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科课堂模型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思考

2022-07-04 07:43刁小东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阿长学科技能

刁小东

“学科课堂模型”是有别于“教学模式”的一个概念,着重于提炼学科课堂的关键要素,尤其是“目标、思维、技能”三大要素。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达到“目标可达、思维可视、技能可练”的要求,构建课堂的基本模型,形成有效的操作流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与技能。下面,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进行说明。

一、目标可达:两符合+两规范+两匹配

教学目标分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与教学直接关联的是课时教学目标。部分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的认识与设计存在问题,教学目标经常成了教案中的一个摆设,虽然放在开头,看似很重要,实则可有可无。要在课堂上实现“目标可达”是相当困难的,难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控制教学质量,而要实现学教评一体化则更难。

要实现“目标可达”,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需要遵循“两符合、两规范、两匹配”(“三个两”)的要求。

“两符合”是指课时教学目标设定要“符合课标要求和单元主题要素,符合班级学情”。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学科教学设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大原则;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具体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是对标准的细化,进行课时教学时,要将两者落实到每篇课文、每个课时的教学中,即要在课时教学目标中确定下来,不应随意增减。同时,拟定课时教学目标也要考虑班级的实际学情,教读时有所侧重,有所详略。

“两规范”是指“课时教学目标表述的文字句式要规范,课时教学目標的呈现与反馈要规范”。课时教学目标表述时,要尽可能用“手段+任务+目标”的句式,将向来比较简略地表述的“教学目标”细化为更具体的“学习目标”,即使没有教师解读,学生也能通过看目标明白本节课要用什么学习手段,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以及要达到怎样的学习要求。课堂开始时,要有专门的课时教学目标呈现环节,带着目标开始教与学;课堂结束前,要有专门的目标实现与否的反馈环节,与开头的目标呈现形成一个教学闭环。

“两匹配”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与课时教学目标高度匹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与课时教学目标相匹配。要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与目标相匹配,教学过程应是落实课时教学目标要求的过程。同样,课堂上的练习、课后布置的作业也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需用3个课时,除了常规的生字词、语句品读等教学目标之外,每个课时要围绕一个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目标。某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设计了如下课时教学目标:

1. 从标题和详略安排把握文章的写作重点;

2. 抓住典型细节,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

3. 转换叙事视角,抓住结尾抒情句,体会作者对阿长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对照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三个两”的要求来审视这几个目标的设计,这三个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和单元主题”。第三单元要学习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但在表述上,语言过于简略,学生看了这些目标,并不能准确把握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也难于理解要达到什么标准。另,“把握文章的写作重点”应改为“把握文章重点”,“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应改为“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

课时教学目标是每节课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路线图”,学生看了目标,就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因此,需要将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概括成“通过XX教学手段+完成XX学习任务+达到XX目标”这一基本格式,以清晰地表述该课时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按这一格式,本课的课时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

1. 通过限时默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学会从标题和详略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2. 通过精读文中的典型细节和开头结尾句、反复句等关键句,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 通过文中描写“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语句,揣摩文中“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个视角的不同之处,了解回忆性散文“时空交错”的写作特点。

二、思维可视:主问题——问题链——逻辑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方法与训练学科技能的过程。“思维可视”是指课堂教学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过程,在课堂上实现思维可视化,是课堂教学改革最核心的任务之一,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课堂所学知识要有逻辑,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分析解读,形成清晰的学科知识脉络和学科素养系列,发掘出能够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知识点、教学点和训练点;二是教师的讲授要有逻辑,要有清晰的教学思维过程,既给学生讲解清楚了问题,也能够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三是学生的表达要有逻辑,能够清晰准确、有理有据、多角度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思考过程与思维结果。

在课堂实际操作中,达到思维可视的主要手段是围绕课时教学目标画出思维导图和设计教学环节“主问题”。画思维导图主要是理清知识脉络,从书面表达上“看见”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这里不作详述。设计教学环节“主问题”则着重从口头表达上“看见”学生的思考过程,通常的操作是: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主问题”,在“主问题”引导下形成“问题链”,解决“问题链”的过程就是实现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设计“主问题”的方法,主要依据课时教学目标的内容,参考课文后的“思考探究”类问题,结合教师教学风格和班级实际学情进行设计。以《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为例,围绕上面的三个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如下三个主问题:

1. 默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阿长详写了哪些事情,略写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2. 找出并分析文中有关阿长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怎么样的人?并结合《朝花夕拾》一书中其他文章描写阿长的相关片断,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3. 分别找出文中有关作者“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围绕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设问要有一定的深度,例如第1问,问“详写略写了哪些事情”,比直接问“写了哪些事情”,难度提高了一个层级,学生不仅要概括出事情,还要分清这些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还要思考“这些事情与题目的关系”,难度又升了一个层级。设问还要有一定的角度,不能直问直答,例如第3问,这一问是为了学习回忆性散文“时空交错”的写作特点,但不直接问,而是问作者在成年写作时和童年时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从中理解回忆性散文在叙事上交相错杂、情感上不断变化的写作特点。

“主问题”的设问要有一定的广度,例如第2问,通过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结合《朝花夕拾》一书中其他文章描写阿长的相关片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引导学生从全书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人物对作者的影响。

在“主问题”引导下进行教学时,因“主问题”难度较大、角度较宽,要设计几个相对“浅”的问题组成“问题链”进行教学,例如第3问,可形成两个“小问题”:(1)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2)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主问题”拆解成“问题链”,既有利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也能让其形成思考、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三、技能可练:个人自学——分组训练——全班展示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技能的过程。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课堂,更是训练学科技能的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学科技能训练,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参与人数少,不能达到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二是训练时间短,教师急于讲完教学内容,很难充分展开训练;三是训练强度低或有效性低。为解决这几个问题,实现真正的“技能可练”,就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既是解决教学“主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科技能训练的过程。以《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过程为例,上面已经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了三个“主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流程应设计成“个人自学——分组训练——全班展示”三个环节。

“個人自学”就是在教师提出了问题或学习任务之后,必须有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段,自己找答案,独自思考,形成初步答案。“分组训练”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结合问题,除了进行讨论,更主要的是由能力较强的组长进行讲解和分析,然后让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复述,再让能力中等的学生进行补充,整个过程,既是为“主问题”找答案,也是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过程,让人人都有“说”的机会。“全班展示”就是由小组推荐人选在全班展示问题答案,以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声量适中的答案展示过程,让大家清晰地“看见”他个人或全组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均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学科技能。“个人自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组训练”环节,让人人都能参与,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发挥出“小老师”的作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能跟着学习;“全班展示”既能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也能对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形成共识、解除疑惑。教学过程是围绕“主问题”开展学科技能训练的过程,而“主问题”是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科技能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匹配,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教学闭环。

注:本文系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资助课题“基于学区教研一体化的学科课堂模型构建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DGH202001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猜你喜欢
阿长学科技能
高级技能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铁阿长过生日
阿长买《山海经》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