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宝贵经验之坚持敢于斗争

2022-07-02 07:10仝晨曦
支部建设 2022年16期

□ 仝晨曦

(作者单位:中共原平市委党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我们党全面总结百年历史经验,深刻洞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顺利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一、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充满矛盾,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新事物要通过斗争方能赢得自己的诞生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纲领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一部斗争的宣言书,它强调“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见,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自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具有斗争性。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企图瓜分和奴役中国,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也沦落到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境地。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尝试先后失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倒施逆行,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妄图灭亡中国,北洋军阀三大派系割据一方、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灾难深重,救亡图存亟需寻找新的出路,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先进理论。这时,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接过历史的大任,扛起时代的大旗,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艰难困苦中跋涉、在内外交困中磨砺、在几经挫折中奋起,成长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伟大政党。

——在自我革命中锻造成长、勇毅前行。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先后出现过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冒险主义、分裂主义等错误路线,曾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中国共产党靠自身力量,同一系列错误路线斗争,矫正了革命航向。

中国共产党不但勇于更善于自我革命,开创了集中性学习教育的先河,并一以贯之形成制度。历次整风整党运动、“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每一次集中学习教育,都使全党上下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灵魂拷问、境界升华。

坚持刀刃向内,坚决反对腐败。从处决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到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查处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案件,再到十八大以来的打虎、猎狐、拍蝇,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力度始终没有减弱。惟其如此,才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虽然历史上有过几次合作,但总体上处于矛盾甚至尖锐对立状态。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五次“围剿”,从“攘外必先安内”到皖南事变,从重庆谈判到大举进攻解放区,从三大战役到退缩台湾。“相煎何急”形象地揭露和描述了国民党反动本质,但其倒行逆施并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正是在与国民党的残酷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毛泽东同志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指出:“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历史的真实写照。

——在同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较量中站稳了脚跟。面对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明确作出了“希望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的论断,强调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基本方针,坚决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敢于斗争是获得胜利的必要条件。“狭路相逢勇者胜”,胜利只属于敢于亮剑的一方。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惊涛骇浪和风险挑战,一定不能畏首畏尾、做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要敢于同困难险阻硬碰硬。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敢于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过各种复杂的斗争,而赢得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就是把准方向,认清中国共产党是“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如果不能认清斗争的方向,就会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增加,未来面临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斗争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坚守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才能在未来不断赢得新的胜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敢于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敢于斗争就是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拼搏精神去实现斗争目标的行为。我党坚定不移的斗争意志是在复杂严峻的斗争过程中磨砺而成,未来也必然通过把握住斗争意志这个关键点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练好坚定斗争意志这项“内功”,只有意志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和力量,才能在未来变幻莫测的斗争中赢得胜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敢于斗争必须锤炼斗争精神。马克思曾说:“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需要我们在积极斗争、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弘扬斗争精神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人民嘱托、担当时代重任。面对风险挑战,要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以坚韧不拔的斗争勇气迎难而上,从实际工作中积累斗争经验、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从而赢得斗争胜利。

——善于斗争是取得胜利的充分条件。斗争是一门艺术,要掌握斗争技巧,而不是做一味盲目斗争的“莽夫”,要在斗争中认识客观规律,抓住问题关键,把握事物本质和前进方向,并不断重复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使自身善于斗争的本领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变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善于斗争必须培养斗争思维。思维决定行为,结果取决于行为。斗争思维作为唯物辩证法思维的重要内容,表现在行为中就是斗争精神。只有系统把握斗争思维,才能强化其对于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作用,从而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扬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正因为有“斗争精神”这一强大基因,才能成功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捍卫人民利益、国家主权,同一切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风险挑战作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善于斗争必须提升斗争本领。斗争是一门艺术,要掌握斗争本领,蛮干、硬干、横冲直撞是行不通的。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对游击战作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就是根据当时形势变化,将对敌打击方式方法进行调整的斗争战略决策。打仗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应对存在的问题,只有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主要矛盾,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方法,才能准确找到病灶,客观研判形势,灵活灵动解决矛盾。

三、依靠斗争,走向未来

赢得胜利从来都不会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想要取得胜利必须进行艰苦斗争,而斗争就意味着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久久为功。百年大党在斗争中求得生存、在斗争中获得发展壮大、也必然在斗争中不断赢得胜利。

百年来,我们党秉持斗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觉投入到伟大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夺取社会革命的胜利。如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我国的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需要直面的矛盾、风险与日俱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的鼓点,我们继往开来再出发,要以更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忧患意识,从我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中汲取精神力量、磨砺斗争意志、明确斗争方向、增强斗争本领,鼓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满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豪情,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本领,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