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少儿社两教剥离后的自主发展探索

2022-07-03 15:52邓捷
文化产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辅图书教材

邓捷

拥有教材教辅出版资质的地方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少儿社”)经济收入稳定,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少儿社本以编辑、发行少儿读物产品为主业,若以经济利润进行考核,最好排除其中的教材教辅产品,否则会产生利润泡沫。此类少儿社的产品规模和产品结构基本都在向教材教辅偏移,整体出版结构严重失衡。在每年的书号申领中,本版类少儿读物反而成了点缀。这些少儿社姓“教”还是姓“少”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随着国家对教材教辅生产的收紧以及书号管理的愈加严格,少儿社的经济根基受到动摇,它们的发展进入“寒冬”期。

少儿社剥离两教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进入黄金时代。少儿出版成为整个出版业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板块,成为拉动并提升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领涨力量。具有教材教辅出版资质的少儿社依靠政策优势为自身发展积累了较为厚实的经济基础,但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材教辅出版发行正在逐步收紧,少儿社去教辅教材出版已势在必行。

适应政策调整的需要

在少儿出版的黄金时代,一些区位优良、理念先进的少儿社通过自主研发与海外引进很快积累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还有一些地方少儿社在这一时期借助政策调控在教材教辅发行上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事实上,教材教辅并不能作为少儿社发展的主业,若一直依赖教材教辅出版,反而会错过市场机遇期,甚至会动摇根基。随着新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中高考的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地,这块教育蛋糕正在被重新切分。当下,国家对教材教辅出版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少儿社剥离教材教辅,甚至零教材教辅的趋势已经形成。

优化板块结构的需要

教材教辅是少儿读物的一类特殊品种,可作为阶段内快速积累经济基础的重要途径,但长期发展势必会造成出版结构严重失衡。出版结构的失衡将影响编辑队伍的建设和作者资源的开发,一些图书选题也缺少足够的资金扶持,只能依靠作者和编辑自己的努力。少儿社只有打破现有结构,加大对主业的关注和投入,才能更好、更快地度过调整期。

集团资源整合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各省相继组建出版集团,教材教辅出版是出版集团的重要经济来源。为避免出版资源浪费,出版集团根据发展规划将这一优质资源划分给不同的出版单位。以山西为例,小学阶段的教材教辅出版由希望出版社负责,中学阶段的教材教辅出版由山西教育出版社负责,其他出版单位可根据资质要求出版少量的地方性教育产品,集团应对同质化选题进行严格把控。当前,为激发出版单位内生动力,提升本版图书影响力,集团对教材教辅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教育社对少儿社及其他各家出版社现有的教材教辅品种进行集中整合,同时各出版社将失去教材教辅选题的申报资格。这种教材教辅出版剥离的情况已出现在广东、四川等省份,各省整合出版资源的脚步将越来越快,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少儿社剥离两教后的现实困境

如果一个少儿社以教材教辅出版为主,那么当“剥离教材教辅”不再成为空喊的口号时,就会发生重大变革,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利润的下滑。少儿社将面临关于人员、部门、出书规模、书号、出版板块等方面的困境。在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少儿社需要依靠原有经济基础继续前行。

编辑力量不强

少儿社本身人员编制并不多,但教材教辅编辑的比重却不低。教材教辅编辑和本版图书编辑虽然都是编辑,同样具备编辑的基本能力,但出版领域的变化相当于跨界,他们需要重新认识本版图书,积累相关编辑经验,而这些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本版图书编辑而言,因为受益于教材教辅板块带来的经济效益,他们长期以来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创新能力和进取意识也在不断减弱。教材教辅的收回,不仅是对少儿社经济基础的挑战,更给编辑带来了职业生存压力。

作者资源匮乏

长期处于舒适的状态,就像温水煮青蛙,教材教辅的剥离就像温水烧开前加的最后一把干柴。剥离教材教辅后,编辑们将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开始为生存担忧。优秀的图书是少儿社发展的根本,而优质的作者是灌溉编辑职业生命的泉水。在教材教辅剥离后,本版图书的价值被突然放大,它的变现能力成为责任编辑关注的第一焦点。图书变现是有时间周期的,面对经济的压力,唯有扩大图书规模才能尽快获利。于是,编辑开始围猎作者,广泛撒网。这种做法也许短期内可以缓解压力,但无疑是饮鸩止渴,最后会产生更大的库存压力。

缺少拳头产品和长销产品

长期依赖教材教辅,会导致主业优势弱化,甚至退化。整体图书主力都被教材教辅板块占据,其他板块年出书率较低,品种变现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当少儿社没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时,它的市场话语权几乎为零,如果也没有一定数量的长销产品,少儿社的知名度就会越来越低,最后再怎么拓展发行渠道都无济于事。

本版图书书号利用率低

剥离教材教辅前,两教图书占用了绝大部分书号,这实际上也限制了本版图书的发展,有些少儿社也因此错过了少儿出版的黄金期。剥离教材教辅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整体书号的利用率骤降,根据国家对书号管理的要求,如果当年度核发的书号没有完全使用,下一年度就會减少核发量。少儿社为稳定书号量,就会要求编辑多出书,因而编辑的出书任务就会翻倍,编辑为完成出书任务就会降低稿件的选用标准。有一定资源的编辑或许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能力欠佳或者刚转型的教材教辅编辑则将难以为继,他们的整体收入也会随之降低。图书库存越来越大,编辑的生存压力就越来越大,工作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

图书发行渠道不完备

教材教辅剥离前,少儿社的发行渠道建设都偏重于教材教辅,致使本版图书的发行力量较弱,单本变现能力不强,回款周期较长,发行人员没有市场话语权。教材教辅剥离后,本版图书的规模出现增长,印数随之翻倍,但在网络销售和线下销售渠道建设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无疑是给发行人员雪上加霜。优质图书是发行人员的底气,也是编辑人员的成绩,这一点编辑和发行是连在一起的。好书需要时间的打磨,渠道建设更需要时间的维护,在面临发展减速、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时,少儿社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从何处开始与时间赛跑是少儿社首先要思考的问题。43831829-E4F9-4820-8E46-5357A0B24432

少儿社剥离两教后的发展探索

教材教辅剥离后,编辑们最关心的就是少儿社的生存问题,不仅要看短期的抗震能力,更要看持久的内生动力。少儿社要在稳主业、出精品、拓市场、建渠道、重激励、寻合作等方面下功夫,积极谋划新局,提高抵抗能力,拓宽渠道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建立属于自己的天地。

完善绩效考核,推动编辑转型发展

1.完善绩效考核

教材教辅的剥离对少儿社经济收入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教材教辅编辑旱涝保收的现状被打破。少儿社要着重考虑教材教辅编辑转型的周期,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教材教辅剥离前,本版图书编辑没有成本压力,图书利润也十分微薄,年出书任务也较少;教材教辅剥离后,本版图书就成为利润主力,本版图书的市场竞争力和变现能力就成为少儿社发展的关键。随着出书任务的倍增,原有的出书效率会影响图书的发行,若错过市场黄金期,单品收益将会降低。完善绩效考核就是要解决出版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各个主体解决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努力形成企业效益与个人收入的调节杠杆,实现提质增效。

2.推动编辑转型

教材教辅编辑要积极适应转型变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作为缓冲期,尽快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向。要结合个人优势,在出版领域、作者资源、编校能力等方面有所突破。两教剥离不仅对教材教辅编辑是新的挑战,同时也催生了本版图书编辑向更高层次的蜕变,本版图书编辑要扛起推动少儿社发展的责任,摒弃单打独斗的做事风格,组建编辑发行项目团队;要从偏重社会效益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转变;要树立市场思维,推动出版融合发展;要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广泛积累作者资源。编辑转型不是工作性质的变化,而是要在内容建设、品牌建设、市场建设、作者队伍建设、融合发展建设等方面加强自身本领,克服本领恐慌,激发个人内生动力。

提升选题质量,深化图书产品建设

少儿类图书品种繁多,基于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等因素,出版领域主要涉及主题读物、儿童文学、低幼、科普、少儿科幻、知识文化、图画书等。对于少儿社,这些本版图书年产量并不高,套书、丛书更是少之又少,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市场影响力有限。为了快速弥补缺失的教材教辅出版利润,少儿社必须从盈利板块或优势板块入手,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当然,仅靠一两件拳头产品不可能撑起一家优秀的少儿社,还要靠中间段位的长销品种发挥作用,所以要对长销品种进行升级,逐步实现图书产品的利润梯队化建设。此外,在部分图书实现一定效益后,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不断开发图书产品,尽可能地将其做深做透。教材教辅剥离后,少儿社要想生存发展,只能依靠市场出书。每本书都有它的价值,而选题策划就是价值形成的起点。所以少儿社要高度重视选题的三级论证,注重图书在内容质量和变现能力上的双重提升。

稳固现有市场,发掘培育新人作家

1.维护现有市场

教材教辅产品的剥离将切断少儿社的造血通道,也势必会造成少儿社大部分经济利润的流失,而本版图书又无法快速扛起经济重担,故只有努力维持现有市场,才能减轻少儿社经济下滑的压力。少儿社的原有市场以及发行渠道大多服务于教材教辅产品,本版图书市场铺货量小且分散,市场人员维护能力有限。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图书编辑可在短期内充当发行人员,充分利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扩大营销宣传;二是利用图书作者的影响力,通过网络互动、书评撰文等形式挖掘潜在读者,营造良好口碑;三是加强读者群建设,定期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把服务意识贯穿到图书出版全过程中。

2.扩大出版规模

从利润角度来说,本版图书因为所占书号比重较小,所以一直以来品种少、规模小。今后,本版图书将成为出版主力,其首要任务就是扩大图书规模,弥补流失的利润。但图书规模扩大的同时可能会引发新的发展隐患——库存压力的激增。扩大图书规模不仅是在考验发行人员的能力,也是在检验编辑人员所编图书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编辑、发行人员要创新思维,通力合作,从擅长领域入手,摸索市场规律。

3.发掘培育新人作家

当下,一个名家必定带有一批读者,而读者就是市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常青在谈及企业发展时讲到,没有市场话语权就很难争取到名家大咖的作品。确实如此,剥离了教材教辅的少儿社缺少资源,优质选题不多,人才资金有限。面对如此困境,少儿社只有發掘新锐作家,努力培养新人,打造个性化作品,才能创造重新发展的机会,打开新的市场。

剥离教材教辅后,出版集团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少儿社解决问题,所以少儿社要主动抓住这一契机,在挽回缺失利润的同时促成新的发展。

山西少儿社对《晋版振兴计划》的适用

《晋版振兴计划》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为推动集团主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高晋版出版物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市场竞争力,激发各出版单位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出台的新制度,同时也是教材教辅剥离后对出版社的反哺措施。山西少儿出版要用好、用足这一制度,积极谋篇布局,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实现新的突破。

加强选题策划,优化品种结构

集团大力支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和精品出版,少儿出版要在资源上主动倾斜,有所侧重,参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年度选题重点主动策划“重大题材”“重大作品”,打造晋版少儿精品。要树立品牌立社、品牌兴社的思维,不必在品种结构上求多求全,而是要突出特色化、原创性,加强内容建设,严把质量关,避免无效库存。

坚持编辑核心,培育创新团队

少儿出版要进一步将发展红利向编辑岗位倾斜,全面激发编辑策划市场图书的积极性,强化目标引导和激励考核,带动团队实现内生动力聚变。孵化打造核心编辑团队,要在机制上有保障,结合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项目建设、人才建设齐飞。

争取资金扶持,积极大胆创新

组织编辑开展项目申报工作,认真完善申报材料,争取更多符合资助条件的好项目。根据每个品种的资助标准,编辑可在插图、用纸、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同时提高作者稿酬,吸引更多优质作者。在推广渠道上,尝试多种营销手段,建立持续服务机制,以提高单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和变现能力。

少儿社剥离教材教辅是出版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少儿社产品结构缺陷、促进少儿社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刺激。它打破了少儿社旱涝保收的经济节奏,促使其承担起市场竞争的风险,有效提升了少儿领域本版图书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常青.品牌立社 开展个性孵化[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1(T21).

[2]陈香.再造川少[N],中华读书报,2019-7-3(6).

[3]黄璜.错过行业黄金发展期,如何后来居上?[J].出版人,2020(12):42-44.43831829-E4F9-4820-8E46-5357A0B24432

猜你喜欢
教辅图书教材
教材精读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辅虐我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