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栋 广州航海学院海运学院
刘珍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开展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斗争及其不同表现,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抗“疫”故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的题中之义,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旨意归依。
2020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荆楚大地蔓延全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统一领导,调兵遣将,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迅速投入抗“疫”斗争,亿万抗“疫”者在一线日夜奋战,全国4.2万多名医护人员火线驰援湖北,人民子弟兵日夜奔赴抗“疫”一线,爱心企业及党员群众慷慨捐款捐物,科研人员研制检测试剂,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广大志愿者不辞辛苦为民服务,全国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群防群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余昼夜横空出世,月余16座方舱医院患者清零休舱,两个多月控制住疫情,抗“疫”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翻开全民抗“疫”这本“思政书”,全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心连心、手牵手,舍家为国、守望相助。“老骥伏枥”的医学专家、“最美逆行”的白衣天使、“闻令而动”的军队官兵、“殉职战位”的警察医生、“坚守一线”的志愿队伍,“自觉禁足”的人民群众……中国抗“疫”故事英雄模范辈出,事迹催人泪下、过程感人肺腑、结局振奋人心,有助于学生对忠诚、勇敢、执着等英雄品格形成自觉性态度和整体性认知,是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思想源泉。中国抗“疫”故事所发出的中国声音、彰显的中国精神、践行的中国担当、凝聚的中国力量、体现的中国制度承载丰富的教育元素,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高度契合思政课教学育人旨意。
将中国抗“疫”故事有机融进思政课堂,在理论剖析中引入情境论述,能够延伸教学的广度与宽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以把抗“疫”的中国制度、公共治理方案、治理效能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讲述历史上华夏儿女是如何英勇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和突发疫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的抗“疫”壮举、全国各行各业集中力量火线支援湖北的动人事件。《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开展“中央部署疫情防控”“白衣战士英勇逆行”“全国人民齐心抗疫”等教学模块。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印的坚毅面孔,一个个奔波忙碌的志愿身影,一批批紧急集结的驰援队伍……中国抗“疫”故事书写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中华儿女的民族大义、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这是思政教学最典型、最生动的鲜活题材。
中国抗“疫”故事是新时代价值理念传承和文化传统赓续的新载体,将其融入思政教学课程中,与教材内容生成“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符合学生自然醇厚的“口味”,可以规避教师在课堂机械宣读课件的痼疾,改善理论晦涩难懂的瑕玷,有效疏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困惑与理解难题。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可以使思政课堂变得生机活力,教学更为灵动自如,其穿透力、感染力、表现力将直抵学生心底,让学生在心灵和思想上产生双元共鸣,在感性认知与理性思量的有机融合中,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从而提高思政教学实效。
抗“疫”期间,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举全国之力救治患者,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党中央“冲锋号”一吹响,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迅速行动,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从重症病房到城乡社区,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处处闪动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用党员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的“安全指数”,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冲锋在前的自觉行动,把对人民的热爱化作舍生忘死的崇高追求。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用生命铸就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从“遭遇战”到“阻击战”,从“重中之重”到“人民战争”,从“头等大事”到“全面胜利”,这场伟大的抗“疫”故事正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赤诚之心,这是大学生滋养民本情怀的精神食粮。思政课教师要面向波澜壮阔的抗“疫”实践开辟教学场景,把一个个蒸腾着精气神、氤氲着家国情、喷发着正能量的抗“疫”故事全景式讲出来,使学生全面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引导学生坚定为民服务的责任与信念,将民本情怀作为未来工作的根本遵循。
抗“疫”期间,党中央举旗定向、统筹部署,汇聚全国人民磅礴伟力,构筑一道道坚不可攻的抗“疫”堡垒,此次应对疫情的行动之快、动员之广、力度之大世所罕见,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是最硬核的生动展现和有力注解,再次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解决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不二法宝,是战胜疫情高超战斗力和强大内聚力的最硬底气,这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爱国信念的鲜活题材。教师要有机融合“思政小课堂”与“抗疫大课堂”,把感人心脾的抗“疫”故事打造成有理论效度、时事温度和价值深度的思政“金课”,用专注的态度、专一的心思、敬业的精神在中国抗“疫”故事上精细耕耘,将抗“疫”故事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理想信念、生命意识的直接教材。以生活话语讲述国家抗“疫”部署和人民抗“疫”行动,讲透中国如何能在两个多月就控制好这次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疫情,剖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明疫情防控所展现出的治理效能,讲清全国一盘棋思想的生动实践,增强制度自信,筑牢学生精神根基,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抗“疫”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调兵遣将、亲自指挥的民本情怀;各级党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革命战斗精神;白衣执甲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的敬业担当精神;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协作精神;科研人员严谨研究、扎实工作的求真务实精神;社区工作者投身一线、日夜值守的顽强拼搏精神;广大志愿者真诚服务、不辞辛劳的奉献精神;各级组织以人为本、扶弱济困的人文关怀精神……抗“疫”精神承载着意蕴丰盈的民族精神,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奋进不息的精神密码,这是大学生砥砺强国志向的动力源泉。教师要充分挖掘抗“疫”育人元素及价值内涵,运用精湛的教学“工艺”遴选中国抗“疫”故事的动人情节,触动学生心灵感知,勉励学生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把抗“疫”精神的强大力量注入思政教学题材中,让“抗‘疫’教材”成为教化育人的有效载体。借助视图展示、媒介载体回放、再现抗“疫”情景等方法,有温度、接地气的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引导学生传承好、发扬好中国抗“疫”故事映射出来的民族精神,并作为书写青春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用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力量的生动事实激发学生的强国志向,引领学生树牢战胜艰难险阻的信心与决心,在奋斗成长中淬炼出“最美青春”。
抗“疫”期间,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抗“疫”战场上淬火历练、英雄辈出。“我是党员,我先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封封请战书争先而至,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与担当。4.2多名医务人员火线驰援湖北,日夜奋战在荆楚大地。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以最快速度奔赴“抗“疫”战场”,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一线上连轴奋战一个多月,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连续三十多天奔走在抗“疫”一线“保卫武汉”,因抗击疫情三天三夜几乎未休最终倒在病床上的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用生命守护生命”,“95后”女医生甘如意从湖北公安县骑车300多公里返回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上岗……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白衣天使,抗“疫”英雄将“忠诚”二字深深浸入骨髓,将“担当”二字稳稳托在双肩,书写一桩桩动人心弦的抗“疫”故事,这是大学生践行报国担当的有力引擎。教师要以“抗疫中国、抗疫英雄、抗疫青春、抗疫誓言……”设计多个板块,让满载抗“疫”英雄模范的文字、图像、声音、信息立体式传递给每个学生,寓理论道理于典型人物、寓典型人物于感人话语,用榜样的力量启迪学生,让学生感知英雄模范可亲、可学、可敬,使学生思想接受洗礼,培植学生的抗“疫”精神疫苗,激励学生见贤思齐、锐意进取,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中国抗“疫”故事英雄辈出、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教师既要讲好思政课教材的有字之书,又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无字之书。讲清全国上下在疫情防控中体现的初心使命,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创新教学模式,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抗“疫”书写了哪些时代精神?在言辞跳动中凝聚师生共识,以收“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濡染观摩之效”,实现“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的教学目标。变教育“漫灌”为“滴灌”,通过设置情景、争议主题、鉴别辩解等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发展的观点理性思考中国抗“疫”的制胜点?保家卫国的意蕴是什么?筑牢学生在社会危机事件面前敢为人先的思想根基,不惧暴风骤雨、勇挑时代重担。通过讲述12000多人“90后”“00后”抗“疫”生力军,彰显抗“疫”青年的蓬勃力量,阐明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使命,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将“小我”融入“大我”?如何为国家书写波澜壮美的人生华章?如何让青春绽放迎难而上、奋勇担当的夺目风采?从抗“疫”故事中深入实际学思践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伟大祖国复兴的壮阔征程激扬青春力量、书写担当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