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祥龙, 刘双庆
(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海马S5车辆配置1.5T+6MT+PEPS一键启动, 生产日期2016年, 行驶里程14080km。 车主反映车辆偶发性无法启动。
经现场实车测试以及客户问询, 确认以下故障信息:①该车辆已维修多次, 故障偶发且故障频率以及触发条件模糊; ②车辆偶发性可以上电ON挡, 但无法启动也无法下电, 且启动电机不转。 另外, 据车主描述该车辆买车后半年左右出现该故障。
该车辆故障表现形式较多, 可能的故障现象为上下电以及启动异常。 由于无法启动的前置条件过多, 需要同时考虑发动机系统、 整车电气系统、 防盗控制系统等。 鉴于该车辆也出现过上下电异常的现象, 可以先从此处进行分析突破。 首先, 对整车进行内部与外部检查并排除干扰,发现该车辆仅有外部加装扬声器, 共计外接6根线。 其中,扬声器电源自蓄电池B+处飞线取电, 负极在后备厢就近车身处搭铁, 其余4根加装破线的如图1所示。 图1中B3/B4/B5/B6为DVD向外输出针脚, X-10/X-16/X-17表示车辆线束的插接件, 沿图示破线位置前后查找相关线路, 无其他破线和挤压痕迹。 在对加装线路调整, 移除相关附件后,试车故障依旧, 排除加装故障。
图1 车辆加装线路图示
由于该车辆已经维修过多次, 故需要逐步验证。 查看整车电路图, 车辆的供电回路除常电回路不经过PEPS控制器外, 其余回路均经过PEPS且有关联控制。 首先, 根据车主描述, 该车辆在出现上述故障时, 车主曾尝试按下双闪警告灯开关, 有听到 “滴答” 声, 且灯光闪烁, 初步确认双闪灯线路连接正常。 其次, 在对该车辆试车时曾复现过该故障, 当时车辆喇叭可以正常工作。 查询电路图可知,双闪灯与喇叭工作均不经过PEPS控制器, 两者均处于常电回路中, 所以初步判断该车辆蓄电池正、 负极连接正常。可以缩小排查范围, 重点检查PEPS控制的4个回路以及与控制逻辑关联的零部件。 该车辆采用深圳南方德尔的PEPS控制器, 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B8/B9/B11/B12/C17/C18/C19/C20/C21均属于PEPS控制器的针脚, 可以看出B8/B9/B11/B12 四个针脚分别控制ACC/IG1/IG2/ST4 个继电器。 当PEPS控制器根据内部逻辑判断符合吸合条件, 以ACC继电器示例, 此时B9针脚会输出12V高电压控制ACC继电器吸合, 整车ACC回路导通, 关联附件开始供电。 与此同时, PEPS控制器通过C18检测电压变化, 当电压被拉高至12V后认为ACC继电器吸合正常。
图2 PEPS针脚接线图
该车辆偶发性上下电异常, 具体表现为偶发性无法上电到ON挡或者上电到ON挡 (ON挡状态下ACC/IG1/IG2三个继电器同时吸合) 后无法下电OFF挡位 (ACC/IG1/IG2三个继电器均断开)。 配置PEPS系统车辆在进行车辆上下电时会有一系列前置信号的采集。 图3为整车配置的基本结构,外部主要由天线与请求开关组成, 负责钥匙的检测与操作人员的动作检测。 车内由PEPS 控制器、ESCL电 子 锁、 SSB 启动开关组成, 通过硬线、 CAN 线、 LIN 线采集信号。 图4为SSB针脚接线图。
图3 PEPS整车系统基本结构
图4 SSB针脚接线图
结合故障现象查询故障码, 使用诊断仪读取PEPS系统故障码: B151001 ESCL解锁操作失败, B151081 ESCL进入防盗模式, 2个当前故障码均可以清除。 PEPS系统上下电控制逻辑较为复杂, 根据已确定的逻辑进行梳理。 如果整车电源处于OFF状态下, 按下SSB启动开关, 车辆的先后认证过程如下: ①按下SSB启动开关后PEPS针脚A1、 A2同时高电位-低电位, PEPS认为驾驶人操作有效; ②PEPS控制器驱动低频天线查找钥匙, 并进行加密算法认证, 判断钥匙合法后进行下一步; ③PEPS 控制器通过LIN线与ESCL电子锁进行加密算法认证, 认证通过后BCM车身控制器与PEPS同时参与控制解锁, 解锁成功后进行下一步; ④PEPS控制器判断变速器挡位状态与离合器状态, 只有离合器未踩下时才可将电源由OFF切换至ACC, 若离合器踩下, 此时根据变速器挡位状态决定是否直接启动或者直接切换到ON状态;⑤PEPS控制器根据C18电压变化的Feed Back反馈信号判断ACC继电器吸合成功, 如果此时继续检测到A1/A2有高电位-低电位的变化, 则认为需要在ACC挡供电状态下, 继续吸合IG1/IG2继电器到ON挡供电状态; ⑥PEPS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获取车辆车速信号, 当判断车速小于5km/h时, 同时吸合IG1/IG2继电器, 整车处于ON挡供电状态。
由于我们并不能追溯到车主准备上电到ON挡供电状态时车辆之前的状态, 所以该问题有两种可能性: ①客户进行操作时系统电源位于OFF, 由于其他条件不满足, 导致无法到ON挡; ②客户进行操作时系统电源位于ACC, 由于其他条件不满足, 导致无法到ON挡。
由于以上两种情况基本控制逻辑相同, 故不再考虑故障出现时车辆之前的状态, 分类对比车主的操作方式: ①车主是手动点触SSB启动开关, 系统先从OFF-ACC, 然后再从ACC-ON进行上电。 ②车主在手动点触SSB启动开关的同时触发了离合器信号 (上述 “3.2 中第4 条” 的操作方法), PEPS控制器认为车辆有启动请求, 即整车电源直接由OFF到ST启动状态。 此时, PEPS控制器会判断挡位、 车速等前置信号是否符合要求, 决定切换到ST启动状态还是ON状态 (不满足ST的前置条件, 但满足ON的前置条件)。
以上两种操作的共同点就是, 车辆均会经历OFF-ON的认证过程, 所以检查思路可以统一, 无需考虑不同的操作工况。 着手查找相关零部件, 首先, 按照上述 “3.2中第1/2条” 的操作逻辑进行排查, 检查钥匙电池电量符合要求,车辆使用周围环境无干扰源, 排除钥匙故障。 该车辆每次发生故障时, 车主均可以开车门进入车内, 可以排除PEPS控制器本身的电源与搭铁以及图3中所示的内置天线1。 拆卸并检查SSB启动开关, 内外部无进水痕迹 (离水杯托架较近), 多次按压开关并使用万用表检测针脚导通正常, 初步判断开关本体正常。 观察对接插件, 无扩孔, 无挑线痕迹。为确保无误, 连接插件后多次按压SSB 启动开关并读取PEPS数据流, 显示信号输入正常, 至此排除SSB启动开关-相关连接线路故障。
然后, 按照 “3.2中第3条” 的操作逻辑进行排查, 依据图5检查LIN线通信情况, 使用万用表在静态下测量电压12V, 解锁操作时电压有下拉10V附近, 信号正常。 此时仪表上提示有 “PEPS故障指示灯”, 再次使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发现: B151001 ESCL解锁操作失败, B151081 ESCL进入防盗模式, 这两个故障码再次出现。 拆卸ESCL发现, 锁芯有被拆卸痕迹, 防拆卡簧已脱离原来位置回弹至锁舌附近 (图6)。 该零部件不属于可维修范围, 为确保起见先行调换ESCL。 调换后进行防盗匹配, 多次并多工况下试车,该故障码未有再现。 检查PEPS-ESCL 之间ESCL-Unlock-Conf 与ESCL-Lock-En 使能线连接无明显异常, ESCLMotor-En电源线供电无明显异常, 且故障出现时方向盘可以转动, 说明该处通信连接以及硬件正常, BCM车身控制器通过KL31控制ESCL搭铁连接正常。 对图2中的ACC-Relay以及周边3个继电器进行复查未有发现异常。 至此, 可以初步确认该车辆满足ACC上电的前置条件。
图5 PEPS-ESCL系统连接图
图6 ESCL防拆结构说明
接下来对PEPS控制器以及其检测系统电源状态的线路复查, PEPS上连接有3个插接件, 编号分别为A/B/C, 然后对应分配针脚, 如ACC馈线C18针脚对插就位于C插件。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PEPS C插件有烧蚀痕迹分别为C19 ST继电器馈线/C20 IG2继电器馈线 (图7), 同时PEPS A插件有明显挑线痕迹 (图8)。 此时维修陷入困境, 无法确定该处的异常是否与故障有关, 且该插件属于仪表线束, 直接进行拆卸调换的话工程量巨大, 时间与配件上也不允许。 再次梳理已有信息, 检查PEPS A插件虽然有挑线痕迹, 但挑线插件的线脚属于驱动天线相关线路。 而整车在启动环节是不进行天线驱动寻找钥匙进行验证, 且上述过程也分析过故障模式下驾驶员可以开车门进入车内, 故PEPS A插件外部被挑线与车辆故障无关。
图7 C19 C20对接线烧蚀
图8 C插件外部有挑线痕迹
检查PEPS C插件, 除C19/C20对应线脚有烧蚀痕迹外,其余线脚无扩孔、 无松动。 其中C19为ST继电器信号反馈线, C20为IG2继电器信号反馈线。 经现场模拟, 将C20信号屏蔽时该车辆确实会发生无法启动的情况, 但此时车辆的组合仪表不会点亮, 与现场试车故障复现时现象不符,故障复现时组合仪表可以正常点亮。 据客户描述, 故障出现时按下过双闪警告灯开关, 在组合仪表上看到 “双闪灯”闪烁, 故可以排除此处。 将C19信号屏蔽时模拟故障, 此时车辆虽无法启动, 但有启动电机吸合的声音, 与故障现象不符, 故排除此处。 但为了排除干扰, 我们将线脚挑出处理后重新安装, 并使用扎带将插头与PEPS控制器进行加固处理。
最后, 故障的排除就需要按照 “3.2中第4条, 第6条”中控制逻辑进行排查。 首先排除车速信号导致, 因为车速信号仅作为OFF-ON电源挡位切换判断的前置条件, 不作为启动的前置条件。 事实上, 该车辆在出现故障时是可以上到ON电源挡位, 故排除。 检查该车辆的离合器开关, 通过对比数据流并多次测试该开关表现正常, 未出现错误信号。从控制逻辑上讲, 该开关即使出现故障也仅仅会导致无法启动, 不会导致无法从ON-OFF的电源挡位切换, 待定。 继续排查该车辆变速器挡位开关, 该车辆变速器上有2个挡位开关, 倒挡开关与空挡开关。
该车辆使用较勤, 新车期间在外部更换过变速器油。该车型变速器油加注孔位置较深, 拆卸时需要拆卸周边附件。 该车空挡开关有明显拆卸痕迹, 对其进行故障模拟后,车辆故障现象终于稳定复现, 即能上电到ON挡但是无法启动, 这是因为车辆无法确定车辆的挡位状态, 出于安全的考虑。 同时, 能上电到ON挡后也无法下电到OFF挡, 下电的前置条件中有对于正常N挡信号的判断。 对空挡开关的安装行程排查正常, 故障锁定在空挡开关本体以及附带插头。
更换空挡开关与仪表线束后, 故障排除。
该车辆故障属于偶发性, 在进行逆向分析时存在一定验证的难度, 因为无法准确使车辆处于一直故障状态, 然后去检测各个输入输出信号与标准的差异, 所以适合用正向验证。 通过逐一梳理整个逻辑链, 并一一验证排查。 在处理具有多个故障现象的问题时, 可以先对其中一个典型故障进行突破, 有进展后再去关联验证其他故障现象。 同时, 也需要把握各个环节的有用信息, 便于缩小排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