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火种,进步的阶梯

2022-07-03 20:27冷春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书本示例书籍

冷春峰

央视大型纪录片《读书的力量》,从文明、精神、人生、强国四个层面,对“读书的力量”这一伟大主题展开千年纵深与全球视野的发掘与展现,还原了人类通过书籍改变命运的文明史诗。

节目呈现

文明根脉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在文字出现的同时,文字的载体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从最早的龟甲兽骨、钟鼎到竹简、木牍、帛书、锦书,直到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才找到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书写材料。

由于纸张的便捷和廉价,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人工抄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印刷技术应运而生。一开始人们使用雕版印刷,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400年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并制成了简单的印刷机,开创了近代印刷术的先河。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脱颖而出,人类宝贵的经验教训以及精神财富才得以传承和传播。

运用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了书籍,人类文明才会如物质的蓄积一般渐渐变得丰厚;有了书籍,后人才可以轻松承继前人的精神遗产,就像接力运动员一样在前人累积的高度上继续攀登;有了书籍,才可以让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变成全人类的财富。

精神底色

数千年前,尚未“一体化”的地球上诞生了三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三位巨人没有留下自己亲笔撰写的著作,而承载他们思想观念的书籍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记录孔子思想的《论语》、记录苏格拉底思想行为的《对话录》和描述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可以说,那些及时记录他们思想言行的学生和门徒与这些巨人具有着同等伟大的文明贡献,没有他们以书籍的形态及时传承,伟大的思想和人格就可能昙花一现,文明的火种就可能再一次熄灭。

运用示例:“文化背景差异”是民族之间的核心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源于多年前不同地区的思想巨人留下的精神瑰宝对本民族的巨大影响。譬如中国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罗马帝国的耶穌,其思想对本民族精神的形成造成了难以逆转的影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上的封闭格局会被打破,但文化差异的因子已深深烙在民族潜意识中,难以改变。

书写人生

在中国,通过读书塑造的“智慧家族”在历史的星空中光辉闪烁。如戎马一生的钱镠,深知“子孙虽愚,书不可不读”,临终前留下一部《钱氏家训》,勉励后人发愤读书。钱氏子孙不负众望,近代更是人才井喷,出了“一个诺奖,两位外交家,三大科学家,四个国学大师,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以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

运用示例:如果要寻找出一条改变命运的捷径,那就是读书。中国的科举制度一直饱受诟病,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客观上促进了“全民读书”,不管这种读书是怀着什么动机,至少它让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一直秉持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就像兴起于唐末的江南钱氏家族,历朝历代,人才辈出,蔚为大观。而能成此盛景,全赖读书之功。

全民阅读

文化是国家的生命线,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读书不仅关乎个人修身养性,更关系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

那些最基层的文化传播者与守望者,比如自掏腰包、亲自淘书办起乡村阅览室的退休老者;那些立志“想看看自己能够走多远”的追梦人,比如将搭乘地铁的无聊时光变为阅读时间的上班族……他们展现的正是文明中国一个个闪光的路标。而一个民族复兴最为基础也最为核心的凭依,就是读书的力量。

运用示例:一座城市的现代文明何以体现?不是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不是飙升的经济指数,不是豪车的往来穿梭……而是有像位于深圳市中心的“深圳书城”那样的一个能一年四季为阅读者提供自由阅读的地方。阅读者可以在书桌边正襟危坐,可以坐在地板上随意浏览,可以站在书架前随手翻阅,可以带本笔记本信手摘抄……这里,才是与文明最接近的地方。

连线考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黑塞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书籍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

我阅故我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郭婧

赫尔曼·黑塞有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书简一卷,自不能许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油印一版,也不能佑我风止雨歇,五谷丰登;但当我的手指摩挲过书页,感受它对我灵魂轻柔的抚摸时,我才真正理解“我之所在”,我才能真正成为庞大精神坐标系中那个唯一的我。

一个人,像一块天地初分时的石头,等万般知识经过了他,千般书卷叩问了他,他便能剥开蒙昧,有了存在的“自觉”。若无书本供给我们众多素材与案例,我们何以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何以培育自己的世界观?若无书本众多角度的引领与梳理,我们何以养成科学成熟的思维方式?若无书本跨越时间空间的阐发与启迪,我们何以从更高的角度俯瞰生命全景与浮世万象?

读唐诗宋词,可以加深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美学的体悟;观苦难纪实文学,可以激励我们以直面死亡的勇气来填充生存意志的虚弱;品幽默现实小说,可以让我们于欢乐中洞见世俗真相……在阅读中,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破茧化蝶,感受着人格日渐健全,与思维的日臻完善。如春笋拔节,如稚鹰出巢,我们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充实自己。

有时我们难免陷入世俗纷扰、泥沙俱下的时代漩涡中,这时的我们便担忧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别怕,“水手不能辨识北方,但他应当知道,磁针能够做到这一点。”诗人海涅也说:“文学史是一个硕大停尸场,每个人都在那儿寻找自己亲爱的死者,或亡故的兄弟。”不错,书本里永远地活着我们命定的弟兄,循循善诱的导师,慈爱悲悯的母亲……只要我一天还在阅读,他们便一天真切地存在于我的生活中,伴我跌跌撞撞走过重重山水,追寻我的青鸟。曾记得我有许多时刻——崩溃大哭的时刻,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的时刻,一腔热血却撞上南墙的时刻……好在他们出现了,有清醒独立的大卫,永不言弃的圣地亚哥,苦难中淬炼钢铁意志的保尔……用不着言语,他们的一次凝视或许就能让我劈开黑暗,拽出千百个躲藏的自我,重新踏上征途。

其实,又何止是成为我自己?在阅读的旅途中,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打上精神烙印。我曾以为我不是他们,可当我合上书页的刹那,我顿悟我就是他们——就好似一滴水汇入海洋,我们终将难舍难分。他们是谁?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是贵族出走者托尔斯泰,是清洁而神性的尼采,冷静细致的柯南·道尔……酿一页墨色入酒,全身便沾染了独特的芬芳。以文字为媒介,这些文学巨匠穿越时空风尘仆仆赶来,与我促膝长谈,他们的人格便也融入我的灵魂。他们在每一个读者身上重生,他们在我身上重生。在这场思维交互的狂欢中,我是我自己,也不仅是我自己。

从成为自己到坚定自己,再到超越自己,书本是我们最坚实的基石。哪怕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片寂静,也远胜于混沌的虚无。

书本之于我,正如玫瑰之于夜莺,艳阳之于夏花,极光之于诗人……

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说,“我怎么能制止我的灵魂,让它不向你的灵魂接触?我怎能让它越过你,向着其它的事物?”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书本示例书籍
玩转书本
鲁迅与“书籍代购”
打开书本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