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舫 李 伟 王博宇 雷茵茹 赵欣胜 翟夏杰 郭子良 王大安 张曼胤 王金枝 吴 慧
(1 北京市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北京 100094;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 100091)
湿地是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崔丽娟等, 2011a; 2011b; 2021)。高质量的湿地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崔丽娟等, 2015; 王海霞等, 2006)。北京市湿地面临着面积下降、水文连通性不足、功能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生态质量不高、服务功能衰退等诸多问题(崔丽娟, 2012)。
2021 年北京市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了“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总体布局,用于科学指导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海淀区是北京市城市湿地群的重要分布区域,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地区,位于北京湿地规划的中心城区湿地群和沙河湿地带,拥有翠湖湿地、颐和园湿地、玉渊潭湿地等重要湿地资源,是北京市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淀区湿地保护发展规划将有助于促进海淀区湿地融入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增强湿地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为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城区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2.7 ℃(李春玲等, 2021),年均降水量502.7 mm。区境内河湖水系纵横,有清河、南沙河、北沙河等各级河道共81 条(侯晓燕等, 2016)。
海淀区湿地总面积1 420.65 hm2,自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永久性湖泊等湿地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永久性河流,达393.34 hm2,占海淀区湿地总面积的27.69%。人工湿地主要包括库塘、水产养殖场和运河/输水河等湿地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库塘,达402.87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28.36%。海淀区记录鸟类317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Ciconia nigra)、白 琵 鹭(Platalea leucorodia) 和 鸳 鸯(Aix galericulata)等,记录野生植物755 种,包括野大豆(Glycine soja)、芡实(Euryale ferox)和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保护植物。
海淀区湿地面积1 420.65 hm2,湿地率为3.3%,略低于北京市湿地率(3.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8%)。湿地空间分布呈南北两大聚集分布区,整体上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海淀辖区内沟渠主要用于行洪,汛期之外基本处于干涸状态,需要再生水的补充。昆明湖、八一湖、玉渊潭湖、圆明园湖和紫竹院湖因生态补水不足、汛期面源污染等因素,水质均未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海淀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破碎化日趋严重,造成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处于受威胁状态。根据2020—2021 年海淀区野生植物调查结果,发现19 种外来入侵物种,降低了本土物种栖息地适宜性,削弱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海淀区呈分散分布的501 块小微湿地缺乏有效管理,小微湿地面临严重的退化趋势,影响到宜居城市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淀区湿地监测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区级湿地监测网络,湿地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缺乏系统的生态科普教育顶层设计和特色生态科普资源的调查和梳理。生态类的科普创新基地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不足,还未建立海淀区品牌和标志性的生态科普基地。
海淀区湿地保护规划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两山论”为基石,坚持以“生态优先、科学布局、突出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湿地融入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到2025 年,确保湿地保有量不减少,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改善,湿地保护率达到70%。建设小微湿地6 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 处;水体岸线自然化率、河道绿化普及率得到较大提高;湿地野生动植物种数不降低,湿地外来物种入侵得到初步遏制;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湿地文化得到彰显。
到2035 年,全区湿地面积总量不减少,湿地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湿地保护率达到80%。建设小微湿地15 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5 处;水体岸线自然化率、河道绿化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湿地野生动植物种数稳中有升,外来物种入侵得到有效控制;湿地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更有品质,形成湿地与城市相伴、与文化交融的总体湿地景观风貌,助力海淀区“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建设。
根据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市域绿色空间结构规划,落实海淀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需求和城市发展目标,依据海淀区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特征,构建海淀区“一带—两核—多点”湿地总体布局(图1)。
图1 海淀区湿地保护总体布局Fig.1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wetland ecological space in Beijing
(1)“一带”指以京密引水渠为轴自然形成的湿地带。湿地带贯穿海淀南北,流经北部南沙河流域的台头沟、草场沟、周家巷沟、东埠头沟、团结渠,南部的清河、昆明湖,最后经昆玉河在滨角与永定河引水渠汇合后,流入玉渊潭,是连接“两核”重要的生态廊道。
(2)“两核”为海淀区北部的“翠湖-稻香湖-上庄水库”湿地核和南部的“颐和园—圆明园”湿地核。“翠湖—稻香湖—上庄水库”湿地核包括翠湖、稻香湖、上庄水库等湖泊、库塘和稻田湿地,也包括南沙河上游的沙涧河、柳林沟和下游的西玉河湿地,是海淀区北部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也是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的重要生态节点。“颐和园—圆明园”湿地核包括“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圆明园,“一道十三园”中的北坞公园、海淀公园、船营公园、两山公园等,高等院校中的未名湖、近春园等,以及周边河流和沟渠,构成了海淀区南部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文化湿地群,具有巨大的景观和文化服务功能。
(3)“多点”指海淀湿地资源聚集的河渠、库塘、城市公园等生态节点。包括苏家坨湿地点、五一渠—风格渠湿地点、永定河引水渠湿地点、清河湿地点、香泉湿地点、紫竹院—动物园湿地点和玉渊潭湿地点等,是“一带”和“两核”的补充和扩展,对于优化海淀蓝绿空间布局、增强海淀湿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一带—两核—多点”湿地总体布局重点开展湿地恢复规划、湿地公园规划、小微湿地建设规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规划、湿地监测能力提升规划和湿地自然教育和科普能力提升规划6 项内容(表1)。
表1 海淀区湿地保护规划Table 1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Haidian district
北部地区以南沙河为轴线,恢复上庄水库、苏家坨和翠湖湿地等核心湿地,串联雨水湿地和各条河渠,形成河渠互通、功能互补的湿地生态网络。南部在“颐和园—圆明园”湿地核,以公园湿地为主进行湿地生态恢复,通过基质恢复、植被修复、动物栖息地修复等措施,提升三山五园湿地功能;开展百望山沟域、北旱河、清河等湿地生态恢复,改善湿地生态质量,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
在充分保护湿地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为原则,在北部生态科技绿心规划西玉河湿地公园、崔家窑雨水湿地公园、稻香湖湿地公园,突出南沙河流域湿地功能和景观特色。
在凤凰岭、屯佃村、玉峰路等地,建设以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物栖息地为主要功能的小微湿地。通过湿地植被恢复、隐蔽物建设、食源植物配置等措施,为重要野生动物栖息、水鸟迁徙停歇和珍稀植物种群恢复等提供条件。
在上庄镇白水洼村、上庄后河等农村和郊区,建设以污染防治和水质净化为主要功能的小微湿地。通过湿地水生态修复、岸带生态化改造、水系连通、基质修复等措施,提高小微湿地吸纳消除污染物的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
在冷泉村、南旱河等地,建设以调蓄雨洪为主要功能的小微湿地,结合平原造林绿化、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等生态工程。通过基质修复、微地形改造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有效提升湿地减少地表径流、调蓄雨洪、改善环境等功能。
在中关村公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营建以调节小气候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小微湿地。通过湿地植被恢复、水生态修复、湿地小品和科普宣教设施建设,改善人口聚集区生态环境,满足市民就近休闲游憩的需求。
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中关村软件园、海淀公园、紫竹院和玉渊潭东湖等地采取生物多样性保育措施并配备相关基础设施,开展海淀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的建设。通过生态留白、设置禁入区、生态隔离设施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原生地、繁殖地和越冬地等;通过珍稀植物就地保护、生境恢复和改善等措施,促进湿地植物多样性保育;通过“本杰士堆”建设、食源植物配置、生境岛修复等措施,营造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配置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统一标识和宣教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跟踪监测和自然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结合现有的水文监测站、气象监测站等建设5~6处区级湿地监测点,对颐和园、圆明园、玉渊潭、紫竹院、翠湖湿地以及京密引水渠等重点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监测,建设翠湖湿地市级重要湿地监测站点。开展海淀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动态监测,建设海淀区湿地资源年度动态监测数据库,对湿地动态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
开展湿地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在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西玉河湿地公园、崔家窑雨水湿地公园、稻香湖湿地公园等完善展示型自然科普馆和体验型自然教室,配备相应的标本、模型、牌示、解说和互动教学设施,编制湿地自然教育课程,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上庄镇西马坊村、长乐村京西稻种植区、海淀公园、北坞公园、两山公园等配备展示稻田耕作的多媒体和互动型展陈设备,开辟稻田种植农耕体验区,持续开展“海淀公园收割节”等品牌湿地宣传活动,编制京西稻自然人文课程,介绍京西稻历史脉络、皇家稻作文化、稻田生态系统等;在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紫竹院公园等建设湿地文化宣教馆、科普长廊等,展示海淀区湿地与城市发祥、园林名胜兴起、漕运、农耕发展的关系,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永定河文化带,传承运河历史典故。
在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小微湿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等建设展示型、互动型或研究型湿地自然教育驿站,设立介绍湿地知识的标识、标牌,配备湿地水质、气象、土壤、生物多样性等小型监测仪器,成为展示湿地科学知识的一线阵地,公众参与湿地监测与保护的微型平台。
挖掘海淀特色湿地自然教育资源,建立精细化自然教育资源清单,设计湿地自然教育课程、编写湿地自然教育讲义、设计湿地自然教育活动,逐步形成种类齐全、特色突出的湿地自然教育研学课程体系。设计主题鲜明的自然教育路线,如颐和园—圆明园—紫竹院—玉渊潭的“体味湿地文化”线路,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组合课程模块,设计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等不同时长的湿地自然教育研学课程。推进海淀区湿地自然教育研学课程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
湿地保护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体系,科学恢复和利用湿地。北京市海淀区湿地资源稀缺且空间分布不均,生态质量较低,城市人口密集,湿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海淀区通过开展湿地恢复、湿地公园建设、小微湿地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湿地科研监测能力提升以及湿地自然教育和科普6 项规划以实现海淀区“一带—两核—多点”湿地总体布局,保护规划实施后,海淀区湿地保护管理将得到大幅加强,湿地质量和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更趋完善,给全区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海淀区湿地保护规划将有助于促进海淀区湿地融入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增强湿地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为海淀区湿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崔丽娟等, 2021; 宋晴等, 2021),为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