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有色金属影响几何?

2022-07-01 07:00
中国有色金属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产量生产

贾叶林 何笑辉 车国俊|文

2020年二季度中后期至2021年末,在国内疫情防控得到阶段性胜利并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上海外需求错位拉动的订单回流,国内铜全产业链得到快速修复,生产和消费表现强劲。进入2022年,新一轮疫情多点散发导致的局部供应链停滞干扰因素,尽管并未造成全国性的冲击,但从深圳、东莞到上海,因疫情扩散而陆续采取的管控措施,以及严格防止外溢的协同防控手段,已经波及多个铜产业链上的重要生产地区,尤其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华东、华南地区的产销和运输出现间歇性停摆情况。铜产业在运输严重受限的情况下产需明显乏力。

国内供应方面,铜冶炼厂面对新一轮疫情影响相对可控。国内显性库存春节后累库不及历史同期水平,随后又持续去库,伴随硫酸价格高企,铜精矿加工费不断走高,进口窗口长时间关闭,冶炼厂在市场的积极带动下基本能够确保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即便有个别冶炼厂因防疫封控,也有人员留厂保证生产。此外,尽管一季度南美洲国家等主要铜精矿供应地由于季节性干旱和品位下降导致产量出现下滑,但国内个别冶炼厂检修和停产的情况也为原料需求释放出了一定空间,加之废铜和粗铜的进口仍保持增长状态,原料的供应暂未受到影响。

但是,地缘政治冲突催化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导致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国内防疫防控导致的港口和陆运物流受阻,成为供应端在疫情期间面对的两大挑战。为了克服下游的物流成本问题,市场也曾出现过调整升贴水以促进需求端的采购积极性。从安泰科调研统计数据看,2022年一季度阴极铜产量同比仍有1.28%的增长,其中3月受冶炼企业检修和停产影响同比下降2.35%,环比下降1.62%。预计4月受企业检修的相对集中、复产产能的延迟释放,环比继续出现回落,5月随着产业链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以及复产产能的恢复,产量将开始回升,但有些原计划4月检修的冶炼企业,由于用工不足问题将会出现被动的推迟检修期,届时将对5-6月产量的回升幅度带来一定限制。

壳聚糖酶应用广泛[25],最为重要的用途是生产壳寡糖。壳聚糖酶水解产生的壳寡糖分子量更易控制且条件温和,壳聚糖酶水解获得的壳寡糖分子量一般低于10 kDa,且更易溶于水,优于天然的壳寡糖。壳寡糖比壳聚糖有更好的生物功能,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对人体的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肝脏和心肺功能等。此外,壳寡糖在食品行业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肠道,从而促进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可用于生产调味品,代替市场上一些如苯甲酸钠等化学添加剂;可用于生产饮料,具有减肥、美容养颜、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可用于蔬菜、水果的保鲜,且具有抗菌防腐的功效。

国内需求方面,本轮疫情对直接面对终端的下游铜加工行业影响较大,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出现明显下降。铜价高企、成本上升、需求不振、物流受阻等多种不利因素几乎全部进入铜加工这一环节,使本就利润率较低的铜加工行业苦不堪言。此外,本轮疫情主要集中散发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铜消费区域,封控措施导致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断,更是雪上加霜。其中,非封控区的大型企业得益于稳定的长单和关停企业的订单转接,表现相对较好,基本能够维持同期水平,但是也要额外承担约5倍左右的物流成本,其余绝大部分企业明显感受到订单受抑下滑、原料购买不畅、物流效率较低等诸多方面的生产经营压力;封控区的企业由于运输不通则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生产运营,采购、销售、用工等都受到了较为严格的管控,部分地区甚至持续处于停滞状态。截至目前,铜加工行业运营状态虽有一定好转,但产能的释放和下游的需求之间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合理匹配。

河边那一片绿树掩映、白墙红瓦的小积木里,有一间阁楼,曾经是易非的“非易阁”。那都是菜农们自己建的房子,易非在上面租了一间。冬天冷、夏天热,“非易”极了。

综合来看,新一轮疫情对于国内铜产业的整体影响较大,但随着疫情的稳步受控,以及政策推动的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市场信心恢复,产业链、供应链将逐渐得到修复。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对经济和很多地区铜产业的影响,已经达到2020年疫情暴发的起始阶段损害程度,但后期恢复的速度和全产业的协同能力或将较之前全国性的推动复工复产略显缓慢,主要是由于疫情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演变,全球的发展状态已经发生了明显分化,“报复性消费”和“订单回流”的拉动力明显减弱,同时国内各地防疫措施的不同和管控时间上的差异,协同一体化恢复的脚步也将为之艰难。

价格方面,尽管供应端受到多因素扰动,但需求也整体偏弱,特别是2021年至今支撑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外需求”,有增速下降的趋势,再考虑国内促进基建等刺激措施尚需时间,基本面上暂时呈现为供需双弱格局。宏观方面,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给市场带来一定信心,美联储最新的加息不及预期,且美国通胀率短时间仍会处于较高水平,整体对铜价提供一定支撑。预计铜价短期将继续维持区间震荡格局(LME 9100~9900 美元/吨,SHFE 68000~75000元/吨),再创新高难度较大,中期则有调整风险,需持续关注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变化等不确定因素。

王伟东 申凌燕 霍云波|文

与此同时,国内各地防疫政策再度收紧,吉林、广东、上海、浙江等多地先后出现封闭式管理,废旧铅蓄电池回收陷于停滞状态,加之部分省市之间物流运输被迫暂停,二次铅物料跨区域转运受限,再生铅冶炼厂获取原料的周期、费用和难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受疫情影响,铝消费面临较大挑战,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多数终端企业停工停产;运输效率明显下降,企业运输成本有所增加。在疫情等多因素作用下,阳极价格高位攀升;氧化铝价格在多轮反复之后触底回升并保持稳定;铝价冲高回落后于低位徘徊。各板块的表现具体如下:

像宋国朴一样在景区打工的村民还有不少,有看大门的、管停车场的、守护河道安全的。景区每年夏季招聘150多人从事旅游服务,还有更多村民做起漂流鞋、喷水枪等漂流用品生意。“漂流景区一开业,整个村子都忙起来了,一个夏季的劳务及经营收入能突破1000万元。”曾兆童说。

2022年以来,国内预焙阳极价格在采暖季环保管控、原材料供应紧张和疫情引发运输受阻等多因素影响下持续上涨。5月份国内阳极均价涨至7500元/吨,再创历史新高,环比上涨663元/吨,较年初上涨近2487元/吨,涨幅达50%。

生产端,炭素产业的上下游集聚在东北和华东地区,疫情之下,原料供应紧张、成品运输受阻和回款周期延长使企业资金占用增加,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据统计,一季度国内阳极产量为487 万吨,环、同比分别下降7.7%和5.5%。分月来看,2022年1-2月中国疫情零星散发,对阳极生产的影响相对有限,华东和华中地区生产主要受冬奥会和采暖季管控的影响较大。3月疫情多地暴发,疫情中心城市及周边因封控导致供应链阻断,特别是原料石油焦的跨区运输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人员流动不畅,企业开工率受到一定影响。

成本端,2022年以来,中国预焙阳极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安泰科测算,3月山东省商用阳极完全成本为5611元/吨,环比上涨315元/吨,成本增加主要是受原料价格上涨推动,在阳极制造成本中石油焦占比高达71%,石油焦价格变化成为阳极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年初,地缘政治冲突推升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升至每桶139美元,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值。而国内成品油现行定价机制施行“地板价”和“天花板价”,当国际油价位于每桶40美元和130美元之间时调价机制正常作用,而超出此范围时国内油价不调整,因此当前高油价给炼厂带来巨大的压力,炼厂炼油积极性下降,石油焦供应减少促使价格上涨。

同时,疫情导致企业运输周期延长和成本增加。据了解,疫情期间,道路运输大部分受到封控限制,炭素原料原油及石油焦的跨区运输在疫情严重时甚至一度陷入停滞。今年以来,国内石油焦价格的上涨也使炭素企业对进口石油焦需求提升,但港口集装箱短缺,船期延误严重,港口拥堵加剧;此外,由于防控要求造成卡车司机短缺,进口石油焦的公路物流也面临较大挑战。运输不畅导致运输成本全面增长,效率下降。据了解,3月份山东疫情最严重的时段,山东地区货物运输到天津港运费涨幅达30%~50%。目前运费逐步趋于稳定,但4月企业平均运输成本依然较年初约上涨20%。

[1][6][11][12][13][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24、18-22、698、728、701、696 页。

年初以来,国内氧化铝价格整体呈现“N”字形走势。4月底,国内氧化铝现货价格3019元/吨,较年初上涨215元/吨,涨幅7.6%。

疫情对氧化铝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月下旬至3月中旬,涉及省区为河南、广西、贵州。2月初百色市突发疫情,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因位于疫情比较集中的德保县,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减产产能达125万吨/年;位于靖西市的广西信发铝业公司也同时减产120 万吨/年。3月,国电投遵义铝业公司因疫情导致减产100万吨/年。在此阶段,疫情造成氧化铝企业减产合计345万吨/年,目前该部分产能已基本恢复生产,截至4月底,中国氧化铝产能为9205 万吨/年。这一阶段氧化铝企业生产和物流均受影响,影响时间虽短但强度大,氧化铝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较高涨幅。据安泰科统计,一季度氧化铝产量1780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5%。除因疫情造成的减产外,冬奥限产也是一季度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二阶段为4月中上旬,疫情涉及省份为山西、山东,影响主要体现在汽车运输严重不畅,企业被迫转铁路运输,造成发货停滞或延迟。但在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物流防控措施更加科学合理,涉疫地区货物运输已有所缓解,工厂生产恢复正常。此阶段特点为疫情影响时间较长但强度弱,氧化铝价格呈现平缓上涨,涨幅较小。

成本端,2022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氧化铝成本持续上升。根据安泰科测算,2022年3月,中国氧化铝加权平均完全成本(含税)为2793 元/吨,环比增加122 元/吨或4.6%,同比增加614 元/吨或28.2%。以3月份国内氧化铝现货均价2980元/吨的水平,氧化铝行业盈利水平为187元/吨,较2月份下降390元/吨,国内高成本氧化铝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式中:pp为地层孔隙压力,MPa;Gp为孔隙压力梯度,MPa/100 m;ph为钻井液液柱压力(含循环压力和激动压力等),MPa;Gh为钻井液液柱压力梯度,MPa/100 m;pf为地层破裂压力,MPa;Gf为地层破裂压力梯度,MPa/100 m。

针对自建房屋影响传统村落风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与规划师为传统建筑的新建、翻建提供了良好的演示。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达到保存、恢复、修缮传统村落原始风貌的目的,并赋予传统建筑新功能、新用途、新的开发方式,近年来此类案例不断涌现。

总体来看,疫情对电解铝生产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仅2月份广西突发疫情导致40 万吨/年产能关停,其他地区无减停产情况发生。因此,2022年以来电解铝生产呈现快速恢复的态势,根据安泰科统计,截至4月底,中国电解铝建成产能4341 万吨/年,运行产能4031万吨/年,较2021年底增加261万吨/年。一季度,电解铝产量959万吨,同比下降2.1%;日均产量同比降幅逐月收窄,4月份回归正增长。生产恢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电力供应逐步宽松,去年以来一直困扰电解铝行业的能源短缺问题明显改善,为电解铝生产提供能源保障。二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工业的意愿较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复工复产活动。

从分领域来看,一季度铝板带和铝箔市场需求尽管环比出现下降,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则相对较好。

市场的反常走势与疫情的关联较大。一方面,运输不畅导致到库和出库数量不均衡。3月份疫情暴发后,汽运难寻和汽运价格上涨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无锡等仓库无法正常提货出库,而铁运铝锭到库相对流畅,导致库存不降反增。另一方面,华东地区是国内最大的铝锭消费地,此次上海、无锡等地疫情对铝消费产生较大冲击,汽车行业表现最为明显。2022年以来,几个主要汽车生产基地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上汽、特斯拉、蔚来等企业因自身处于疫区或其供货商处于疫区而断供等问题陆续减停产。因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和配套厂家停工时间集中在4月份,故4-5月份铝需求受到严重冲击。

目前,上海市正在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恢复。目前相关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或正在进行产能爬坡中。

一季度,国内GDP 增速为4.8%,较去年四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在目前疫情形势仍未好转的情况下,实现全年5.5%的GDP增速仍有压力。下一步,促消费、稳外贸、扩大投资等是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有利于稳定中长期商品市场走势。短期内,交易的主要逻辑仍然在于疫情拐点何时出现以及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近期全国疫情仍处于攻坚克难时期,无疑使当前金融市场再添悲观情绪,预计短期内价格仍以偏弱运行为主。

近期,安泰科与国内部分铝加工企业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认为,自年初以来,国内市场需求整体低于原有预期,除原材料价格高企抑制需求外,国内疫情加剧及防控措施升级对后续订单也构成较大影响。

安泰科估计,2022年一季度国内铝材产量约为1074万吨,同比增长5.6%。各产品生产情况分化格局延续,其中铝板带材产量33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6%;铝箔产量109 万吨,同比增长4.8%;铝挤压材520万吨,同比增长3.8%。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达斡尔传说中认为除夕的夜晚已故亲人的灵魂会回家来探访,其它游魂也会回到人间到处游串。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把门窗上的缝隙封好堵严,以防游魂野鬼进入家中;除夕夜晚与该年同属相的人不准出门;除夕夜晚不准在室外呼叫孩子的名字,怕被鬼魂带走;除夕一整夜不许关灯,要放置长明灯。

从主要消费领域来看,房地产行业整体需求依然低迷,建筑铝门窗型材生产受影响较大,工业型材市场表现则好于建材市场。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用铝材生产活跃度较高,企业普遍对乘用车用铝板、电池箔、电池软包、电池托盘和电池壳、太阳能边框型材及支架型材等产品市场看好,近期针对上述细分市场的投资项目数量较多。

需求端,受疫情影响,去年四季度政策提振需求回暖的态势在2022年没有延续,特别是今年3月底以来,旺季不旺的特点较为突出。铝锭库存从3月中旬开始下降,但去库进程并不顺畅,下降两周之后便又连续增加近三周,于4月中下旬才再次逐步减少,而五一假期之后又再次激增。安泰科预计,4月份中国原铝消费量为334.2万吨,同比下降5.5%,是自2020年3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降幅。

铝箔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铝箔企业生产经营延续了上年的良好发展势头,订单充足,特别是食品包装箔、药箔和电池箔等产品需求保持旺盛。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物流运输效率明显下降,物料和成品运输均受一定影响;有企业出现了部分或全部生产线停产的情况,也有管控出色的企业,生产基本有序进行。出口方面,前4个月,铝箔出口保持增长,虽然欧盟对铝箔征收双反税,但因税率相对温和,影响较为有限,此外,受国际冲突影响,欧洲能源供应面临压力,对中国铝板带箔产品仍有需求,一些新兴市场需求也仍存增长潜力,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药箔和包装箔需求仍然旺盛。

Provincial Five-Year Plan in China: Empirical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Review

铝板带方面,一季度,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个别企业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幅较为明显,但从4月份开始,企业新接订单情况较第一季度偏弱,与往年同期相比,企业排产期有所缩短,甚至有个别企业面临订单不饱满的问题。企业设备(特别是冷轧线和精整线)开工率不足,主要以生产热轧卷为主。从产品细分市场来看,铝箔坯料、易拉罐料等需求良好,而其他产品表现一般。预计今年下半年情况将有所好转,但多数板带企业对全年的判断没有在年初时那样乐观,个别企业表示,完成此前制订的全年产量增长目标有困难。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加工成本上升、铝价大幅波动、疫情导致物流受限等因素叠加影响,板带箔市场生产、消费、价格等不确定性加大。

与铝板带和铝箔生产企业相比,国内铝型材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有多家国内大型建筑铝型材企业表示,除了此前受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之外,由于近期国内多个地区疫情严重,管控措施不断升级,导致很多建筑工地无法开工,企业有订单,但无交货期。也有建筑铝型材企业表示,受部分地区疫情管控影响,企业订单有所减少。除受铝价波动影响外,疫情管控和资金压力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压力较大,不看好今年的建筑铝型材市场。工业材市场尽管还有增量,一些企业也在加大工业材市场开发力度,争夺新的订单,但产品附加值或毛利润没有增长,个别产品如果在生产、营销、财务等方面管控不好,还有可能不赚钱。

安泰科认为,从历年情况来看,每年一季度是铝材传统消费淡季,最近2-3年这种情况表现更加明显。除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外,疫情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考虑到短期内政府将防疫清零目标定位高于其他目标,可认为在今年一季度疫情冲击、经济转弱的现状下,此轮疫情过后进行经济刺激的可能性加大,短期内疫情对经济影响越大,后续经济刺激举措的实施力度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在疫情清零目标完成后,会加大加快政策措施来提振经济目标。如果在5、6月份后各地陆续解除封控,尽快复工复产,铝加工整体运行情况将得到持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上半年会有明显好转。

(5)蓄滞洪区内行洪历时较长,塔基会受到长时间浸泡,杆塔在洪水位以下涂抹防腐、防碳化涂料,防止由于洪水浸泡腐蚀杆塔材料。局部冲刷对塔基安全产生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免。

张志伟 夏丛|文

近期疫情给铅产业链上下游均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物流运输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基于产业链特性,铅锌矿企、原生铅和铅蓄电池企业普遍保持正常生产,再生铅行业因原料来自居民日常生活,且采购渠道零散,疫情反复对其生产影响最为明显。

随着冬季高寒影响逐步消散,内蒙古、西藏和青海等北方地区矿山陆续恢复生产,铅锌矿山多位于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疫情对矿企生产影响有限,2022年1-3月中国铅精矿产量同比增加3.2%至35.5 万吨金属量。但因国内外疫情反复,内蒙古满洲里海关暂时关闭、云南和广西边境口岸清关周期延长,叠加铅价内外比值处于低位,中国铅银精矿进口受阻,截至3月中国进口铅银精矿含铅量同比减少6.4%至18.9万吨金属量。

据安泰科统计,本轮疫情造成国内氧化铝减产345万吨/年,电解铝减产40万吨/年,目前这些减产产能已逐步复产或正在准备恢复,疫情对行业生产端产生的影响总体可控。

4月末,“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部署十项重要举措,物流紧张情况略有缓解,然而物流从业人员减少,物流周期仍长于正常水平,运输成本仍居高不下,部分地区每百公里运费上调1~2倍。

国内疫情反复,对供应端影响主要体现在再生铅,2022年3月,废旧铅蓄电池增值税政策正式实施,冶炼厂因税费环节尚未打通,合规货源较少,且原料税费成本增加,冶炼厂原料库存相对有限。

韶钢焙烧分厂、广西岑溪市和兴砂砖厂、广东省水电二局郴州莽山水库工程、韶关市东逸工贸有限公、湖北德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贵州凯里碎石制砂生产线,对比本工艺流程,选用本公司的专利产品,升级更新了部分工艺环节,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砂连续级配等质量、节省用电、减少维修、降低生产成本,都产生明显的效果。

4月国内疫情不断升级,叠加再生铅冶炼多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华东地区,山东、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区物流均受到疫情干扰,冶炼厂难以及时补充原料库存,多下调开工率以保证生产连续性,或顺势停产检修。例如,安徽地区再生铅产能为146万吨/年,废旧铅蓄电池需求量庞大,仅依靠省内原料难以满足生产,省外原料占比达到35%左右,但因物流运输受限,日均原料采购量减少40%以上,4月中旬再生铅冶炼厂开工率下调25%左右。

相比较而言,原生铅生产多保持稳定,仅有云南、湖南地区冶炼厂因原料不足出现被动减停产,由于原料与成品运输周期的延长,冶炼厂生产普遍趋于谨慎。截至2022年4月,精铅累计产量同比下降0.9%至164.9 万吨,其中原生铅产量同比增长0.3%至92.5 万吨,再生铅同比下降2.3%至72.4万吨。

影像化线上单据传递模式能够解决人工传递可能出现的单据受损、遗失等问题,同时能够降低单据传递成本,但由于影像化单据需要人工审核,且原始资料需要进行归档保管,故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流程也有优化空间。

国内疫情防控对铅消费端影响有限,主要体现在原料采购与成品销售运输成本增加,以及运输周期延长。且因国内铅库存处于相对高位,原料供应相对充裕,蓄电池企业就近社会库存采购,尚可满足生产。当前铅蓄电池企业开工率下调更多源于季节性消费淡季逐步体现,蓄电池成品库存累积,多数企业维持以销定产状态。出口方面,虽1-3月铅酸蓄电池出口仍保持了同比小幅增长15.6%,但出口订单流失的压力已经初步显现,且疫情防控使出口运输周期拉长,资金滞压也使得企业负担加重。

整体来看,疫情对冶炼端影响明显高于消费端,但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原料运输限制缓和,冶炼厂复工进程不断推进,精铅供应将逐步恢复正常水平,铅社会库存将转为累积趋势,预计铅价将保持区间震荡。

夏丛 王健月|文

2022年以来,国内外铝价呈现倒“V”型走势,于3月上旬分别触及年内高点24255元/吨和4073.5美元/吨后快速下行。4月底,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为20890元/吨,较高点下降13.9%,较年初上涨1.9%;LME三月期铝收盘价3013 美元/吨,较高点下降26.0%,较年初上涨6.8%。3月上旬之前,价格上涨主要是能源危机以及地缘冲突导致海外供应紧张、成本增加等,海外是价格变动的主因;之后的价格下行除了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的原因之外,与中国疫情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下滑有着直接的关系。

受疫情影响,目前锌产业链上下游均承受了严峻考验。

原料方面,进口矿供应受阻,原料保供压力大。年初以来,锌价持续走高,而加工费逐级走低,矿山企业利润大幅改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升,除冬奥会限制部分华北区域矿山生产影响外,国内疫情并未对锌矿山生产形成明显影响,多数省份锌精矿产量实现稳步增长。据安泰科数据,2022年1-3月份,中国锌精矿供应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累计产量达86.3万吨,同比增长5.6%。

但国内自给原料无法满足需求,30%对外依存的精矿需求量持续牵制着国内原料保供形势。近3个月,锌沪伦比值屡破新低,锌精矿进口亏损一度达到3100元/吨,叠加周边俄罗斯、蒙古和缅甸等国家因疫情对跨境精矿物流运输干扰,锌精矿进口量持续处于低位,据海关数据,2022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锌精矿95.0 万吨实物量,累计同比减少8.7%。经过一个季度的库存消耗,大部分冶炼厂原料库存保障都突破了警戒水平,短期内,因疫情等因素拖延原料运输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冶炼方面,多重干扰之下,冶炼开工率受抑制。全国各地疫情散发,冶炼生产的稳定性受到干扰。除原料供应不足及原料物流运输受阻外,辅料及系统耗材配件的保供问题也尤为突出,如陕西某冶炼厂硫酸系统检修期间,某关键设备在张家口因疫情防控而长时间滞留,冶炼厂不得不将复产时间一再推迟;此外,春节后原计划复产的部分企业(中小企业为主)也推迟了复产时间。根据安泰科统计,2022年1-4月主要企业锌及锌合金产量同比下降1.0%至175.4万吨,其中,广西、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减量较为突出。全国各地疫情继续发酵,部分地区的物流运输不畅问题在4月下旬有所缓解,但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仍然在多个环节限制了部分冶炼厂的产能利用率,致使去年四季度以来在广西、青海等地投入的新建产能增量被抵消,前4个月累计产量至今未能实现同比增长。进入5月,疫情对冶炼生产的影响虽在持续,但有所弱化,物流不畅逐步缓解、原料供给量缓慢恢复,会推动冶炼开工率继续提升,但各类成本的抬升、物流不畅等问题仍然形成干扰,精锌累计产量仍难以实现增长。

消费方面,下游订单减量明显,社会库存累库持续时间已超过2020年同期。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沪锌触及自2007年以来的高位28995元/吨,下游行业成本压力加大,多地区下游企业的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不畅,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成品运费上涨1~2倍不等,在原料成本抬升而成品价格上涨受阻,叠加环保及疫情的双重打击下,下游企业普遍下调开工率。华北、华东、华南三大消费集散地都经历了不止一轮疫情,其中,河北邯郸、唐山等部分钢厂集中的地区因疫情封城,影响热镀合金的运输和订单销售,华南、华东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和出口下滑的双重压力,压铸合金订单减量也十分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国内锌锭社会库存总体呈现累库态势,4月前后本是传统的消费旺季,而截至4月末的库存趋势显然未能反映任何旺季特征。锌锭社会库存自2月份达到25万吨之后,始终居高难下,虽4月份以来增势放缓,但其中包含了供应减少、物流受阻导致的在途和中间环节库存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总体估算,全社会口径的锌锭库存不少于30万吨,处于近5年的高位水平,且累库持续的时长已经超越了2020年疫情初期。

近期,国家层面针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物流畅通、支持完善房地产政策等多措施的推出,对消费的刺激效应会逐步显现,且随着物流运输的不断好转,国内锌消费或将迎来复苏,但高价格的传导仍然不会太流畅。相比于2020年下半年的政策刺激力度和消费恢复强度,今年旺季缺失的部分订单,尤其是下游出口订单的弥补难度很大,预计消费复苏节奏会比较拖沓,库存显著消化仍需要时间。

总体来看,疫情对锌产业链的影响虽有弱化,但仍在持续,供需两弱的局面会缓慢改善,但短时间需求侧的复苏节奏恐怕内难以匹配供应端的修复速度,市场对需求侧的担忧将拖累锌价格表现。

陈瑞瑞 刘宇晶 吴晓然|文

今年以来,多地疫情导致部分地区的物流出现中断,对镍产业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3月份以来,在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LME 镍遭遇了罕见的逼空,镍价突破了近10年以来的新高,价格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导致国内一级镍市场现货交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疫情的影响下,高价格叠加物流中断,加剧了国内镍市场供需双弱的格局。

从镍铁企业生产来看,国内镍铁企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一些有自备码头的企业,镍矿经由海运运输,疫情对生产的影响并不大,仅江苏、内蒙古等地因疫情影响了部分产量,从产品的运输角度来看,运费上涨,效率降低,镍铁成本增加。根据安泰科统计产量来看,2022年4月份我国含镍生铁产量为3.56万吨(折合镍金属量),环比下降5.5%,同比下降2.2%。按照品种分布显示,高镍铁折合镍金属量2.87 万吨,环比下降6.5%,同比下降0.8%;低镍铁0.68万吨,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7.9%。分地区来看,4月份山东地区产量下降明显,主要因部分企业港口库存下降较快,而菲律宾因极端天气补库不及时,主动降低了开工率;江苏、内蒙古等地则因疫情影响产量下滑,其他地区产量虽恢复增长,但不及减少的量,高镍铁产量在4月份出现了明显下降。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硫酸镍企业的聚集区,进入4月份,长三角地区疫情趋于严重,管控不断升级,对当地的硫酸镍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企业受疫情管控先后停产,随着疫情的好转,生产已恢复正常。相较于疫情而言,成本因素则是制约硫酸镍企业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伦镍逼空事件之后,镍价一直处于高位震荡,原料价格系数高企,在最高时期,镍精矿及氢氧化镍(MHP)系数达到了90~92折,而国内电池级硫酸镍价格难以跟随镍价上涨,企业亏损严重,叠加疫情之下,下游消费减弱,企业选择主动停产或者减产。当前镍价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市场的供需,目前MHP系数已降至70~75折左右,硫酸镍价格也稳定在4.6~4.8万元/吨,国内下游需求低迷,受MHP和高冰镍供应增长的预期,加上原料系数下降,硫酸镍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我国电解镍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甘肃和新疆地区,根据安泰科了解,2022年4月中国电解镍产量11953 吨,同比下降8.2%,环比下降5.9%,主要是因为金川检修影响了近1000 吨的产量,吉恩镍业在停产近两个月后,在4月底开始复产,预计后续将稳定生产。

因此,从生产层面来看,此次疫情并未对我国镍行业的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

镍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不锈钢和动力电池领域,目前来看,不锈钢的生产大体保持正常,3月不锈钢产量保持为297万吨,4月降至280~290万吨水平。不锈钢终端消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一方面是受到物流的影响,生产被迫延迟,另外一方面是对正常复工信心不足,暂时不愿意多备库存。另外,不锈钢价格正处于市场的敏感期,民营钢厂产304冷轧的价格处于2万元/吨的水平,是市场接受的价格上限,市场观望气氛浓,如果价格再上涨很可能出现普通钢材、铝材或是塑料等其他材料替代不锈钢。期待下半年疫情平稳后,市场信心重振,不锈钢产量以及需求重归增长。

电池前驱体的生产和消费则因下游需求减弱而产量下降。尤其长三角地区因供应链中断,汽车行业出现大面积减产、停产,从下向上传导,除了疫情的因素之外,自3月以来,镍价脱离基本面大幅上涨,将影响三元锂电池消费,也将影响镍的未来消费。

上海作为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贸易的中心,现货贸易一度处于停滞状态,随着疫情的好转,目前现货贸易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从3月进口数据来看,疫情并未对进口造成太大影响,2022年3月,中国进口除镍矿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镍锍进口在印尼高冰镍产量大增下同比增长129.9%,湿法中间品进口同比增长91.3%。

论欧盟家事诉讼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则——以Chind and Family Agency案为中心…………………………………………………刘 阳(6):72

大观园是理想的“乐园”。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意象”,反映的是当时人民对理想的乐园或渴望的乐土的美好憧憬,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台、囿、苑、圃所虚构的理想居所。在大观园这个理想的“乐园”中,贾宝玉和众姐妹可以自由、恣意地成长,他们展现自己的才情,绽放青春的美丽。我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是黑暗污浊的,只有大观园内才有着洁净和善良的存在,难怪黛玉要将落花埋葬在大观园的净土之中,而不愿让她们流到园外,流到那脏的、臭的地方去。

整体来看,随着长三角地区复工复产稳步推进,镍产业链供需双弱的格局将有所改善。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将逐渐恢复,电池行业用镍也将逐渐回暖。短期来看,在疫情和美元流动性收缩的影响下,镍价承压下行,但低库存下镍价下方支撑较强。

受国内疫情对江浙地区物流受限影响,新能源汽车和3C锂电池产业链上游零部件的供应短缺,叠加锂电池正极材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终端锂电池厂商订单量减少,也使钴及下游正极产业链因此受到波及,钴系产品的产销量下滑较为明显。

刘磊 刘义敏 周航|文

产量方面,1-4月,中国精炼钴产量约为4 万吨,同比下滑3.43%。其中在疫情发展初期的3月,国内精炼钴产量基本保持正常水平,当月产量为1.05 万吨,同比略降1.1%,进入到4月以后,受到疫情导致部分厂商停减产与原料成本持续上涨两大因素叠加影响,国内精炼钴产量明显下降,降至0.97 万吨,环比下降7.1%,同比下降7%。其中硫酸钴当月产量为5473 吨,环比下降4.8%,同比增

长13.8% ;氯化钴产量为3600 吨,环比下降10.6%,同比下降24.7%。

四氧化三钴与三元材料前驱体产量自2月份开始一直处于持续下滑的态势,其中,四氧化三钴2-4月产量环比分别下滑9.6%、6.1%和19%,1-4月合计产量约为2.7 万吨,同比下滑12.6%;三元材料前驱体2-4月产量环比分别下滑2.8%、8%和8.3%,1-4月合计产量约为21.3 万吨,同比虽然增长23.1%,但涨幅低于疫情前的增长预期,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产量应该保持40%以上的同比增幅。

钴酸锂和三元材料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钴酸锂产量自2月份开始产量环比分别下滑4.9%、12.1%和7.1%,1-4月合计产量约为2.7万吨,同比下滑10%;三元材料产量除3月份产量略有恢复外,2月和4月产量环比分别下滑6%和6.2%,1-4月合计产量约16.1万吨,同比增长31.95%。预计5-6月钴系正极材料产量降幅将会更加明显,并会继续影响前驱体及上游钴盐生产企业的排产和销售。

本轮疫情对于钴产业链的影响,目前来看仅次于2020年初的首轮疫情。而放到新能源汽车这个终端消费领域来看,短期直接影响新车消费,中期影响供应链协同,如果长期持续,用户消费力的根基将受到影响,对于上游钴产业链的负面影响也将因此持续一段时间,终端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订单量下滑将对正极材料的产销量影响较为明显,并自下而上的影响钴产业链的排产情况,尤其是钴冶炼企业在原料成本高企的大环境下,将逐步出现亏损的情况。

不过从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方向来看,本轮疫情只是改变了产业链供应节奏,但并没有改变总体发展方向,所以在本轮疫情结束一两个月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总体产销将逐步恢复,对于钴系正极材料的总体需求量也将逐步恢复,精炼钴及下游材料加工品的产销量也将恢复。

杨召会 高海亮|文

废钨是重要的钨原料,占国内钨原料供应量的20%左右。3月初,河北出现疫情,作为国内废钨四大集散地之一的邢台市清河县,防疫政策随之升级,物流直接受阻,原料运不进来,产品也很难运出去,清河废钨原料供应湖南安化及江西等地,受此影响,该地区的回收企业大多处于半停产状态。直到3月31日,疫情有所缓解,清河县实行全面复工复产,国内钨废料供应紧张才有所缓解。除钨废料外,钨原生料因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西和湖南地区,钨采矿、冶炼和加工环节企业在上述地区较为集中,并未受到此轮疫情的影响。

除个别地方因疫情防控升级而物流受限外,因疫情原因所致的运力不足充分反映在了运费上。

4月,上海疫情加剧,企业生产与运营均受到一定冲击。而上海疫情的外溢更是导致周边多个城市地方政府对于货车的流通采取了愈加严格的管控态势,当地高速公路通行实行闭环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对车辆进行防控处置,许多车辆不能下高速,货物运输受限。

同时,因运力不足,运费直接暴涨,很多货主反映运费普遍上涨20%~50%,甚至有些线路运费涨幅翻倍都难以寻到运力。据了解,江苏盐城到上海400公里左右的路程,正常单程运费约三、四千元,而4月中旬以来,6米8货车运费涨至1万元,9米6货车运费涨至近2万元,即便如此运力依然抢手。除人力成本外,因运输周期变长,燃油、路费等成本增加了,原本1-2天的活现在可能需要3-4天,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产品利润空间明显压缩。

在我国华东地区,硬质合金消费约占全国份额的40%左右,此轮疫情无疑对国内硬质合金消费造成明显冲击。

在硬质合金刀具消费结构中,汽车工业用量较多,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0.5 万辆和118.1 万辆,环比下降46.2%和47.1%,同比下降46.1%和47.6%。4月18日,上海发布666 家复工企业名单,过去1个月被标记为汽车产业链配套的企业里,约88%的企业显示为停产状态,处于生产状态的企业不足30 家。汽车产量下降减少了硬质合金消费。尽管华东地区启动复产,但要真正恢复到日常状态,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硬质合金切削刀具主要是服务制造行业,从目前国内外动态来看:国际局势不明朗,制造业复苏放缓;国内1月PMI回落至50.1%,2月份为50.2%,3月份为49.5%,4月份跌至47.4%,比上月下降2.1 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创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随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供应链危机的风险加大,同时劳动力短缺,这些都将成为制约制造业复苏的关键因素。

受需求压抑影响,4月下半月国内钨价格转而下跌,65%黑钨精矿价格从12.2万元/吨下滑至5月初的11.4万元/吨,APT价格从18.3万元/吨跌至17.6万元/吨。

总体看,在国内疫情冲击下,制造业供需双弱困境加剧。尽管五一长假之后国内启动了复工复产,但离恢复正常还有距离,消费仍然面临压力,预计二季度将是一次缓慢复苏的过程。下半年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钨需求与价格有望明显回升。

张智伟 高海亮|文

钼产品主要应用于钢铁冶金、化工和金属制品等领域。在钼消费结构中,钢铁工业应用居首位,占比约80%;其次是化工领域,约占13%。此外,钼也被用于电气和电子技术、医药和农业等领域,约占总消耗量的7%。

今年3月以来,国内遭受新一轮疫情冲击,此次疫情多点散发,时间长,地域广,影响大,钼作为小品种金属,此轮疫情对生产与价格的冲击较小,对下游钢材终端领域的不利影响已显现。

国内钼精矿主产区集中在河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这4个地区产量全国占比超过80%。据安泰科调研,上述地区受此轮疫情冲击较小,企业开工率正常,钼精矿产量总体未现明显波动。另外,吉林省于3月疫情最严重时,当地一企业生产受限,该矿山产量不大,因此未对全国钼精矿总供应量产生明显影响。据安泰科统计,今年1-4月份我国钼精矿产量累计3.5万吨钼(金属量),同比增长2.1%。

钼铁方面,国内钼铁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辽宁等省份,其中辽宁产量全国占比约60%,因该地区企业多而散,零星疫情不会对总体产量造成明显冲击,国内生产基本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钼铁生产原料主要依赖汽车运输,疫情导致人工、燃油等运输成本上涨,产品利润空间被压缩。

据安泰科调研,此轮疫情对钼铁消费影响较小,来自下游钢厂的需求旺盛,1-4月国内主流钢厂钼铁招标总量约4.24 万吨,同比增长5.91%。但疫情对终端消费仍产生了影响,据中国特钢协会数据,协会会员企业1-3月特钢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0.11%。另据统计,1-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5%和12.1%;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6家样本企业挖掘机销售同比下降41.4%;22家样本企业装载机销售同比下降25.9%。短期看,尽管疫情影响并未向上延伸至钼市场,但不排除二季度终端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向前端转移。

一季度我国钼产品进口锐减,出口增加,国内钼市继续延续供不应求的局面,钼价不断创出新高,持续高位运行。其中,1月份和3月份需求均保持强劲,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需求表现有所偏弱,钼精矿价格整体呈现上行趋势。钼精矿(45%Mo)价格由年初的2310元/吨度涨至3月底的2700元/吨度,随着矿山企业4月招标出货,钼精矿价格4月中旬上探2900元/吨度,5月中旬回落至2700元/吨度附近。总体看,1-4月国内钼精矿均价2557元/吨度,同比上涨56.5%;钼铁均价16.93万元/吨,同比上涨56.0%。

综合来看,本轮疫情对国内钼产业链冲击较小,供应不足支撑市场走出一波上涨行情。4月中旬以来,疫情导致钼消费端趋于收缩,钼价存在向下调整的压力。

郭宁 杨依林 张睿|文

据安泰科五一假期后跟踪了解,当前疫情对国内锡产业链的冲击已开始逐步减弱,但物流和复工复产进度对锡工业仍有掣肘。

从上海开始分区封控后,该地锡生产及贸易活动一度停滞,销售配送存在极大困难;4月底,随着保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政策的持续推进,上海市1800 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首批66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0%。其中包含锡终端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对上海以外锡冶炼企业来说,上游企业生产受影响程度一直较弱。虽然安徽省处于长三角地区,省内锡冶炼厂的原料采购以及交割几乎都位于江浙沪一带。但当地冶炼厂表示,疫情以来,已经放弃封控区域物料采购,基本走厂里直发模式;对西南、华南等主要锡生产区的冶炼企业来讲,也积极采取因地制宜、就近原则,有交割品牌的企业均集中到广东仓进行交割,因此整体影响并不大。

对于锡下游而言,江浙地区作为重要的锡下游产业集群之一,3月底至4月遭遇的情况相比上游更为严峻复杂,生产经营问题非常突出,但随着工信部及上海经信委等有关部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江苏昆山PCB大厂区也随着4月底当地疫情得到逐步有效控制,昆山市持续了近一个月的严格封控期终于在4月27日晚间24时之后没有继续延长。

物流方面,虽然长三角地区物流运输逐步舒缓,但需要提前预约司机,原因是货车行进到疫区或临近疫区行程码都被冠上星号,很多货车司机不愿前往江浙沪地区送货,运输仍较为缓慢,导致物流费用成倍增加。上海及周边正常生产的工厂基本还是到广东仓提货,区域内生产仍受到物流不顺的持续影响。根据安泰科调研了解,在此期间江浙地区保持生产的铅酸蓄电池、锡化工、锡焊料等企业表示,确实因物流因素出现被动减产的情况,甚至之前一些停工企业表示停产期间出现接不到订单甚至终端企业有被撤单的情况,这些订单主要转移到周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这其中还包含了小部分国内企业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一部分真正流失掉的内部需求。

总体看,华东地区随着疫情缓解生产逐步放开,基本面也反映出了当前华东地区生产逐步恢复对国内产业冲击正在减弱。4月25日锡价大跌后,国内库存快速减少,截至5月20日,沪锡库存环比减少16%,除去运输受阻抑制了部分库存入库量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复工复产后需求的回暖及锡价下跌使得下游有集中补库的需求。从价格走势看,市场对国内疫情及封控政策导致需求转弱的预期仍在,从上海分批封控的前一周起(3月21日)至5月25日,内外盘价格持续下探,沪锡主力合约降幅达19.4%,外盘锡价在此期间下降了18.4%。当前疫情虽未结束但已有所缓解,各地锡下游的开工率恢复正常仍需时日。

孙旭 |文

2022年以来,疫情引发的物流受限对锑供应链、需求和贸易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进入4月以后,一方面,华东地区动态清零政策下,物流运输受到较大干扰,海外原材料进口和国内物流运输受阻;另一方面,华东地区的下游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导致需求下降,特别是产业集中在华东的一些下游行业比如汽车、聚酯这些行业,销售压力也有所增加。

在所有锑品中受影响最明显的是乙二醇锑的生产和销售,据锑业分会统计,2022年1-4月国内乙二醇锑产量累计同比分别为:11.3%、-3.5%、-8.3%、-13.4%;销售累计同比分别为:-18.6%、-17.5%、-16.0%、-17.1%。

对行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精矿原料进港、进厂时间拉长,部分企业出现原料短缺。有企业反映,在上海港进口原料的过程中,进港船舶拥堵,部分船只被困海上无法入关,集装箱在港口排队时间大幅增加;在跨省运输过程中,车辆无法进出上海,即使持有通行证也要被防疫检查,而通过其他港口入港,物流的时间和成本也会大幅的增加,个别企业出现因缺少原料停产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影响主要是原料在运输途中时间被拉长,而非原料进口量的减少。

2.物流受阻,进、发货滞后。疫情的封控导致的塞港,致使货物进不来也出不去,严重影响了货物的交货期。有企业反映,虽然签订了订单,但是一些货物因无法及时发出去,出现了积压、滞留等问题,影响了交货时间。

2022年1-3月我国主要出口锑品中,未锻轧锑出口约0.38 万吨,同比增加25.9%,氧化锑出口约1.1 万吨,同比减少12.0%,从1-3月数据上看,对出口量的影响十分有限,但通过与主要出口企业的沟通我们认为,4月的出口数据可能出现更明显的下降。

3.个别下游领域产量大幅下降,部分锑品需求4月回落明显。中国是全球聚酯生产和消费中心,以上海和江浙地区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占全国聚酯产量70%以上,乙二醇锑是目前聚酯生产中主流应用的催化剂。

2022年一季度,国内聚酯产出1460.98万吨,延续增长态势。一季度,受春节后原油价格强势上涨支撑,整体聚酯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水平。相关机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聚酯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在89.07%,较去年同期上涨1.97%。2022年3月,国内聚酯产量达到531.21 万吨,创出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进入二季度后,国内聚酯产出明显下降,聚酯工厂库存压力不断加大。而乙二醇锑的销售从2022年初就反映出需求的减弱。特别是3月底到4月初,无论是国内主流聚酯生产企业还是中小型工厂,纷纷开始减产、检修来控制自己的库存水平,这种影响大概率贯穿整个二季度。

目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虽然近期江浙部分地区封控措施有所放缓,但上海依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且周边部分城市防控政策仍较严格,对物流运输的管控状态将延续一段时间。

出口方面,货物滞留在港口会产生其他高额的滞箱费等,这一系列的费用都会转嫁到货主的身上,增加到产品的成本上,将导致部分本就利润不高的产品由盈利变成了亏损。同时疫情的封控导致的塞港严重影响了货物的交货时间。

内需方面,如果国内物流在“管控”状态下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下游企业开工率长期大幅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产业相对集中的行业,将对行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表面上疫情防控对于物流造成的影响是短期且有限的,但长期来看贸易战与疫情大流行凸显了全球化本身的隐患,各工业大国均已经深刻认识到,区域局势、疫情影响、国家策略的改变等将带来“蝴蝶效应”。当前在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与新冠疫情双重冲击下,越来越多企业的生产线布局不再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更愿意在韧性上投入成本,构建稳定且多选的供应链条,以对冲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中国目前承担着全球80%以上的锑品供应,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在宏观环境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间分工明确、高度合作,风险往往被忽视。但随着海外资源开发和海外冶炼产能扩张,特别是疫情防控带来的供应不确定性可能使下游企业选择贸易和防疫政策更为灵活宽松的供应国,进而造成我国锑产品的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

张睿 陈淑芳|文

本轮疫情对稀土市场造成明显影响,主要由下游终端产业向产业链上游逐步传导。疫情期间,稀土上游供应相对较稳定,内蒙古包头和江西赣州等主产区面对的防疫压力较小,基本维持正常生产。下游磁材、终端及物流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一定的影响。

4月份,稀土价格普遍较为低迷,一些主要品种的供应紧张程度有所松动。其中,镨钕氧化物4月份月均价环比降低17.7%至85万元/吨,氧化铽的价格降低6%至1357万元/吨,氧化镝的价格降低13%至257万元/吨。

近期稀土下游磁材企业生产受到的压力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疫情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由疫情传导出来一系列包括资金、出口、消费、物流等问题。导致磁材企业的订单偏弱,原有订单交期延长。同时因为稀土价格的低迷,受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磁材企业只维持了刚需库存,对原料需求进一步降低。

总体来看,疫情严重期间,各地磁材企业的订单量普遍萎缩20%~30%左右,部分地区订单萎缩40%,甚至有一些小厂一度采取停产措施。山西地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当地由快递导致的疫情传播链迫使省内大部分磁材企业停产或封闭管理,物流及报价暂停。随着疫情逐步得到缓解,终端订单缓慢释放,预计磁材企业的生产也将会缓慢恢复。

稀土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业领域,有工业维生素的称号,因此,疫情对稀土行业的长远影响主要来自产业链的终端,并且可能会在较长的时期产生持续影响。在稀土材料的主要终端领域中,本轮疫情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工业电机、风电、节能家电等。3月下旬以来,受疫情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生产一度处于半停滞状态,4月汽车零部件供应出现问题,导致很多车厂产能受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1.2万辆,环比下降33%。前4个月总产量160.5万辆,同比增长1.1倍,与1-2月(1.6倍)和1-3月(1.4倍)相比,增速明显下降。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终端需求的减弱,逐步传导到稀土产业链的中游磁材领域和上游资源端。

工业生产停滞导致的供应链混乱,使所有产业,包括国内、国外都受到一定冲击。不过,我国也在积极采取对策,发布了指定汽车和半导体等666家重点企业的名单。

截至5月初,上海全市1800 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其中首批66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0%。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提高产能,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生产。

目前来看,部分磁材产品的订单仍在恢复中,随着疫情的好转,信心正在逐步回升。近期,随着疫情的遏制,订单、物流和开工率的恢复成为稀土市场的主旋律,磁材公司出现补库存的需求,市场活跃度和稀土价格都有明显回升。至5月中旬,现货市场镨钕氧化物价格已站到90万元/吨的水平之上,而中重稀土铽镝产品价格也快速反弹,氧化铽价格已重回到1500万元/吨水平。

综上所述,稀土产业长期向好的大逻辑并没有改变,此轮疫情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还需要一定时间消除,恢复速度还需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等重点终端领域的产销数据。稀土价格经过5月上中旬的反弹后,已经再次回到了高位。但是由于供应仍然较为紧张和下游消费预期长期向好的支撑,后期如果没有突发的事件影响,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短期内谨慎看好。

石和清 盛文|文

此轮新冠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美联储快速加息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等,对我国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产生严重冲击,部分区域、领域影响范围和深度可能超过2020年新冠疫情。

今年初,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升级导致的各种管控措施,对有色金属(包括黄金)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一定的冲击。当前新冠疫情对国内黄金产业影响,主要体现在前期市场受到冲击价格出现上涨,中后期体现在对市场运输供应的影响。对于黄金全产业链影响,上中游矿产金与有色副产金产量影响较小;对于消费端而言,疫情管控措施导致线上黄金珠宝销售成主流。而作为全国有色金属定价和交易中心的上海因为疫情被全域封控,直接影响了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等实物交割出库,引发部分品种市场现货供应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疫情持续下一季度国内黄金产业整体影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矿产金项目投产与复产并行,国内产能逐步释放。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披露数据,一季度,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83.401吨,比去年一季度增产8.962吨,同比增长12.04%,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65.009吨,有色副产金完成18.392吨。另外,一季度进口原料产金24.034吨,同比增长0.18%,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107.435吨,同比增长9.15%。

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一季度我国产金大省山东和河南黄金生产企业已基本恢复以往年度的正常产能,全国黄金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黄金矿产资源实现快速整合,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大型黄金企业(集团)继续稳步推进海外矿山资源开发,海外黄金矿山产量显著提升。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和赤峰黄金等企业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11.144 吨,同比增长45.11%。重点矿山方面,银泰黄金10万吨/年生产规模采矿权证于2022年1月10日解除查封。

2.疫情影响有色冶炼厂物流运输,有色副产金产量整体受影响小。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1-3月,全国有色冶炼厂精炼铜产量249.08万吨,同比增长6.16%;矿产铜产量196.22 万吨,同比增长5.86%;1-3月,全国有色冶炼厂精炼铅产量178.93万吨,同比增长1.22%;矿产铅产量90.35万吨,同比减少0.48%;

1-3月,有色金属冶炼厂产金47.183吨,同比增长7.19%。

基于有色副产主要来自铜铅特别是铜冶炼副产,铜等有色金属产量直接影响副产黄金生产,一季度有色冶炼厂产金与同期主金属铜铅产量特别是铜产量基本一致,不过产量还与矿石含金量和阳极泥处理车间开工投料等也密切相关。对于铜铅冶炼厂而言,目前骨干企业都有一定原料库存,原料采购继续,而生产正常。疫情影响最大依旧是物流问题,疫情管控导致物流成本上升,进出口通关时间变长。以河南济源为例,疫情管控导致当地骨干铅锌冶炼厂(副产黄金白银)公路货车3月20日开始入豫赋黄码,返程后因异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被隔离;货车周转次数减半、原料采购紧张,物流成本、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大增加,产品库存增加,生产效率降低。

而上海作为全国有色金属定价和交易中心,此轮疫情上海全域封控直接影响了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等)实物的交割出库,进而影响部分实物的有效供应,封控时间越长后期可能影响更明显。3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实物交割量为726.37 吨,较去年同期828.18 吨同比下降12.29%;1-3月累计黄金实物交割量为1990.36吨,同比下降6.29%。3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出库量为103.79吨,较去年同期167.74 吨同比下降38.13%;1-3月累计黄金实物出库量为381.72吨,同比下降9.03%。

3.疫情反弹施压黄金需求,线上珠宝销售成主流。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披露数据,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60.26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9%。其中:黄金首饰168.86吨,同比下降0.19%;金条及金币69.62吨,同比下降27.71%;工业及其他用金21.78吨,同比下降4.10%。受益于年初消费需求释放,又恰逢春节、元宵节、情人节购物热潮,1-2月黄金首饰消费保持强势,但随着3月份黄金价格的上涨及国内部分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黄金首饰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一季度整体消费被拉低。

作为黄金消费最主要的首饰及金条金币,虽然目前国内黄金珠宝企业已逐步复工,但是市场上绝大多数门店依旧处于闭店状态,为了对抗疫情期间销售带来的压力,不少企业的销售重心从线下转向了线上;另外私人订制也成为黄金珠宝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

中国黄金协会披露,一季度,一些大型黄金零售商和商业银行金条销量仍维持一定增长,标准小金条出库量大幅下降,导致金条销量整体下滑。在北京冬奥会纪念币和贺岁纪念币热销的带动下,金币消费反而较上一年同期有所增长。

4.金精矿原料进口量小幅下降,原料运输速度有所放缓。国家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进口银矿砂及其精矿、其他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金精矿和铂精矿)57.85 万吨,增长7.9%。一季度进口其他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29.9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49%,进口以金精矿为主进口量总体变化不大。从进口原料注册地来看,主要为山东、河南。一季度,山东、河南进口其他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18.2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46%,并未受到疫情及物流管控影响。其中,一季度山东进口其他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14.11万吨,同比增长2.33%;河南进口其他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4.15 万吨,同比增长23.37%。

物流速度受到影响:一方面是防疫管控加强导致进出口通关速度放缓,一般延长几天;二是对于未自建铁路专线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原料公路货车物流受到影响很大,精矿运输时间到厂延长,货车周转次数减半,运输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5.受疫情蔓延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及美联储加息影响,国际金价维持宽幅震荡。受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在全球加速蔓延,以及2月底开始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放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涨,欧美通胀高企,黄金保值避险功能得到发挥,国际金价在2-3月出现一轮大涨行情,2022年3月8日触及2078.8美元/盎司的历史第二高点。此前在2020年8月31日,最高点触及2089.2 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随着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0.25%至0.25%~0.50%,金价开始有所回调;5月5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 个基点至0.75%~1.00%区间,这也是自2000年来美联储首次加息50个基点,国际金价再次受压。未来,国际金价将继续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全球性通胀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新形势下黄金对货币增信作用凸显,预计2022年金价整体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将持续,美联储加息背景下新冠疫情对未来价格继续提供一定支撑。

总体看,虽然此轮疫情散点多发、病毒变异传播更快,但中国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和管控也更加严格迅速。此轮疫情中心在上海,较2020年疫情中心在武汉有所不同。上海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疫情期间上海全面封控管理对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方面影响更大。而传统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分布全国,此轮疫情冲击下有色冶金生产部分原料进口和运输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而有色金属贸易、消费和供应链等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有色品种影响更大。对黄金市场影响而言,此轮疫情冲击有限,虽然对国内金价和供应运输等形成一定的冲击,但影响在消退。如果国内疫情不再出现大规模暴发,此轮疫情对国内黄金全行业整体影响可控。

李元 王维玮 靳湘云|文

近期,随着各地联防、联控政策的相继推出,物流问题逐渐缓解。对于白银产业,贸易转向非疫区,上、下游生产基本稳定。供应方面,企业生产影响不大,但疫情下物流受限,延长了出货周期。消费方面,因上海疫情严峻海关停摆,使得银粉等原料进口受阻,给深加工企业的生产带来短暂影响。在光伏和5G等领域需求向好的支持下,预计今年国内白银的工业需求将维持增长势头。

疫情下,国内主要白银生产企业生产情况稳定;但因防疫要求,进料、出货时手续较为繁琐,叠加物流运输受限,使得出货周期延长;资金回笼变慢,造成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我国白银生产主要来自铅锌铜和黄金等的副产。原生铅方面,疫情防控与原材料紧张对铅冶炼造成持续影响,部分冶炼厂出现减产;但原生铅冶炼厂的开工率高于2021年同期,所以疫情对原生铅生产影响有限。原生锌方面,疫情影响下的原料运输虽受限,但随着各地联防控制政策的出台,运输问题逐渐缓解。原生铜方面,疫情对铜冶炼厂的影响相对可控,且在新项目投产、硫酸利润高企及加工费上涨的利好下,原生铜的生产平稳。综合来看,作为铅锌铜冶炼副产品的白银,生产并未在疫情环境下受到太大影响。

从白银消费端来看,主要深加工企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疫情期间,物流受阻,部分地区运输成本抬升,将在企业今年的生产成本上有所体现。但也有企业因签订了长单,物流成本没有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上海疫情严重化后,产品的进货、出货均受到停摆、物流周期延长等的影响,叠加其他因素,导致现货市场银锭供应偏紧,市场的现货升水最高曾到10元/公斤。随着上海地区的逐渐复工,银锭供应紧张的情况在近期有所缓解。

出口方面,受海外通胀压抑需求、海运运费高企、原材料成本上涨、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供应链不畅等因素影响,终端产品出口出现不同程度的订单流失,向上传递给白银深加工企业,如合金企业的出口订单有明显下滑。

进口方面,因上海疫情导致的海关临时停摆,从上海海关进口的银粉等产品受到短暂影响,后转口到深圳海关。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1-3月各类银粉从深圳口岸入关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20.7%,2022年同期这一数据上升至22.4%。4月份海关数据尚未发布,预计深圳口岸银粉进口量将继续增加。

整体来看,主要用银领域光伏行业仍维持快速增长,积极支撑了国内白银的消费情绪。其他领域的消费也基本维持正常。预计今年国内工业用银仍呈增长势头。

姬长征|文

2月底以来,由于疫情蔓延,多地出台了防控政策。物流受到了影响,特别是跨地区原料运输。我国铂族金属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料来源方面,因物流运输问题,导致原料、辅料供应受到阻碍,这在以回收废料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体现比较明显。下游需求方面,汽车产业因疫情防控开工不足,需求受到一定影响。

国内铂的现货供应来源有:冶炼厂矿产副产(铜和镍的阳极泥)、二次回收生产。新冠疫情对冶炼厂副产铂族金属的影响较小,但对回收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铜、镍冶炼企业陆续展开综合回收业务,从阳极泥中回收铂和钯。国内最大的矿产铂生产企业是金川集团,从镍精矿、铜精矿中副产铂族金属。其次是铜冶炼企业的副产。

对自有原料的企业来说,生产基本正常,受疫情影响较小。需要外购原料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据以阳极泥处理为主的企业反映,当前生产还正常,但受疫情影响,原料、辅助材料、车辆进出受到影响。比如金川集团,铂族金属的原料来自镍及铜的阳极泥,原料问题不大。江浙地区,有的企业生产用辅料购买及进场受到影响。

除了铜镍阳极泥综合回收利用,贵金属废弃物是我国铂族金属重要来源,其铂族金属含量一般高于原矿,生产过程能耗及三废排放量低于原矿开采。这部分受到的影响较大是因为废料来源地与回收处理地往往存在空间上的距离。

根据海关数据,除俄罗斯之外的铂族金属进口正常。近期,从俄罗斯进口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付款环节受到影响。

因疫情封控的地区物流受到影响。比如江西上饶,疫情封控加上财政部、税务总局2021年第40号文的要求,回收企业无法获得原料,生产基本停止。

下游需求方面,动态清零政策对汽车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影响。2022年汽车销量预计下降100万辆。轻型车产量预计下降4%至2500万辆,使汽车催化剂对铂钯铑需求减少。

受美联储加息以及疫情引发的担忧情绪持续笼罩市场,贵金属价格呈疲软下行走势。铂空头增加,铂价降至今年以来的低位。钯价下降后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价格起伏较大。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供应和需求预计均将逐步回暖,铂钯价格预计从底部反弹。

刘麦 李伊兰 冯作菊|文

经过两年疫情反复“锤炼”,我国稀散金属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已积累一定经验,面对疫情对生产、运输或贸易的负面影响已经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然而今年4月,全球疫情再度重卷,国内多地频发,上海意外长时间全面封控,行业虽有准备,却仍然不得不面对经济中心的物流不畅以及所引发的贸易停滞、需求不足等共性问题。

因上海全面封控及周边地区严格防控,长三角地区陆运物流一度“瘫痪”,并造成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原本通过上海中转商品进行贸易活动的企业不得不改道扬州、无锡等周边城市,而这部分城市也同样面临防控压力,高速、国道随时有封路风险,甚至可能被迫折返,燃油费、高速费、人工费等物流成本成倍增加,企业产品利润空间大幅收窄,重挫下游企业原料采购意愿,市场活跃度明显向下。

作为长三角外贸出口咽喉以及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所在地的上海于疫情初发时,深圳停摆对航运业影响还未退尽,使得原本就不畅的全球航运业再度迎来一波冲击。进入封控期后,外地司机无法驶入上海,港口更无工人,已入港的货物无法装船出港,运输船只无法靠港,甚至选择跳港,货物装柜遥遥无期。

以做铟镓铋等品种为主的湖南株洲某稀散金属企业为例,该公司安排了6名物流司机2人为一组,从株洲到上海轮流作业,返回株洲时健康宝变为红码,按要求隔离14天,多次核酸转码再出发。即便如此,企业也已深感力不能及,截至4月末,多批货物不能进入上海港口码头,已进入港口仓库的货物迟迟无法动弹,预计超过10个以上订单不能按期交货。

此外,诸如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EAG实验室等国内主要小金属检测机构也集中在上海,封控也导致企业对产品的检测被迫转向国内其他城市研究单位,对企业产品的正常研发与贸易势必会产生一定影响。

但从稀散金属行业整体来看,这些也仅为一些个例情况。

除长三角外,珠三角、山西、江西等稀散金属工业集中省份地区也因疫情同时遭遇物流受阻,不过影响时长均较短,以山西孝义、河津地区镓生产企业为例,疫情防控导致物流一度出现不畅,却因当地防疫部门与企业均有应对经验,仅数日即恢复,有稀散金属生产企业直言,小金属不比大宗商品,单次成交运输量不大,因此即便在疫情防控期间,若下游企业有强烈采购需求,总会有办法解决。

因此,对稀散金属行业而言,基于疫情常态化早已形成适合自身的应对措施,短时间的疫情冲击并不能阻挡行业发展的脚步。但长三角特殊地位及此轮疫情封控范围严重超过预期,自上而下未能形成有效应对机制,待本次上海疫情结束后,建议对长三角、珠三角打造更完善的疫情动态管理体系,确保突发疫情期间主干路网畅通,对货运港口施行场区—公路通行段—目的地采取全链条应急闭环管理和点对点运输等措施,在疫情突发时最大可能保障物流与贸易顺畅。

刘晶 张博 陈家辉|文

据硅业分会统计,4月份我国工业硅产量为23.4 万吨,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28.6%。截至4月底,我国西南地区仍处于枯水期,部分生产企业维持停炉检修状态,其余地区的生产企业因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疫情对其生产运行影响较小,因此仍维持较高开工率。

我国重点多晶硅生产企业同样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疫情对其生产运行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对新建项目造成一定影响。4月份,我国多晶硅产量为5.8 万吨,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47.2%。截至4月底,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13家,现有产能基本维持满负荷生产。但受物流影响,原辅材料、备品备件到货不及时,协鑫集团、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等已有企业新建成产能达产时间略有延后,青海丽豪、新疆晶诺、江苏润阳、宁夏宝丰等新进企业新建产能的建设进度有所放慢。

我国单晶拉晶和切片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切片和原辅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疫情对硅片企业的生产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4月份,我国单晶硅产量为24.1GW,环比减少3.6%,同比增长38.5%。截至4月底,受疫情影响,内蒙古、新疆、江浙沪地区共有4 家企业切片工厂被迫停产或减产,2家企业因物流不畅、原料不足而被迫降低开工率,初步估计4家企业4月份产出共计减少约1.5GW。同时,受疫情导致的减产或物流不畅等影响,原辅材料到货不及时,江苏双良等企业单晶新增产能爬坡停滞。

我国工业硅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国内下游有机硅、铝合金企业部分聚集在江浙地区,这些企业的检修停工导致工业硅消费量呈现结构性减少态势。4月份,我国铝合金领域对工业硅的消费量环比3月份减少50%以上,有机硅领域对工业硅的消费量环比3月份减少约6.7%。

我国多晶硅和硅片的部分消费企业在江浙地区,这些企业受疫情影响略有减产,但是由于多晶硅和硅片市场依旧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所以疫情对多晶硅和硅片的消费影响暂可忽略。

疫情对工业硅生产影响较小,但物流不畅和部分领域需求低迷导致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工厂库存不断增加,工业硅价格因此受压下滑,其中441

工业硅价格从3月份的高点23300元/吨降至4月底的20900元/吨,降幅为10.3%。

我国多晶硅价格从1月初的22.91万元/吨上涨至4月底的25.33万元/吨,累计涨幅为10.6%,主要原因是硅料扩产释放增量不及需求增量,阶段性供不应求是主因,物流不畅对价格走势的影响较小。

由于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叠加疫情使得各家正常库存流转增加,市场流通量减少,加剧了硅片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不断推升硅片价格,其中182硅片价格从1月初5.75元/片上涨至4月底的6.87元/片,累计涨幅为19.5%。

一是企业运行成本增加。一方面,货物运输车辆在低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之间流动,货车司机多重受阻,包括集中隔离、行程码带星、中途劝返、拦截管控等,导致生产企业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各企业增设物流车辆护送人员,无形中增加了人员保障成本。

二是安全生产隐患的风险加大。部分原辅材料企业因当地疫情管控被迫停产或停止运输,导致部分检测样品、关键设备零部件无法如期采购,个别生产企业检修时间被迫延后,增加了企业生产安全隐患的风险。

三是进口料到货周期拉长。部分进口多晶硅受疫情和地缘政治影响,运输到港期已有延后,再加之国内上海、天津等港口物流运输受阻,国内企业采购进口多晶硅的收货周期大幅拉长,加剧了国内多晶硅阶段性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

总之,疫情期间原料、产品的物流运输出现梗阻,无疑影响到企业生产运行的安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造成硅产业内循环不畅,因此全行业要以毫不动摇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为前提,细化完善企业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行业运行的影响。

余雅琨 陈光辉 陈瑞瑞|文

疫情影响仍在,锂盐价格继续回落:疫情对国内锂盐生产端影响可忽略不计,江西、四川、青海等产锂大区产量仍在逐月增加,锂盐厂整体开工率较高;山东有中小型冶炼厂因地区疫情导致原料到货延迟,导致3、4月份无法如期开工,现已于5月初正式开工。4月份国内锂盐产量环比3月仍会保持增量,5月份产量会因部分冶炼厂停产检修损失的产量和新开工及产能爬坡的产量相互抵消,整体维持现有产量水平。

需求端受疫情影响较大,一是下游电池端采购量减少,二是国内运输受限,新能源产业中下游多处于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受此轮疫情影响严重。安泰科初步统计,4月份国内正极材料的减产幅度超15%,部分企业的减产幅度近40%,由此带来对上游锂盐的需求锐减,4月份整体处于上游补库存,下游去库存的阶段。

我国是碳酸锂净进口国和氢氧化锂的净出口国,上海是我国锂盐进出主力港口,因氢氧化锂是第八类危险品,我国的出口都要从上海港出关,智利SQM的锂盐仓库设在上海,所以碳酸锂超80%的量从上海港进来。3月份海关数据来看,影响不大,4月份的数据因受上海疫情管控影响,有明显下滑。

4月27日,Pilbara 第四次锂精矿拍卖最终以5650 美元/吨成交,本次拍卖矿石量在5000吨,精矿品位5.5%,折算1吨LCE的成本价约为39.6万元。该批矿石预计将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实现发货交付。2022年一季度西澳锂精矿产量约为47.6万吨,环比减少0.6%;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一些精矿延迟发运,此外,劳动力紧张也导致澳洲锂精矿产量出现环比下滑,疫情导致澳洲锂精矿产能的重启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南美洲盐湖开发周期较长,且整体进度较为缓慢,导致锂盐供给增速不及需求增速。

近期,下游需求受疫情影响,导致锂盐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但考虑到2022年二季度锂精矿长协价格已经达到5000美元/吨的大关,折碳酸锂含税成本32万元/吨。在供需紧张的背景下,预计三季度锂精矿大概率仍将继续涨价,高成本支撑下锂盐价格后市下跌幅度有限。此外,虽然车企陆续开始恢复生产,但是前期停工影响依然存在,整体需求较弱。叠加供应方面环比3月有所上升,加速了锂盐价格下滑。预计大部分车企都会为了保证全年产出目标不变,而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加速生产,届时锂盐需求有望快速回升。同时以锂辉石为原料的加工商面临着精矿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预计锂盐价格在短期内承压,但随着需求的恢复和原料成本的上升,价格回升概率较大。

猜你喜欢
物流产量生产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阿宽的生产小组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食品与水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