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飞 一个写作暨文史爱好者
中国南北各地历来都有“分龙”这样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俗云“五月多雨,龙各分域”。意思是说,每年农历五月的这一天,天上的龙祖将派龙子龙孙往各地行雨,小龙们因不忍与老龙分离而流泪。“天上一滴龙施泪,地下万点雨花碎。”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龙爷洒泪下雨的日子会因地理、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分龙的日期也就有了许多差异,分设为农历五月二十、二十九、三十日的都有,并不刻板。江南一带则普遍以夏至后第一个辰日为分龙日,五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宋代时已行此节。
“分龙节”在南北各地都是一个求雨的日子。“分龙”当日,宜雨,晴则兆旱。昔以敲击盆盂、栲栳(笆斗,用柳条编成的容器)充锣声,祈龙至而雨。特别是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长城以北地区,能否求得足够的雨水,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性命攸关。除了汉族,它也是一些山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种多民族的普遍诉求。与北方地区有所不同,江南地区普遍多雨,但农历五月却未必,此时梅雨将至未至,通常会出现一个多晴少雨的窗口期,对“分龙有雨谷满仓”仍有需求。
明清以来,江浙地区盛行一种由官方倡导的地缘性“乡约”组织,其宗旨在于“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恤患”的重头戏就是消弭各种天灾,一种以“水龙会”命名的岁时活动遂遍地开花,执行这一活动的民间组织亦应运而生。上海的青浦、宝山、嘉定等地,直到民国乃至新中国初期,都还是江浙的地盘,所行仪俗随乡约融汇一体。据记载,至迟到明代,“水龙会”已在嘉定地区盛行。
其实,兴办“水龙会”的初衷,并不在消防,而在祈雨。“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分龙时节的雨水丰俭,对江南一带的农耕同样重要。然而,“二十分龙”毕竟只是人设,“廿一雨”虽说大概率没错,却并不精准,谁也无法确保到了那天龙泪天降。于是,为了精准呈现天降甘霖的吉象,“水龙会”应运而生。其职责:分龙即日,天雨则罢,如若天旱,必须确保有充沛的“雨水”自天而降。如此听话的雨水,自然不能靠老天,只有人造。届时,“水龙会”将调动所有的水车唧筒、锅碗瓢盆,穷尽一切手段,在街巷里坊、垄亩溪头制造出雨从天降的喜庆场面,以安抚民心。
今天的江浙沪以至全国,普遍将自来水阀门称为“水龙头”,其出典盖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