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已成为各大卫视在新年期间所主打出的一道“招牌”。 这或许是受到央视春晚的影响,亦或许是为了提升收视率,就这样各大卫视春晚从起初的一两家卫视在做,到如今几乎遍布各大卫视。各类节目的缤彩纷呈再加上明星大腕阵场以及华丽的舞台,一台春晚就这样诞生了。然而就在今年,平时看似默默无闻的河南卫视,仅因为一个不到六分钟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爆全网,赢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評,并且创造了舞蹈“出圈”的现象。该节目由郑州歌舞剧院陈琳,袁时编导。14名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的舞姿生动展示了大唐盛世文化。据统计,《唐宫夜宴》单个节目在微博播放量达到20.4万次观看;人民日报也发文声称“这是什么神仙节目,播出五天还能“霸占”热搜?!”。有网友表示这才是中国风,甚至有网友表示看了此节目有想去博物馆看看的想法。无论是让广大观众通过该节目去了解舞蹈,亦或是通过舞蹈去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等等,这些“出圈”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作品展现浓厚文化底蕴
《唐宫夜宴》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破圈而出。首当其冲便是它所具有的文化底蕴。14位舞蹈演员将大唐盛况展现的淋漓尽致,既有大唐女子风腴的体态美,又有大唐时期的雍容华贵。作品不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也都展现着其内在文化。首先,这部作品的取材来源于唐三彩乐舞佣。我们都知道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无疑是唐朝文化的产物。据了解,编导陈琳也是在河南博物院看到唐三彩舞俑后便产生思考:“如果通过真人舞蹈的形式让这些唐三彩乐舞俑“活”起来,会呈现出怎样的效果?”在笔者看来,让沉睡近千年的舞俑以舞蹈的手段将其“复活”,复活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舞俑形象,更重要的是今人站在今天的视角之上,通过今天的方式去对千年前文化的全新思考,从而达到一种符合历史的全新“复现”。我想这也是观众看了此作品能够产生共鸣心理、连连叫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国古代唐朝女子,以体态丰腴为美,彰显其雍容尔雅、端庄大方。舞蹈创作在其形式上也必须遵循历史现实,进行真实严谨式的“复现”。《唐宫夜宴》的编导可谓是绞尽脑汁,别具匠心式地对其形象进行真实“还原”。为了体现体态丰腴,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除此之外,就连唐代女子的妆容,编导也有考虑进去。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设计,恰恰再现了风靡于唐代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笔者认为,这一处处的细节展现,不仅是对唐代乐舞佣的复现,也体现了一个编导的素养,也体现出编导对于作品本身的思考。而如今的观众不像以前,他们也都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他们也深知好的作品是什么样子。这也要求编导家比如具有匠人精神。因此,《唐宫夜宴》这部作品,不论在内容和形式上,无不都透露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观众打眼一看就知道这属于唐朝,更属于我国。
二、技术与舞蹈的互融
初次观看河南卫视春晚版本的《唐宫夜宴》,在脑海里不禁涌现出一个念头,便是这些舞台效果可千万别把舞蹈给吞没了!完整看完之后,这个顾虑完全打消。相反,舞台技术和舞蹈合二为一。导演通过5G技术加AR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这群参加夜宴的宫女配合着科技手段真正做到了人画合一。作品分别以《簪花仕女图》《捣练图》《明皇幸蜀图》《千里江山图》《树人美人图》《备骑出行图》《侍马图》等图画为背景,为舞蹈演员提供了环境,这群参加夜宴的宫女如同在画中穿行,时而嬉戏,时而打闹。最终场景切换到宫廷时,宫女们的舞姿又不失大气恢弘,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尽情展现,为观众也带来了一场宫廷盛宴。此外,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融入许多国宝文物,制造出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更让观众忍不住有想去博物馆看看的冲动。
笔者认为,技术和舞蹈理应是这般互融的关系。舞台技术为舞蹈服务,使舞蹈增添了一份新鲜血液。而具有动态的舞蹈恰恰又是舞台技术的点睛之笔,使其活灵活现,仿佛会说话一般。只有这样,二者相互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然而在此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舞台技术不仅是为舞蹈服务,更是通过科技的手段,无形中传播了传统文化,这便是舞蹈节目造成“出圈”的外在原因之一。
三、网络及卫视平台的有力传播
该作品之所以能够营造“出圈”现象,也和互联网以及卫视平台的影响力所分不开。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微博、抖音、B站、快手等APP的出现,使事物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可谓是“一人知道,全网知道”。河南卫视《唐宫夜宴》一经播出,很快便火爆了各大平台。笔者在微博数据中了解到,《唐宫夜宴》相关话题阅读量共计25亿次;相关话题讨论共计108万;共计登上热搜5次,且最高位是top1,视频播放量共计20.4万次。此外,人民日报、新华视点等权威媒体点评就有30多家媒体报道、100多家领域大v参与深度讨论。这足以可见观众对这部晚上的作品的认可。
其次,便是河南卫视平台的品牌形象打造。河南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有18个地级市,可以说每一个城市都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笔者猜想,这也是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抓住了文化这一主线,打造一台展现传统文化的晚会。于是便有了舞蹈《唐宫夜宴》、太极《天地之中》以及民乐大师方锦龙吹响千年古笛的创意表演。谈起卫视,让笔者想到了央视春晚。央视春晚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家喻户晓,其影响力也不言而喻,为何舞蹈“出圈”的现象没有出现在央视?不禁让人引起反思!
综上所述,舞蹈“出圈”现象,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在做这个节目的同时,没人会预料到它会产生如此之强影响力。这也告诉我们,如今的创作,如今的观众,早已和过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作需以立足于本民族,创作出符合民族心理的好作品,才能引起观众共鸣,况且如今观众的眼睛也是雪亮无比的。立足于传统的《唐宫夜宴》,以现代科技的手段等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显现,这唤醒了每一位观众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从而让每一位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最终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我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舞蹈“出圈”现象也会频频出现。文章最后我想引用河南卫视春晚总到陈雷的一句话:“看到网友说看完晚会想去河南博物院转转,觉得这些表演“出圈”值得了,“我们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了一点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