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种业发展对策探究

2022-07-02 13:16赵崇武
种子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对策

赵崇武

摘    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文章梳理了广西种业发展在育种创新、良种供应和种企科研3方面的成效,分析了地方品种保护面临挑战、现代种业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种业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以及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5个制约广西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种质资源保护、现代种业平台构建、科研力量创新、加大金融支持、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5个维度提出广西种业发展建议,以期助力广西种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

关键词:广西种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对策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0-012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4.6       文献标志码:A

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也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资本投入的产业[1]。种业作为农业的源头,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只有种业实现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才能夯实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要下定决心做优做强做大民族种业,要从源头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在202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当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3月,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掌握丰富种质资源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基础,是确保国家种业安全的关键之路。相关学者针对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种子产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产业的战略选择、开放背景下中国种业后发优势与战略展开了研究,但对广西种业发展情况研究较少,主要偏重某一细分具体领域[3-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效衔接,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投入持续增长,为广西种业的良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6]。文章调查分析了广西种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广西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对策。

1 当前广西种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广西始终把种业振兴放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在育种创新、良种供应、种业企业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深入研究种业创新思路,认真做好良种的供应和种业企业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广西在自主育种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广西累计7个水稻品种经农业农村部确认冠名为“超级稻”,推动了华南一带稻区优质化发展进程;桂单等优良品种打破了广西玉米市场长期被外国垄断的局面,自主培育的微胚乳高油高蛋白玉米成为我国第一个可推广的超高油玉米新品种。

我国种植比例最大的广西自主育成糖蔗品种“桂糖11号”和“桂糖42号”,使广西甘蔗自主品种占有率超过30%;在广西蚕种总饲养量方面,自育桂蚕2号等蚕种饲养数量超过98%。累计培育了13个通过国审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居全国第四位,孵化的地方品种肉禽苗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广西三黄鸡开发利用的规模及产业化程度在全国所有畜禽遗传资源中贡献最大。成功突破了一批水产本地野生和引进品种的人工驯养与繁育技术难关,育成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和罗非鱼“壮罗1号”两个通过国审的水产新品种。

1.2 广西良种供应规模持续扩大,种质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广西7种重要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达27.6亿元,其中,杂交水稻种子市值16.89亿元(全国第三名)。广西实现年产杂交水稻种子约1 900万 kg、玉米种子约1 125万 kg、甘蔗一级脱毒种茎量2.8万t、香蕉组培苗1亿株、柑桔良种无病毒苗2 000万株,广西一代桑蚕杂交种场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张,年产新品种桑种1万kg,生产淡水鱼苗543.99亿尾、稚鳖0.61亿只、稚龟0.09亿只、虾类育苗217.12亿尾、贝类育苗9.16亿粒,年销种猪30万头,鸡苗13亿只等,生产能力较好地满足了产业用种需求,保障了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广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其中,猪95%、鸡99%、水产60%。种子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水稻和玉米种质合格率從“十二五”时期的90%提高到97%,蔬菜种质合格率从82.7%提高到96.8%。

1.3 广西种业企业贡献大,发展稳中向好

广西共有5家企业被中国种子协会认定为中国种业信用企业,其中3A级3家,2A级及1A级各1家。目前,广西共有农作物种业企业412家,其中持A证企业3家,持B证企业35家,注册资本超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4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3家。2019年,广西种业企业总资产136.73亿元(排全国第六名),共有员工10 790人(排全国第三名),企业科研投入522.3万元。广西种业企业承担建设5个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并设立10个研究院所。

通过加强科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开展良种联合攻关以及通过兼并重组、购买品种权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通过自治区审定的新品种中,企业选育数量达总量的70%以上,其中2018—2020年占比分别为82.3%、78.2%和74.1%。

2 当前广西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广西地方品种保护面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广西自治区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从2018年的28家减少到2021年的23家,天鹅六画山鸡2008年普查时有种鸡4.7万只,2021年普查时仅有1 060只。部分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生产性能下降、优秀基因丢失。由于长期以来对野生稻保护力度不足,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或人为干扰,使得野生稻原生态位受到威胁,生存空间不断萎缩、种群数量与分布点不断减少,1981年野生稻分布点共有1 342个,目前仅剩325个。

受外来畜种及市场调控的冲击,当地大规模推广外来瘦肉型猪,并将一些地方品种,例如巴马香猪、环江香猪、陆川猪等与外来瘦肉型猪进行杂交培育,使得纯种猪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品种保种形势不容乐观。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环境恶化,一些特有、珍稀水生物种面临灭绝危险,例如沿海马氏珠母贝自然资源出现严重衰退现象。

2.2 广西现代种业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被列入国家级的基地稀缺

广西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现代种业基地数量较少,现有种业基地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与现代种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全国有52个制种大县、100个区域性良繁基地,但广西仅崇左市江州区、来宾市兴宾区被列入国家甘蔗区域性良繁基地。

2.3 广西育种人才不足,种业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广西种业的高级科技研发人才较为稀缺,尤其缺少种业科技的领军型人才。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不足,育种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技术瓶颈难以突破,育种效率相对较低,缺乏突破性品种,例如,目前部分国家的大豆育种已进入“生物科技+大数据科技”时代,但广西还处于“杂交+分子技术选育”为主的阶段。种业的科研和推广转化力度不足,选育出高产优质品种后,相应的栽培技术没有及时优化。

2.4 广西种业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金融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种业具有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所以种业企业信贷风险较大,导致信贷投放被限制,信贷比重不高,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此外,金融配套政策相对较少、涉种融资担保机制不完善、资金支持不到位等因素使种业企业的生命力较为脆弱,制约了种业企业的发展。

2.5 政府部门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随着国家对种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政府部门对种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但仍有一些不良商家利益熏心,视法律于不顾,视农民血汗而不惜,走上生产经营假种子的不归路,引发了一次次让人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

3 广西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3.1 加快发展保护场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农作物方面,进一步扩建各级种质资源库,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及相关材料,例如野生稻、栽培稻、甘蔗、野生花生、栽培花生和糯玉米种质资源等,优化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畜禽方面,加紧筹建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区、基因库,适当加大广西品种名录中有关品种的保护力度,持续做好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例如巴马香猪、环江香猪、陆川猪、隆林黄牛等,确保广西特有优势种质遗传资源的持续发展,开启广西地方遗传资源保护、活体保护与基因保存的创新模式。

优化广西优质瘦肉型猪种基因库,收集国家级核心育种公猪站冷冻猪精,为广西种猪联合育种的开展夯实基础。持续打造自治区级种羊场,提高存栏种公羊数量。水产方面,扩建各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原良种场,优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保护广西特有珍稀土著鱼类、水生哺乳类、贝类等活体水产种质资源。依托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等构建虾、贝及淡水鱼等重要种类的细胞库、配子库和基因库,低温保存水产种质资源的核酸样品。

3.2 推进现代种业平台建设,实现良种“育繁推”一体化

依托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中高等院校,对育种单位给予认定和支持,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育种基地,建立创新品种示范园,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例如,加快推进广西南繁基地等种业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力争创建一批国家育种制种基地,建立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围绕水稻、糖料蔗、奶水牛等优势产业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突破性的主打主推“桂系”新品种。

推进广西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园项目建设,落实中国-东盟现代种业示范园概念性规划、中国-东盟亚热带果树种业示范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认真抓好种业提升工程储备项目申报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力度。例如着重抓好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锯缘青蟹种质资源场、陆川猪种质资源场等,做好良种联合攻关、“育繁推”一体化能力提升、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现代种业基础支撑等项目支持。

3.3 人才、技术和行业同频共振

多方面培养人才,推动种业人才振兴。在高等院校教育方面,引入育种专业,打造国内重点学科,培养高水平育种攻关人才。在发展科研人员团队方面,加快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培养和集聚一批种业科研团队。在种业从业人员培训方面,注重培训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加入培训考核环节,有效提高种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用好技术选对路子,推动种业科研振兴。争取在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的基础性研究、分子生物科技的前沿性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对农业生物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的研究,提高育种技术水平和育种效率,争取在农作物抗病、抗虫、抗寒、抗旱、耐湿、抗盐碱和抗草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有选择性地培育新品种,研究新的繁殖培育技术,做好应用示范工作。同时,抓好百香果、菠萝蜜、芒果、桂圆、柿子、沙田柚、甘蔗等广西特色优势产业的育种攻关,通过开展特色种业重点项目,为广西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有效整合种业有关部门,推动种业部门振兴。加大种业的科研、推广和转化力度,完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加强农业科学院与引育种中心、水产研究所、畜牧研究所之间的资源整合,形成“大农科”院所体系,突出农业科技力量的公益性定位。整合理顺自治区与市县农业科技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主体,整合广西农业科研资源,在各市县分别设立分院,以此解决自治区与市、县农业科研单位三者职能定位不清、交叉重复和错位问题,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探索广西农业农村系統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将其全部并入广西农科院系统,彻底解决科研和推广二者割裂的现象,更好地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成果应用在种业的发展方面。

3.4 完善金融支种机制,做好涉种风险共担工作

根据以往的调研发现,以扶贫工作为例,金融部门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与金融扶贫的成效密切相关,重视扶贫金融且一把手亲自抓的部门可在支持扶贫产业工作方面打开新局面,取得显著成效。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积极履行监管责任,继金融扶贫之后,再接再厉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推动种业振兴。

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监管部门、企业,提供符合广西种业发展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金融支持种业发展供给问题。加大信贷力度,全面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门槛,提高对种业企业的信贷比重,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的贷款组合,例如小额贷款、专项贷款、短期贷款、中长期优惠贷款等,为种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信贷服务。充分发挥财税、货币等政策引导作用,持续加大财政政策对种业金融的倾斜力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是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好成员单位的作用,加大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力度。从财政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金收益及中央和自治区级补助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广西种业企业发展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基金和财政贴息基金,对种业企业贷款产生的亏损进行补偿,降低信贷风险。同时,完善涉种融资担保机制,实现风险共担,鼓励金融支种。

3.5 认真做好种业服务员,全力当好市场监察官

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委员会工作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确保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抓紧出台更多更切合实际的优惠政策,扎实推进种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积极培育和大力引进种业龙头企业,简化审批事项与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禁止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能帮就帮、能扶就扶,能免就免,能不罚就不罚,真正为种业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善于总结引进种业龙头企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供最好的服务,营造最优的氛围,不仅要让种业龙头企业在广西大地上软着陆,还要让他们在广西又好又快地发展。

全面落实国家的监管要求,明确自治区、市、县三级监管工作内容、目标及时序进度。重点加大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严监管,维持种业市场的良好环境,抓好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工作,依法核发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实施种业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保障种子的合格率。参考河湖长制,推行种长制,确保每类种子都有“种长”,工作绩效纳入考核,加大奖惩力度,不断扎实推进种长制“有名、有实、有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陈玉冲,曾媛,张棵,等.广西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3):120-124.

[2]周传猛,李科冰,古彪,等.玉林市现代种业发展的SWOT分析研究[J].中国种业,2019(6):25-27.

[3]罗永明,王威豪,刘百龙,等.广西种业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种业,2020(6):17-21.

[4]王韶红,赵立波,陈炳强,等.青岛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与实现路径[J].中国种业,2022(2):46-48.

[5]周万献.大数据在广西种业领域的发展研究[D].南宁:廣西大学,2020.

[6]吴寿平,谢振华.现代种业的跨越式发展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21(7):50-53.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走,找对策去!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