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冯 渝 贾舒涵 上官昌贵
(1资阳市气象局,四川资阳 641300;2四川省气象局,四川成都 610072)
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四川省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构建“10+3”现代农业体系(包括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突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大力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协同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进一步擦亮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
柠檬作为以酸积累为主的柑橘类特色水果,是人们尤其是西方及西亚居民日常佐餐和茶饮的宠爱之物,需求量较大且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在传统老产区四川安岳的辐射带动下,柠檬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9年,四川安岳柠檬种植面积为3.47万hm2,年产鲜果达61万t,产值达131亿元。“安岳柠檬”的品牌价值达180.67亿元,其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全国初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前十强等殊荣,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同时,柠檬产业也是安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肩负着“富民兴县”的重任,直接关系33万农民的“饭碗”和“小康”。
重庆市潼南区的柠檬种植面积为2.13万hm2,年鲜果产量达28万t,产值达32.6亿元,产品出口占全国份额的1/2以上。全区现有柠檬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30家,年加工能力20万t。“潼南柠檬”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被纳入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名录,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重庆潼南与四川遂宁、南充、内江和重庆大足等地的柠檬产业一同构成了中国“柠檬金三角”,因而四川和重庆是我国集中度非常高的柠檬主产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为我国“三农”全面发展开创了新时代,中国柠檬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扩容机会和国家战略机遇,中国柠檬产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思考如何将机会和机遇转变为现实的推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提升柠檬产业的素质和效益,真正走上全产业链现代化、智慧化健康持续发展、多产业有效融合的快车道,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川渝两省(市)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柠檬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于2020年5月21日在重庆市大足区召开“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调研座谈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签署了3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率先在西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两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合作框架,柠檬作为川渝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将合力推进川渝柠檬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共建长江上游柠檬产业带,共同推进占中国柠檬产量90%的“柠檬金三角”产业集群建设。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提出将通过重塑柑橘、柠檬、茶叶等高质量的区域特色农业全球化价值体系,增强区域特色农业文化及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地区特色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势能,加速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在安岳、大足、安居、潼南等地柠檬优势产区,推进建设国家柠檬良种繁育基地,打造中国柠檬产业共同体,促进中国“柠檬金三角”健康发展。
“柠檬金三角”区域既具有利于柠檬优质、高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又存在冬春干旱、夏伏连旱、花期冻害、冰雹、高温热害、连阴雨等危害柠檬生长的气象灾害。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资阳、潼南、大足、遂宁4个地方的气象部门在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目前,4个市(区)柠檬光、温、水等要素观测均以区域观测站为主、小气候站和土壤水分观测站为辅。区域内共建设有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404个、小气候站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8个,小气候站均位于川渝两地大型现代农业园区,观测网络数据全部实现4G传输。安岳开展人工农业气象观测多年,已积累35年的柠檬物候观测历史和观测记录,资阳柠檬观测规范已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目前正在编制中。4个市均未开展农气试验,尚无自建观测基地和实验室。
遂宁射洪、资阳安岳、重庆大足和潼南针对区域内柠檬基地,开展柠檬专项气象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合作社、新型农业主体、专业大户、柠檬企业、涉农部门等(表1);四川的服务方式主要为公服网、党政网、短信、微信,重庆的服务方式主要为短信、农气通App。
表1 不同地方柠檬专项气象服务主要服务对策
建有四川省农业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和重庆农业精细化智慧服务平台,川渝利用两大平台制作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基本具备支撑功能。在服务产品上,四川针对柠檬全生育期,重庆主要针对柠檬开花期、产果期、采摘期3个发育期。
四川安岳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服务方案完善,业务流程清晰,在柠檬生长适宜条件、气象风险防控指标、柠檬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都开展了研究,拥有梯度式专业服务队伍。
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我国农业的大目标,现代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物质要素投入转为科技创新。部门内长期对农业气象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农业气象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投入过少,使农业气象工作落后于大宗、园区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柠檬农业气象观测针对性不强,仅按照物候观测记录基础发育信息,未能在关键发育期开展不同气象灾害影响的精细化观测。二是柠檬农业气象试验能力不足,尚未开展农业气象试验,没有试验场地,更缺乏试验技术设计方案。三是现有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能满足柠檬生产需要,不能实现所有种植户全覆盖。四是农业气象服务内容与方式落后,智慧化程度不够,不能满足柠檬特色农业发展和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需求。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向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加精细化、精准化气象服务的需求,目前农业气象现代化科研成果支撑业务不足,柠檬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技术装备支撑乏力,制约服务效益的发挥;农业气象指标精细化程度不够,适用技术研究少且方法落后,开发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未能全面应用融入柠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服务产品的定量化、模式化程度不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精细化、精准性不足;农业气象业务与研究型业务的结合机制缺乏,现有业务平台与智慧农业气象业务需求有差距,面向自动化、智慧化的系统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在智能网格预报与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无缝连接方面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川渝省级农业气象业务单位缺乏从事柠檬特色农业气象的专业人员,发挥牵头引领和指导作用不够。两地市(区)县局虽有部分专业人员,但人员不固定,重庆基本没有柠檬研究和服务的专业人才,这极大地限制了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川渝政府重视柠檬种植规模、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但对柠檬种植相关的技术、设备、服务、研究等经费投入不足。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欠缺、技术薄弱,对产业发展的参与度不高,面对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可提供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非常有限。
以服务用户需求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优化、改进农业气象业务流程,围绕“作物+气象”目标,提升客观产品支撑应用,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定量化、可用性、针对性和自动化水平,促进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2-5]。以成渝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加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建设,促进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提前引入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合作模式,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分工和作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共商、共建、共享工作机制[6-7]。整合优化业务布局、业务环节与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多渠道、多元支持[8],围绕“柠檬金三角”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结合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气象职能融入,做好“特色文章”[9-10]。以提升科技支撑为重点,加强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灾害分析和监测评估等能力建设,推进柠檬特色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柠檬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需求为牵引,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将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建设纳入川渝两省(市)气象部门和“柠檬金三角”地区政府的“十四五”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制定、有效实施未来5年的建设方案。联合多方力量,组织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水平[11-12]。加强气象为川渝柠檬特色农业发展服务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及制修订工作,及时将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成果上升为业务服务技术标准。从农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要素观测、病虫害防治、为农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生育期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总结相关的科研成果并上升为技术标准,提升气象为柠檬特色农业服务的能力。
让气象服务切实发挥趋利避害作用,积极融入农业部门“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融入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合作研究力度,消弭川渝两省之间业务模块上跨越带来的距离感和隔膜感,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业务产品体系、开展业务支撑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13]。着眼于业务现代化水平提升,强支撑、补短板,加强定量评估技术、大数据+机器学习、多源遥感、作物模型、现代天气预报等业务服务支撑能力和相关业务技术的研究应用。围绕柠檬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究2个重点领域,重点加强川渝数据融合共享的柠檬农业气象情报业务平台研发、农业气象预报技术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等,为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整合4个市(区)气象局农业气象科技人力资源,成立川渝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创新团队,组建包括聘请省级专家在内的柠檬特色农业气象专业队伍,深入开展专业人才交流互派。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开展柠檬生产气候区划,开发柠檬气候资源禀赋,为柠檬产业园区提供决策服务;在世界柠檬发展大会、国际柠檬节、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活动中,联合部署气象保障服务;联合开展柠檬特色农业监测、预警、花期预报、冻害预警、抗旱排涝等气象服务,紧扣科技创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等战略任务,联合推动川渝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人才合作和交流。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其定位决定了特色服务不能只局限于一城一地,而应是跨部门、跨省份的工作实体。在柠檬特色农业气象业务任务明确的基础上,川渝要联合积极争取国、省业务主管部门支撑项目;争取地方对柠檬特色农业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与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并适当加快发展,以保障柠檬特色农业气象业务适应国家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的气象保障服务需求。
一是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围绕柠檬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需求,4个市(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协作攻关,充分利用天气、气候业务的先进技术成果,提高柠檬特色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水平;二是建立项目合作推进机制,与安岳柠檬产业局等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共同推进项目开展,建立防御柠檬特色农业气象灾害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三是建立服务渠道合作机制,强化4个市(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交流,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实现观测手段、观测资料的实时共享;四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上下互动、服务对接、左右互持、产品共享、效益共占的协作机制,扩大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效益;五是长效发展机制建设,促进川渝合作共建柠檬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推动政府将柠檬特色气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保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紧扣科技创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等战略任务,推动川渝柠檬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