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军委二局”:曾成功冒充蒋介石指挥国军

2022-07-04 01:15宋春丹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二局电报乌江

红军时期,中革军委二局曾多次成功破译国民党军的重要密报,使红军在长征途中数次绝处逢生。可以说,与国民党较量,红军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但在情报上却处于绝对优势。

二局“好脑袋”

1932年2月,红军强攻赣州。由于无法破译江西敌军所使用的“展密”,红军的无线电侦听基本失聪,敌人“忽然”多出来几个团,攻城的红三军团伤亡3000多人。军团长彭德怀大发雷霆:“谁谎报军情说是两个团!”

侦察科长曾希圣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此战之后,他开始组织力量破译敌军密码。彭德怀把红三军团优秀的报务员曹祥仁推荐到了总部。曹祥仁对密码破译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情,经常夜以继日连轴转,吃饭走路也沉浸在密码猜想中。1932年8月的宜黄之战胜利后,曾希圣等在一个军官的公文包中发现了国民党第九路军司令孙连仲发给守城部队的一份电报,其中有30多组密码已经附有汉字译文,使用的正是“展密”。

曾希圣中文功底好,曹祥仁熟悉敌报代码,二人根据已译单字,与不断侦收到的敌军“展密”电报相对照,前后猜字连结,不断假设推演,最终在一个多月后将“展密”全本贯通。展密一破,就立见奇功,军委对二局的作用更加重视。1933年5月,中革军委总参谋部成立了情报局,即二局,曾希圣任局长,曹祥仁担任增设的破译科科长。

三军团送来了曹祥仁,一军团则送来了另一个“好脑袋”邹毕兆。邹毕兆也是报务员出身,对摩尔斯明码背诵如流,能辨识对方发报的细微指法。当时二局分前后方,留在后方二局的破译员只有邹毕兆一个,他却很快打开局面,平均两天破一个敌方密码。

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向“极有功勋者”颁发红星奖章。这是红军的至高荣誉,获一等奖章的只有周恩来、朱德、林彪、彭德怀等数人,29岁的曾希圣被授予二等奖章,19岁的曹祥仁和18岁的邹毕兆被授予三等奖章。

一封假密电

长征期间,二局成为唯一的情报来源,工作一刻不能停息,只能采取接力式行军。

1935年1月7日,根据二局破译的电报,红军攻下了兵力空虚的遵义,在连月苦战后终于获得了难得的10天休整时间。15日至17日,历史性的遵义会议在遵义柏公馆召开。这期间,二局日夜守在机房里,既要锁定薛岳的中央军,又要盯牢各省军阀的电台,电台滴滴声如密雨。

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則要数南下途中的再渡乌江。红军要北上过长江,先要南下过乌江,而蒋介石已在黔西地区“张网兜鱼”。

二局获得的最新敌情显示,湘江南岸有三个师阻截,东边有湘军守备,北面有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吴奇伟纵队主力尾随追击。3月30日夜,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这新军事“三人团”与朱德、刘伯承、一局局长叶剑英、二局局长曾希圣、三局局长王诤等开会商议敌情。大家都认为,如果敌人发现红军渡河,南北夹击,红军将背水一战,其结果将比湘江之战更惨烈,而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北面。

这时,曾希圣提出了一条奇计:冒充蒋介石,给周浑元、吴奇伟发假电报。他的理由是,蒋介石经常越级指挥,此时坐镇贵阳,更是直接指挥。二局熟悉国民党中央军的密电程序和规律,他本人熟知蒋介石电文修辞与格式,曹祥仁熟悉敌军通用、专用两种密码,邹毕兆能熟练模仿对方发报惯用指法和节奏。大家都拍案叫绝。

回到二局后,曾希圣迅速草拟电文:“吉密。今据飞侦确证,匪以一股南向乌江佯动,而主力大部正加速西去。”电报要周、吴两部“星夜并程,限明日抵达泮水、新场”。新场距红军过河的渡口有上百里,掉头来追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他们一起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措辞,最后终于定稿。曹祥仁迅即将电文译成密码,邹毕兆坐在发报机前,手指灵巧地按动了电键。

3月31日,红军大部队从三个渡口顺利过江。二局破译的密电显示,此时周、吴两队正很“听话”地行进在去新场的路上。得知红军已渡乌江,蒋介石大为光火。这份假电报也未被识破。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高度评价二局:“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9.18 宋春丹/文)

猜你喜欢
二局电报乌江
再现长征中的军委二局传奇
又见乌江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120型控制阀二局减作用对制动缸压力影响研究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曹祥仁在延安军委二局
自刎乌江(二)
传“电报”
自刎乌江(一)
乌江,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