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晟,叶琪,范浩章,王耐
(长庆实业集团五蛟西采油作业区,甘肃 庆阳 745607)
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地层压力以及储层原始状态的改变容易造成溢流和井涌,如果井控险情演化为井喷或井喷失控将是灾难性的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油气井报废、油气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石油企业和国家的形象。
井下作业的井控工作作为油田安全有效开发的前提,为保证低渗油田的井控效果,就需要对目前井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探讨合理的应对策略来提升井控管理水平,明确井控管理工作既是油田自身发展的大事,也是涉及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大事,做到“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集团**采油作业区位于**油气田**区块,该区块是**区域井控安全重点区块之一,井控风险较大,具体有[1]:(1)因为油田开发的需要,整个区块内注水井数量多、注水压力高、加密井数量多,与河床的距离较小,地下水分布比较多,且上部出水问题高;(2)上部地层结构承压性能较小,井深组成简单,处理检测风险时容易出现浸入速度快、压井难度高等问题;(3)钻井团队工作中,某个时期内出现了井喷着火事故,地层局部高压严重;(4)因为人们知识、技术、经验的缺失,造成人们井控意识薄弱。
通过五大因素的分析(表1),可发现其中管理因素占重中之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管理因素中的第7项 “井控工作监督检查制度不落实”,这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领导、干部井控工作不重视,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其次、忙起来不要”的思想→井控检查不重视、开工验收检查不全面不仔细→承包商及作业人员对井控工作敷衍了事→井喷事故的发生;目前随着长庆油田井下作业逐步市场化,油气水井的开发年限延长,地层压力以及井筒情况复杂多变,井下作业现场各项工序瞬息万变,而且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为井控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更高的挑战。
表1 引发井控事故的五大原因分析
通过近年10起井下作业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分析,主要原因可归纳为7类[2]:
(1)风险辨识及管控不到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所有事故发生都与风险识别不到位有关。
(2)属地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无论是承包商事故还是建设单位事故均应落实属地管理、直线责任。
(3)违章作业现象严重。有章不循,制度执行差,违章操作时有发生,甚至是习惯性违章。
(4)方案设计内容缺陷。方案设计是施工作业的依据,设计是风险识别与管控的源头,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5)特殊敏感时段升级管理不到位。事故在节假日、周末、冬季低温、汛期高温、夜间施工呈多发态势。
(6)员工岗位能力不匹配问题突出。员工培训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欠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大的隐患。
(7)操作规程不完善。岗位责任清单存在漏洞,部分操作规程缺失。
井控管理工作复杂性较高,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人、机、法、料、环”要素进行管理,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发布管理制度、配置设备、做好材料与环境监控管理等,以实现井控管理效果的提高。
不断完善井控设备,全体人员具备较高井控意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井喷事故处理能力,结合管理需要完善井控制度、加强井控设备管理、加大井控检查监督力度、强化员工培训和提高井控技术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现场井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集团在井控管理方面始终牢固树立油田公司“井控为天、井控为先、井控为重”的理念,严格落实油田公司、工程监督处的各项管理要求,**集团地质工艺研究所根据井控管理要求,修订了《**集团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集团井下作业工序管理违约处罚实施细则》及各类报表附件,共计8份;作业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井控管理层级制度,生产技术室制定了《**作业区井控工作领导小组》,修订了《**采油作业区井下作业市场化队伍管理实施细则》,井控管理严抓三级考核,促进属地管理、两级监督、作业队伍及承包商四个层面落实责任,建立PDCA闭环管理模式;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实施七级责任清单制;为全区的井控管理形成体系化,使全员从思想上建立起井控工作的责任心和赋予的使命感。
图1 区块井控管理七级责任清单制
坚决杜绝井控工作“讲起来重要、干起来其次、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认真按照集团公司四查(查思想、查技术、查管理、查纪律)要求,围绕 “夯实基础、管理升级”工作主题,严守“四条红线”,落实“六项较大风险”管控要求,持续深化井下作业井控管理体系,从制度、装备、设计、监督、培训、应急等方面持续开展井控隐患排查工作,对标对表抓好现场问题整改,努力消除井控风险隐患,全面提升施工作业安全水平,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1)有较高管理意识,完善井控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全体员工井控管理意识,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配置相关人员,形成完善管理网络,尤其是井控管理部门和人员,确定人员管理责任和义务,逐层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建设完善的井控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井控管理效果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坚决执行“三低”油气田的井控工作。根据需要进行“三高井”的管理,保证井控工作顺利进行,坚决执行“三低”油气田以及老区井控工作。工作人员做好岗位管理,如果存在溢流情况,应该做好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发生井喷事故问题。
(3)做好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水平。严格落实设计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保证井控管理顺利的实施,并且对现场进行跟踪管理,掌握相关数据信息,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4)做好井控培训工作,提升人员工作水平。当前井下市场化不断发展,人员素质低、能力不足等问题要逐步解决,采取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措施,提升人们的井控意识与技术水平。
(5)重视技术演练,促进实践能力提升。防喷演习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落实到实处,做好各项井控紧急情况的演练,发生事故问题,能够积极应对,消除事故影响,确保生产安全性。
(6)落实井控管理,保持工作积极性。选择科学合理的井控设备,发布完善、科学、合理的井控措施,保证井控达到安全性要求,还能够及时发现与保护油气层,保证井控工作顺利实施,油气生产安全性满足要求。
(7)加强井控风险评估,完善井控管理体系。结合不同地质、油藏以及环境等要素,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展开全面的井控风险评估,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发布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证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8)使用先进科学技术,保证管理顺利实施。对于现场进行合理策划分析,组织生产顺利进行,处理好安全、效益的关系。分析了解井控生产各种安全隐患与事故问题,有效提升井控意识水平,禁止存在盲目缩短工期而引发的不安全事故,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速度,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之,井控工作是石油企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系统管理工程,需要建设方与施工方密切合作,在制度、管理、人员、设备、监督等各方面同频共振、齐抓共管,构建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使“井控为天、井控为先、井控为重”的理念深入人心,贯彻落实“警钟长鸣、分级管理、强化监管、常抓不懈、绝无一失”的井控工作方针,强化“超前预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控”的井控意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确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