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明 任雪峰 何 晶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浙江宁波 315801)
舰艇损管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损管训练,最终目的在于形成舰艇整体的损管能力。损管训练的形式包括上课、操练、操演以及战斗演习等[1],其中操演作为损管训练的一种高级形式,最贴近舰艇真实损害的处置过程,无论在舰艇还是民用船舶的应急处置训练中都得到高度重视和运用[2],如何组织有效的损管操演始终是舰艇损管训练工作十分关注的问题。
操演,也称为演练,可理解为按照一定的式样和姿势演习。舰艇损管操演,可以定义为舰艇员针对舰艇出现各种想定损害下所采取的预防、限制和消除损害后果的措施的演习;其目的在于通过演习提高舰艇的损害处置能力,即舰艇员通过操演熟练掌握舰艇各种损害的处置原则、损管装备器材的运用、损管人员的协同配合要点等;当舰艇真实地发生损害时,舰艇员得以有准备地进行有效处置。
损管操演是舰艇损管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舰艇员的损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舰艇损害特别是严重损害对舰艇航行和执勤、作战能力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限制和消除;与此同时,一些损管措施可能导致舰艇不可逆地遭受重大损害,比如封舱灭火将大概率导致舱室功能失效,针对破损舱的弃舱行动将导致舰艇浮性变差、稳性降低和舱内装备失效,这类措施的实施必须经有决定权限的人员充分评估后实施。因此,损害处置过程涵盖诸多要素的有机结合,包括信息的快速传达(通讯)、损害及处置行动的即时评估、紧急情况下重大损管措施的实施权限等;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采用的方法以及必备的经验教训等,需要通过经常性的演练加以深化理解和强化,进而不断增长各级损管人员对于损害处置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图1 损管操演过程中的抗沉
图2 损管操演过程中的灭火
根据舰艇吨位以及参与舰艇员范围的不同,损管操演可分为战位损管操演、部门(区划)损管操演以及全舰损管操演。
战位损管操演由战位长组织,本战位人员参加;对于舰艇上人员配置较少的战位,往往仅组织战位操练甚至参与到其他战位进行训练,不组织操演。战位损管操演主要训练战位人员熟悉本战位损管装备器材的分布及使用、熟练战位人员的协同配合以及战位长应具备的战位损管指挥能力。战位损管操演的内容应当结合本战位可能出现的典型、重大损害场景,本战位损管的重难点,战位人员损管能力的短板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以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战位损管操演通常专门组织,操演前战位长应当组织制定操演计划(也即操演方案)。
部门损管操演即部门范围内组织的损管演习,通常由部门长组织,其训练目的是提高舰艇部门处置本部门损害的能力。部门操演的训练重点应当包括部门长的损管指挥能力,战位长的组织、应变能力,部门与战位以及战位之间的快速通讯,各战位间的协同动作等。当前,大中型舰艇逐渐以区划损管代替部门损管:舰艇内部的空间按照一定的原则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即损管区划);除港岸和锚泊期间以外,发生在舰艇某个区划内的损害,先由该区划的区划长组织所属人员处置。
部门损管操演可以专门组织,也可以在部门综合操演(包含专业训练的内容)中设置舰艇损害情节,将损管操演融入到综合操演当中。部门操演前应当由部门长组织制定操演计划。
顾名思义,全舰损管操演即全舰范围内组织的损管演练,一般由舰(副)长组织,旨在提高舰艇作为战斗整体应有的损害处置能力。全舰损管操演一般在全舰操演中加入舰艇损害的情节,以检验舰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处置损害的水平;也可专门组织全舰损管操演,典型的比如舰艇停靠码头期间组织的值班(值勤)人员损管操演。
图3 损管操演过程中的防排烟
图4 损管操演过程中的战伤救护
以固定式灭火装备为例,总体来说,大中型舰艇固定式灭火装备配备较为完善,针对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火灾类型配备了相应的灭火装备,典型的比如水灭火系统、全浸没式气体(如CO2)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以及泡沫灭火系统等。显然,这些灭火装备对于舰艇有效灭火尤其是扑灭严重火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严重火灾面前无法迅速启动灭火装备对于灭火行动的影响是致命的。
然而在一些舰艇的实际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安全、训练消耗后补充不便等原因,舰艇员实际使用灭火装备的训练较少,有些灭火装备甚至没有在舰艇实际使用过,比如泡沫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舰载CO2灭火系统通常配备有嵌入式的训练模式,但一些舰艇出于安全考虑等原因并没有实际运用好,训练模块也逐渐疏于维护直至荒废。由于缺少必要的装备操作经历和经验,当真实损害发生时,舰艇员能否克服心理障碍、迅速正确地启动损管装备、熟练处置装备突发故障等,将不可避免地存在隐忧。文献[3]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作者站在舰艇损管教学训练的角度,研究论证了利用退役舰艇为改装平台设计综合损管教学训练系统,使学员在真实的舱室环境下训练损管流程和战术行动,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沉浸感和使用效能。该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这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一是对于演习而言,通讯以及人员动作的协同推进是重点之一;一些舰艇担心“演不起来”,将操演情节的顺利推进作为评判训练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演练过程力求流畅。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参演人员在操演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如何对突发损害情节进行分析和处置,而是来自于他能不能记住操演计划中规定的自己在某个时间节点、某个情节之下要做什么动作、下一步完成什么动作,从而避免影响了整个演练的推进。二是在一些损管操演计划中,会依次设置多个不同损害,以求在1次操演中训练或检验多个损管科目;这样一来,针对某一次损害进行的模拟处置的重要性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同时也容易给舰艇员造成潜意识的误导:损管操演的任务就是按照方案依次完成多个损害下的规定动作;真实损害所应有的紧迫性、危害性以及损管行动的艰巨性和严肃性在操演中将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必然会影响操演的训练效果。
目前针对舰艇损管训练进行训练效果评估的研究不多。其中文献[4]关注了舰艇损管训练中整体的配合评估难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这一问题,针对损管指挥工作的量化评估问题,以机舱火灾为例构建了损管训练评估模型,达到了量化评判训练水平的目的。文献[5]指出了传统舰船消防训练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递进式的考核方法并建立了考核成绩数学模型。文献[6]对舰船损管演练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健全损管训练机构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并给出了具体建议。实践中,目前大纲针对舰艇整体损管训练有关内容的考核标准比较粗犷,没有细化具体的考核形式和评分标准,导致各舰艇在组训与考核中遵循不同的思路和做法,也影响了不同舰艇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不利于舰艇损管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舰艇损管作为舰艇共同训练的内容,所有舰艇岗位任职人员均应当掌握相应的损管知识和技能,因此建议针对舰艇损管的训练内容专门制定一套训练与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考核具体要求。
损管操演对于形成和提高舰艇员及舰艇整体的损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处置舰艇损害往往需要全舰的共同努力,因而损管操演往往也涉及舰艇诸多损管力量的运用,包括战位、部门(区划)指挥所、舰指挥所、舰艇损管队以及各种损管装备和器材等,想要取得预期的训练效果并不容易。有效组织舰艇损管操演,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想定损害是损管操演最初始的内容,它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操演的价值——显然,针对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想定损害进行演练是毫无价值的。舰艇可能遭受的损害类型多种多样,对舰艇生命力影响的程度各有不同,针对所有可能的损害都进行操演,即使可以实现,也必将占用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执行起来是不现实的。因此,想定损害的确定应当讲求效率突出重点,为此应当优先关注结合舰艇自身任务特点下最可能发生的损害、最难处置的损害以及可能严重影响全舰航行与执勤作战能力的损害类型,比如机舱、电站发生油火(可能严重影响舰艇动力、电力供应),跨水线舱室出现中小型破口(堵漏器材的使用可能因空间限制而受阻导致无法使用)等。
损管操演计划是一份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脚本”,主体部分通常包含时间节点、想定情节、指挥口令、行动要点诸要素,是舰艇有效组织损管操演不可缺少的辅助文书。损管操演计划的主要功能在于供操演参与人员在操演开始之前学习,掌握操演的目的要求、人员在操演中的具体职责以及协同配合要点等有关事项。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操演往往涉及人员职责、装备运用、指挥权限、信息传达、人员配合等诸要素,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训练活动,因此制定一份周密、操作性强的操演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尽管有时这并不容易;这需要操演组织者在结合自身训练或实战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吸收部门长、区划长甚至重要战位的战位长等人员参与进来组织讨论和论证。此外,一个好的操演计划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更需要在操演实践中及时总结、不断加以完善,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导调可以理解为“导演控制与调理”的简称。舰艇损管操演中的导调即在操演过程中由专门的导调人员实施的引导和控制的行为,其目的是确保操演的进程在总体上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有效运行。损管操演中的导调是必不可少的:导调人员作为损管操演全程直接参与的非受训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和记录受训人员在操演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这些信息对于评价参训人员的训练水平直接发挥作用。此外,导调人员的角色有助于站在一个特殊角度审视损管操演计划的训练效果,对于组训人员进一步完善操演计划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舰艇组织的损管操演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导调的运用,导致操演讲评中不能全面地掌握舰员操演的有关情况、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不可避免地使得讲评流于形式。
导调人员应当具有较为丰富的损管训练或实战经验,成立专门的导调组;根据操演类型的不同,导调组一般由舰领导、部门长、战位长或班长组成,在组织者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舰艇损管操演结束后的讲评是一个重要环节。讲评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过关注操演过程中诸损管要素的表现情况并查找存在的不足,这些要素主要包括舰员单兵损管技能和协同动作情况、损害和决策信息的通信情况以及损管指挥决策上的薄弱环节等;二是检视操演的组织流程、损害场景设置以及考核评估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舰艇各级指挥员、导演组的工作),这一点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讲评方式无论是自下而上的检讨式,还是自上而下的讲评式,往往关注舰员表现尤其是协同动作和通信联络方面,对于操演在具体组织上的问题则关注较少。
舰艇严重受损情况下的损害管制往往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成功的损管行动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损管训练。组织卓有成效的损管训练,首先应当关注舰艇所要承担的使命任务,研究舰艇可能遭受的损害场景、类型及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用好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军内外关于舰艇和民用船舶损害及处置行动的已有研究成果,做到科学组训。最后,由于舰艇损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应当将部队训练实践环节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做到在实践中查找问题,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舰艇损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