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琳
【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释义】 本义是医生根據病人的病情开出药方。后来比喻针对问题的特点、性质,采取有效的措施。
【例句】 看病得先接受检查与诊视,否则医生如何对症下药?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个医生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基本都能药到病除。
有一天,州官倪寻和李延都病了,他们一起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的症状相同,都是头很疼,全身发热。华佗仔细诊断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倪寻和李延感到非常奇怪:“我们病情一样,吃的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
华佗看出了他们的疑问,问道:“生病前你们都做了什么?”
倪寻回忆说:“我昨天赴宴回来,就感到有点儿不舒服,今天就头疼发烧了。”
“我好像是昨天没盖好被子受凉了。”李延答道。
“那就对了。”华佗解释道,“倪寻是因为昨天饮食不对,内部伤食引起的头疼身热,应该通肠胃;而李延是因为外感风寒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应该发汗。病情不同,治疗的办法理应不一样才对啊!”
倪、李二人觉得华佗说得非常有道理,回去吃下不同的药,两人的病第二天就全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所反映的本质可能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
小贴士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编辑/皮小Y 美术设计/张文举
摘自《阅读(低年级)》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