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江口门
——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

2022-07-01 17:47:20谢权辉广东省江门航道事务中心台山航标与测绘所
珠江水运 2022年11期
关键词:挖泥泥坑航道

谢权辉 广东省江门航道事务中心台山航标与测绘所

崖门出海航道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黄茅海水域,北起崖门口、南至荷包岛东南侧,全长约43.6km,属于《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中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三线中的“一线”,是西江主通道的出海航道之一,对广东省江门市和珠江三角洲西部乃至西江中上游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该航道属于口门航道,每年均有一定回淤,航道部门自2019年开始,每年对该航道进行维护疏浚,经过3年的疏浚维护,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本文将通过总结分析近3年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推荐今后实施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

1.航道概况

2014年,崖门出海航道按5000吨级海轮全潮通航、兼顾10000吨级海轮乘潮通航的单向航道标准建设完成。目前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已纳入航道部门正常维护范围,航道维护尺度为通航宽度90米,通航设计水深7.2米(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下同),弯曲半径500米,航道维护类别为一类航道;航道部门在崖门5000吨级航道配布有37座沿海助航标志,航标维护正常率不低于99.8%。

自2019年开始,航道部门对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进行维护疏浚,近三年共完成维护疏浚工程量约448万立方米(计算断面量,下同),其中外抛约275万立方米,二次转吹上岸约173万立方米。

2.附近可使用的海洋倾倒区及陆上纳泥区现状

(1)根据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发布2021年全国可继续使用倾倒区和暂停使用倾倒区名录的公告》(公告2021年第8号),距离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较近的可继续使用的近岸倾倒区有两个,如下:

1)珠海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面积为14.1平方公里,离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约28公里。

2)广东国华粤电台山电厂煤码头港池航道维护浚深建设工程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面积为15.6平方公里,离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约25.5公里。

(2)可使用的陆上纳泥区为崖门出海航道西岸的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银湖湾新洲围地块,该纳泥区陆上占地面积8162亩,可处理疏浚弃土约2680万立方米,现为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陆上纳泥区。离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约22公里,利用该纳泥区需开挖临时航道和临时储泥坑。

3.近三年实施的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

近三年实施的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如下:

方案一:二次转吹上岸方案(吹呢船靠泊耙吸船,利用泥泵转吹上岸);

方案二:二次转吹上岸方案(耙吸船开舱卸泥,由绞吸船转吹上岸);

方案三:全外抛倾倒区方案。

3.1 二次转吹上岸方案(吹呢船靠泊耙吸船,利用泥泵转吹上岸)

1)实施情况:2019年实施的维护疏浚项目施工主要采用了该方案进行疏浚弃土处置。2019年项目疏浚工程量为173.24万立方米,项目投入总舱容为6800立方米的耙吸船,项目实际施工时间为119天。

2)处置安排:耙吸船分区段对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进行疏浚,满仓后运载疏浚弃土至临时储泥坑,平均运距为22公里。

图1 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地理位置图

图2 倾倒区位置图

3)施工工艺:采用耙吸船+吹呢船挖运吹工艺,其工艺流程为:耙吸船航道挖泥→运泥至临时储泥坑→吹泥船靠泊耙吸船→利用吹泥船泥泵直接吹泥→浮管→水下管→岸管→纳泥区。

4)制约条件:1.因临时航道及临时储泥坑为非公共航道,海洋管理部门要求利用临时航道及临时储泥坑进行施工,应取得海洋部门颁发的海域使用证,办证耗时长,影响项目工期;2.因吹泥船施工效率低,施工时间长,增加了耙吸船的停置艘班,导致工程费用增加,经分析采用该方案疏浚工程费用增加约13%。3.受制于临时航道尺度,不能投入大舱容的耙吸船。

3.2 二次转吹上岸方案(耙吸船开舱卸泥,由绞吸船转吹上岸)

1)实施情况:2019年实施的维护疏浚项目疏浚弃土处置原方案为耙吸船开舱卸泥,由绞吸船转吹上岸,后因项目未能取得环保部门批复的海洋废弃物倾倒证,而改为方案一的处置方案。以2019年项目疏浚项目进行类比,经分析,采用总舱容为6800立方米的耙吸船,项目预计施工时间为97天。

2)处置安排:耙吸船分区段对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进行疏浚,满仓后运载疏浚弃土至临时储泥坑,平均运距为22公里。

3)施工工艺:采用耙吸船+绞吸船挖运抛吹工艺,其工艺流程为:耙吸船航道挖泥→运泥至临时储泥坑抛泥→绞吸船储泥坑挖吹泥→浮管→水下管→岸管→纳泥区。

4)制约条件:1.临时航道及临时储泥坑须取得海洋部门颁发的海域使用证,办证耗时长,影响项目工期;2.因该工艺须进行水上抛泥作业,环保部门要求对项目开展环评工作,或者到生态环境部办理海洋废弃物倾倒作业许可。临时储泥坑未纳入全国可继续使用倾倒区名录内,因此无法取得海洋废弃物倾倒作业许可,而航道维护疏浚每年进行一次,按环保部门要求,采用水上抛泥二次转吹方案,每次项目前均须开展环评,办理项目环评时间长,增加了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3.受制于临时航道尺度,不能投入大舱容的耙吸船。

3.3 全外抛倾倒区方案

1)实施情况:2020年和2021年实施的维护疏浚项目疏浚弃土处置方案均为全外抛倾倒区的方案。2019年疏浚工程量为151.09万立方米,项目投入总舱容为4800立方米耙吸船,项目实际施工时间为71天。2020年疏浚工程量为123.78万立方米,项目投入总舱容为5100立方米耙吸船,项目实际施工时间为48天。

2)处置安排:耙吸船分区段对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进行疏浚,满舱后运载疏浚弃土至生态环境部批复的海洋废弃物倾倒区内。

3)施工工艺:采用耙吸船挖运抛吹工艺,其工艺流程为:耙吸船航道挖泥→挖泥装舱→满舱后驶倾倒区→进倾倒区抛泥→空舱返回疏浚区→下一轮施工循环。

4)制约条件:1.采用全外抛倾倒区处置方案的疏浚工程综合单价比二次转吹上岸的方案高,施工费用将提高,但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3.4 处置方案综合比较

各疏浚弃土处置方案综合比较见表1。

表1 疏浚弃土处置方案综合比较表

经对比,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推荐使用全外抛倾倒区方案,可投入中型耙吸船且投入船机设备少,工艺成熟,工期短,效率更高。

4.结束语

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每年均须维护,加之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将于2023年建成,届时崖门出海航道维护量将进一步加大,大量的疏浚弃土需要进行合理处置。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近3年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推荐采用全外抛倾倒区方案作为今后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理方案,也可为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维护疏浚弃土处置方案的选定提供参考方案。

猜你喜欢
挖泥泥坑航道
欢乐的小泥坑
幼儿画刊(2023年5期)2023-05-26 05:50:28
内河航道挖泥疏浚施工技术研究
中国水运(2020年7期)2020-11-06 05:53:05
小猪滚泥坑
弟弟跳泥坑
我自主研发疏浚重器“天鲲号”完成测试
河南科技(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下雨了 你会陪孩子一起踩泥坑吗
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4
新航道
留学(2017年5期)2017-03-29 03:03:54
抓斗挖泥船抓斗机自动控制技术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水道港口(2014年1期)2014-04-27 14:14:38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水道港口(2013年3期)2013-04-27 14: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