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成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个作品收获大量点赞:一位教数学的音乐老师,弹奏着一把老旧的吉他,40位彝族女孩席地而坐,唱着原创的童谣,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没有复杂的和声,没有华丽的技巧,有的只是孩子们清澈的童声、明朗的笑容。许多听众表示,孩子们的歌声打破了歌词语言的隔阂,感染了自己。她們的歌声治愈了无数人,被称为“大山深处的天籁之声”。
妞妞合唱团的成员都来自大凉山普格县大槽乡中心校。指导老师吉布小龙是一位有着音乐梦的乡村教师,一人兼教数学、音乐、体育等多个科目,女孩们大都是普格县的留守儿童,团名“妞妞”则源于当地对未成年女孩的称呼。学校在群山之间,绵延的山脉阻隔了外面的世界,也一度圈定了女孩们的人生轨迹: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不得不早早独立;起早摸黑翻山越岭上学,年纪轻轻就要挑起家里农活的重担;等到成年,便早早出嫁,生活重心转移到新的家庭……在吉布小龙看来,“这些女孩就像天上的那些云、草地上的蒲公英,被风吹来吹去”。原本这40位女孩也可能就此度过一生,幸运的是,她们遇到了音乐。
文本解读
角度一:音乐教育是某种意义上真正的教育。
也许吉布小龙创立合唱团的初衷只是想用音乐丰富一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合唱团,随着与孩子们唱歌的时间越来越多,合唱团对孩子们的意义也越来越大。比如说,孩子们压抑内敛的情绪有了宣泄的出口;原本遵照父母安排生活的女孩,意识到自己“喜欢音乐”“想唱歌”,可以勇敢地向父母倾诉梦想;以前从未想过未来的女孩,第一次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考大学、找工作、和喜欢的人构筑家庭、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歌声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开阔。
角度二:歌声的背后是暖心的政策。
妞妞合唱团,让大凉山里这一群小姑娘,被山外的世界看见了。音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社交媒体打开了他们通往世界的新渠道。这些变化,离不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各类资源的投入。控辍保学政策让这些孩子能够步入校园,资金投入让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教师的流入带来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层层保障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让大山深处传来自由的歌声,让贫瘠的土地也能盛放鲜艳的色彩。
角度三:乡村教育还需要汇聚更多力量。
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已经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更公平的教育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山外世界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缺乏,吉布小龙一人兼教多个科目,很是不易;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仍然存在,自然还有更多有天赋的孩子,没能找到合适的舞台……要让更多孩子拥有梦想和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乡村教育还需汇聚更多力量。
角度四:短视频助力山村飞翔。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创新内容展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具有移动化、易创作、微记录、可视化、轻传播、社交化等特点,因而传播的话语权也就下放到了普通用户,吉布小龙借助短视频让很多人知晓了妞妞合唱团,就是这一特点的一个明证。而妞妞合唱团的走红更昭示了一个趋向:短视频的尽头是乡村。乡村的教育、经济的提振、农民的精神滋补都可在短视频这里获得一些有效的方案,一如人民网近期发布的《短视频支农兴农创新发展报告》中的结论: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短视频支农兴农事业前景广阔。
运用示例:在简陋的音乐教室里,在山顶的云层旁边,也在那些短视频里,她们唱歌。吉布小龙希望通过原创儿歌,让她们找到自己的声音,学会独立和勇敢。这是更高意义上的教育。那些曾经的梦想生根发芽,在泥泞中长成新的种子。歌唱也为这些女孩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通过抖音,她们被外界关注,自我和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吉布小龙最大的梦想是带着学生们做出更好的音乐。他和负责编曲的老师阿吾优发还在攒钱买录音设备,将宿舍的一半空间改造成简易工作室。他们捕捉了很多原始的声音,比如每天早上的鸡鸣,黑猪和鸭子的叫声,将其融入妞妞们唱歌的前奏里。他们希望用抖音将大山里的这些天籁记录下来,带着孩子们的歌声和希望,向更辽阔的世界走去。——金建国,中国网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