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贵州遵义仁怀市茅台镇位于赤水河畔,有“中国第一酒镇”之称。因多家酒企存在破坏生态、未批先建等问题,当地近期被中央点名。
去年以来,仁怀市通过关停一些“小散弱”酒企、要求酒企投资升级环保设施等措施,生态得到一定改善。一些未批先建项目,目前还处在停工状态。但在此过程中,茅台镇如何在这场“生态大考”中过关仍面临诸多考验。
支流曾发黑发臭
仁怀白酒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赤水河的污染问题却屡见报端。“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违法建设、破坏生态问题时有发生,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贵州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赤水河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但一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赤水河流经遵义市茅台镇的11条支流中,有4条水质为劣V类。
2021年4月,贵州省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遵义市督察时发现,仁怀市白酒行业无序发展,污染治理推进不力,溪沟污染依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省督察组指出,仁怀市共有白酒企业1690家,其中2021年在产778家。在2021年,仁怀市在产的白酒企业中,冷却水主要采用水冷方式。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冷却水必须收集处理后回用,回用率不低于80%。
“但除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按要求建设冷却水循环处理系统外,其余白酒企业大多数因陋就简,在屋顶、厂区等修建简易冷却水池,达不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高温、高浓度冷却水直接排入外环境,加重各溪沟污染负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官网上点名了几家企业:仁怀市文洋酒业有限公司冷却水直排,水质发黑;酒城酒业冷却水管网布局杂乱,设置外排管道;金茅古酒厂冷却水收集池存在废水外溢。
仁溪沟属于赤水河支流,属于茅台镇岩滩村。仁怀市冠醇酿酒作坊老板吴明勇表示,原来的窖池都是泥土和砂石结构,容易渗漏,导致外溢污染。一些污水很容易渗透到马路,进入仁溪沟。
在他印象里,过去一些环保设备比较落后,思想观念也跟不上。岩滩村还有一家酒企的高管表示,前些年,的确有一些酒企环保设施不规范,甚至偷排污水,导致仁溪沟的水有时都是黑的。茅台镇汉王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杰也记得,之前仁溪沟的水有时非常浑浊,甚至发臭。
官方监测数据显示,仁怀市赤水河支流石坝河、仁溪沟、兰家湾、元木岩、胜利沟等水质均存在超标。2021年1~3月,兰家湾COD(化学需氧量)最高达251mg/L;仁溪沟水质COD高达165mg/L,均为劣Ⅴ类水质。督察组认为,部分白酒企业环保意识淡薄,违法违规问题频发,赤水河仁怀段部分溪沟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去年被贵州省环保厅通报后,仁怀市开展了新一轮治污运动。2021年8月,仁怀市启动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四改一建设”工程。该工程是指:冷却水系统改造、窖池改造、接酒池改造、厂区管网改造、废水应急池建设。
位于仁溪沟的茅台镇汉王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杰表示,为了通过政府验收,去年,汉王酒业总共投资了900多万元,其中为了把40台老式冰缸改成干湿水冷设备,就花费了470余万元。
欧杰称,目前仁怀市的生产型的酒企还有900多家。“这些企业都是经过改造后顺利通过政府验收,允许继续投产的企业。”改造后,仁溪沟变清澈了,现在里面还能经常看到小鱼。“谁污染谁治理,治污是我们酒企的主体责任。”
“小散弱”整治难题
为集约土地、便于监管、治理污染,仁怀市政府正在对“小散弱”酒企采取兼并重组等举措。仁怀市将之视为白酒产业的“瘦身革命”。
2021年9月7日,仁怀市政府办印发《仁怀市白酒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目标为,通过推进白酒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使重组后的白酒企业证照齐全、手续合法、安全可靠、生态环保高质高效,且企业独立年产大曲酱香达400吨以上,新增白酒企业项目建设能力在年产大曲酱香白酒2000吨以上。文件还明确了仁怀酱酒产业的阶段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白酒产量达到45万千升,白酒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以上,税收突破600亿元。初步形成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3家、十亿级企业10家以上、亿元级企业40家的白酒产业集群,白酒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健全完善。
仁怀市在对白酒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中,“小散弱”如何有序退出,仍然面临重重阻碍。
在仁溪沟,除了汉王酒业等少数几家酒企,其他多为规模较小的酒厂或作坊。对这些企业老板而言,他们更担心的是,今后是否会面临被直接关停的命运。酒企老板们不满之处在于,去年为了支持“四改”工作,也为继续生产,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现在公司却再次面临生存问题。“政府为了做大做强一家企业,为什么要灭掉这里的十多家企业?企业不论大小,只要合法合规,就不应该受到歧视。”
吴明勇提供的相关视频显示,今年3月2日,仁怀市政府召集仁溪沟18家企业负责人,开了一次“仁溪沟白酒开发利用项目企业座谈会”。会上,政府还未明确搬迁方案和补偿方案。多位仁溪沟酒企负责人表示,地域对酱香酒品质影响很大,相比经济补偿,他们更担心的是如果离开这里,今后是否还能酿出与仁溪沟相同品质的酒。
2021年9月,公众号“懂酒谛”发过一篇《仁怀酒企兼并重组山雨欲来》的文章。该文援引一位仁怀市知情者的话称,如果不是疫情原因,此项工作在2021年初就全面启动了。
“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是仁怀几代领导的梦想,然而政府的強介入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灵活性是仁怀酒企艰难抉择的两面,仁怀的酒企除了茅台集团等极少数国有控股企业之外,大都是规模偏小的民营企业。”文章分析,他们更希望政府少做“拉郎配”式的强整合,而是让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但如果不进行兼并重组,政府对小、散、乱酒企的监管困难重重。一旦赤水河出现大的环境污染,仁怀酱酒产业将难以抵御生态系统风险。
有分析认为,仁怀市政府对当地酒企采取的改造提升、兼并重组等举措,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培育壮大白酒骨干企业集群,规范白酒生产经营秩序。但在此过程中,如何考虑好企业的正当诉求,也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