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明
依据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命题规律,可以预测,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仍将继续高举“立德树人”这面大旗,进一步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凸显价值引领功能; 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紧扣社会热点、焦点等选择材料,命制试题。通过高考,引领考生关心国家大事,牢记使命担当;培养意志品质,健康成长成才。2022年高考作文在考查的主题方向和命题材料的选择上,会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备考核心关键词一:大国小家
素材引领
(1)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突然猛烈喷发。在汤加做生意的朱健雄给妻子李女士发送了一条信息后,就失联了。李女士感到无比担心。两天后,通过媒体的牵线,李女士提交了朱先生的身份资料,短短两个小时内便收到了中国驻汤加大使馆的电话。大使馆确认朱先生安全无恙,通过卫星电话和李女士报平安。当得知丈夫平安的消息时,李女士终于放下心。她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收集个人信息到核实再到报平安,这真的是中国速度。很骄傲生活在五星红旗下,有国家的后盾,心是安的。
(2)2021年6 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渡江英雄”马毛姐,年仅14岁参加“渡江突击队”,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共产党员艾爱国,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最终攻克了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张桂梅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勋章献给“最亮的星”,致敬功勋、礼赞英雄,这是对百年党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为了续写更加绚烂的光荣与梦想。
材料解读:这两则材料蕴含的话题较多,其核心内容是“大国小家”,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绝佳素材。材料(1)的写作角度有:国家富强,人民才有尊严;国家是人民最坚强的后盾;国家给人民的安全感,从未迟到。材料(2)的写作角度有:为国家献身,永垂史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缅怀先烈,勇敢接棒;向英雄学习,建功立业新时代。
备考攻略:2022年,恰值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青年运动,引导一代代年轻人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让一代代年轻人深刻理解了爱国情怀。因此,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便成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鲜明主题。
关心国家大事,挖掘热点素材,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即用“火眼金睛”去捕捉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人与事,进而思考并筛选出蕴含“爱国”情怀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反复咀嚼体味,从中提炼出若干立意角度。
备考核心关键词二:青春风华
众所周知,“作文”的目的是启迪人们如何“做人”,这就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所言的“文所以载道也”。高考作文更是如此。仅从2021年高考作文试题来看,全国乙卷“理想、修养、行动”、新高考I 卷“强者与弱者”、新高考II 卷“写‘人’与做‘人’”、北京卷“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对‘我’的启发”、上海卷“时间的沉淀与事物的价值”等,都是为了体现“育人”的功能而设计,这样的真题不胜枚举。
素材引领
(1)2021年9月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邢益凡。邢益凡18岁,但体重仅有18公斤。6个月大时,邢益凡被确诊为LAMA2相关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渐冻症的一种),无法站立、行走。因为严重脊柱畸形,一节课他最多能坚持坐着听30分钟,剩下15分钟只能躺着。但凭着一股钻劲、韧劲,他最終以645分的高考成绩被北航录取。邢益凡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他说:“疾病能禁锢我的身体,但阻挡不了我求知的渴望和报国的信心。”
(2)2021年7 月21日,鸿星尔克紧急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热心网友发现,这家身处困境、连续多年亏损的体育用品公司捐出高额物资竟然都没有宣传一下。由于被鸿星尔克的爱心所感动,数百万网友涌入鸿星尔克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蜂拥“扫货”,4天的销售额超过2亿元,鸿星尔克一夜之间“出圈”。
材料解读:这两则材料的主体不同,一个是个人,一个是企业, 但其中蕴含的旨意相同——教给人们身处逆境时,如何直面不幸与挫折,“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体现自身的价值。邢益凡“小人”成就“大事”,给人诸多启发:自强不息是一种信仰,哪怕抽到一手烂牌却依然可以笑着逆袭;乐观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星空;梦想是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信心不灭,报国有门;天道酬勤。从鸿星尔克的慷慨之举中,可以提炼出“大爱无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爱心传递”“患难见真情”等诸多写作角度。
备考攻略:关于“青春风华”的高考作文题目,往往选择贴近考生实际的人和事,让考生在感受的过程中体会,在体会的过程中升华,进而引申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阐发出普通而深刻的道理。每一个人物,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特征;每一种特征,都代表真实的生活。写作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具体的人和事背后的思想内涵,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备考核心关键词三:中华文脉
“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近年来在高考作文试题中频频出现,意在引导考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中国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它凭借其巨大的魅力,强烈地影响了周边各国的文化。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汉字、汉服、中国建筑样式、中国饮食等在其他国家时时可见。然而,近些年来,人们逐渐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陷入文化迷失,传统文化似乎渐渐成为记忆中的历史。对此,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
素材引领
(1)河南卫视继年初推出《唐宫夜宴》后,又一“爆款”出圈,一段不到两分钟的水下中国风舞蹈视频《洛神水赋》赢得无数点赞。《洛神水赋》的创作灵感来自曹植的辞赋《洛神赋》,舞蹈表现端午拴五彩线祈福习俗。主创人员认真研读原著,依四六骈文的铺排创意,学习、借鉴了舞蹈里飞天的动作,通过水下舞蹈的方式,打造了一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洛袖水赋》打通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其他国家网民的理解障碍,许多外国网友评论称:“中国五千年文化让这次演出非同寻常地优雅,并在类似的表演中独树一帜。”
(2)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各式汉服、头戴传统头饰,出现在国内外大街小巷,这个原本小众的爱好借着互联网的力量,为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破圈带来更大契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民众对本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也随之快速升温。汉服仿佛成了“传统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寄托了年轻人对民族审美的自信,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材料解读:两则素材的核心内容都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洛神水赋》之所以赢得无数点赞,主要原因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中国;让传统文化走进现实生活,走向世界;对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和大胆创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材料(2)的主要立意角度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更要创新;抛却流量的庸俗,彰显文化的魅力;让文化传承成为一种时尚。
备考攻略:备考时,首先要明确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前者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传统节日、民族戏剧、传统服饰等;后者如尊老爱幼的家庭规范传统、与人为善的社会处世传统、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传统、艰苦磨练的成长成才传统、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价值传统等。
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写作文时,可以列举我们曾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从灿烂到没落,再到当下的弘扬与传承,对濒临流失的文化产生思考:“我们走得太远,却忘记为什么而出发。”考生可通过深刻、凝练的思辨,阐述“抛弃传统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
其次,要树立科学理念,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无法完全合乎时代要求的,要善于继承,还要敢于批判,勇于创新。写作时,要化虚为实,以具体的文化形态为例,扎实地展开阐释,充分体现思辨色彩。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