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命名大揭秘

2022-07-03 20:24:28
关键词:织绣器形编目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橱窗,也是现代人的精神殿堂。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去参观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同学们,逛博物馆时,你们有没有发现有许多不认识的字,如簋、卣、罍、鬲等这些平时见不到几次的生僻字,然而,还有些文物的名字中,即使每个字都认识却也不会念,这是为什么呢?本期小编姐姐带大家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命名原则:“观其名而知其貌”

文物的定名與分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便于文物管理和编目,文物定名应科学、准确、规范,做到“观其名而知其貌”。其目的是能正确反映文物的特征,方便检索。

一般来说,文物定名的通用格式为年代+特征+通称。如东汉黄釉陶狗。

年代:制造年代或使用年代。

特征:指文物的地域、工艺技法、纹饰、形态质地等。

通称:器形或用途。

有些文物,自带“姓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物,自带“姓名”。部分文物本身有题记或铭文,那么,在给文物命名时,可以据此命名。如后母戊鼎,鼎的内腹部铸有“后母戊”三字,后期命名时直接为“后母戊鼎”。

文物命名为啥要那么长?

当我们在逛博物馆时,会发现有的文物名字非常的长,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读起来却一头雾水。这是因为我国的文物非常多,如果文物的名字中信息太过简单,可能会出现大型的撞名现场。所以,为了方便编目和辨别,避免雷同,一些更细节的特征也要加在名字里。比如,织绣类文物在命名中往往会加入质地、工艺、纹饰内容等信息;器物类的命名中会加入器形特征和形制。如果多种花纹在一件文物上共存,如内壁、外壁花纹不同,文件命名中也会分别指出,因此,文物的名字就变得越来越长。

织绣类代表:

清同治蓝绸地平金五彩绣海水江崖九团龙兽皮里长袍。

器物类代表: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除了名字很长的文物外,博物馆内还有名字很短的文物,如毛公鼎、水晶杯、四羊方尊,它们的名字虽短,但意味着文物可能是极其稀有的孤品。无论文物名字是长,还是短,它们可都是我们的国宝重器,我们一定守护好文物。

同学们,关于文物是如何命名的,你们了解了吗?下次,和家人们去博物馆时,你们也可以作为小小的讲解员,为家人们讲解文物的年代、特征了呢!

(图文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织绣器形编目
“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览
幼儿美术(2022年2期)2022-07-19 09:38:05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艺术品鉴(2022年15期)2022-06-10 07:42:42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6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1:01
左右江石器时代水冲石器常见器形介绍
宝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1
东正,与织绣拍卖同成长
收藏·拍卖(2017年5期)2017-05-19 01:24:24
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7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全国新书目(2009年8期)2009-05-22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