
在市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通过建设吴门医派传承产品平台,苏州市中医医院作为龙头单位,带动各类中医药资源,加强与中药生产企业的合作医药联动,共同研究、开发、生产具有吴门医派学术特色的中医药产品,形成经方制剂共享平台,推动发展吴门医派中医药产业。此外,吴门医派专项研究,吴医古籍和中医药博物馆的保护和利用,都在开展进行之中。
让吴门中医在
服务百姓健康中大显身手
吴门医派影响力、服务力的提升,与提升市民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率不无相关。近年来,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校园等活动,提供中医药特色体验项目,中医健康咨询及饮食指导,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中医药传统医学之旅”,定期在小学、幼儿园开设中医药科普课堂,把中医药文化孕育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孩子们的成长中。
中医药,因其特色优势,彰显了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转型的新趋势。中老年人是中医药服务需求较大的人群。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提示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基础疾病发病率高,中医治疗,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比较温和,疗效好,副作用小,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也比较符合老一辈人的消费习惯。
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属于中医所称的“未病”范畴,中医不仅擅治已病,更擅治未病。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防治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并且爱上中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众对健康事业的期盼,已从“治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而中医药服务体系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为一体,覆盖全生命周期,必将为健康苏州,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我们要满足千万苏城市民不断增长的中医药需求,让吴门中医在服务百姓健康中大显身手。”徐俊华说。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