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印度裔企业高管比华裔高管多很多?这是北美华人常会谈到的职场问题。我只想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大问题。
有一次,我跟一位印度同事闲聊起他们的教育制度,发现中印教育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高考重压下的应试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过度强调分数与排名。然而,这位同事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点:印度中小学非常重视竞技类团队体育。
我之所以对这一点印象颇深,是因为我曾读到康奈尔大学发表的有关团队体育与领导力的研究。这个研究发现,美国高中生里参加竞技类团队体育项目(比如曲棍球、橄榄球、足球等)的人要比其他同龄人表现出更卓越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信,这种个性优势会贯穿他们的职场生涯。事实上,华尔街就招收了不少在校时参加团队体育运动的健将。
我在想,不只是团队体育,任何形式的团队合作训练(比如小组合作写报告、做项目等),都能强化与人共事的能力:与人合作、领导力等。团队合作能鍛炼人的多重能力,如沟通、领导、协商、执行、究责、激励、自律等等,每一项都是职场与人生进阶之必备。
很可惜的是,过去中国自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很少提供团队合作的必要训练。中国教育过分强调个人与个人的竞争,连体育考试也都只立足个人。从小升初到高考,每次升学都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惨烈,同桌的你也是考场上的敌。
这种氛围在高中尤甚,同学情谊间又杂糅着竞争情绪,明争暗斗是常态。正因为未经受过与他人合作的长期锻炼,刚入职场的中国毕业生会显得情商不足、缺乏能动性,心理与行为都要比美国与印度的同龄人稚嫩不少。并且,越是学霸越易出现这样的症状,自小因为成绩好而受人优待,抛开成绩砝码之后,他们反而不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分享。
印度同事最后跟我说,团队竞技让他们学会如何合力达成目标。他们深信,只有通过赋能他人,才能让自己更强大,毕竟,一个团队合力所能达成之事比个体之和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