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国
摘 要 主要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总结了管理体系建设较为滞后、配套设施与技术创新略显不足、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及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养较低等问题,并提出了逐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全面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及组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团队等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33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直接影响,而且农业经济是其他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2021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重点提到了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1]。同时,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逐渐提高了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明确了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及制度,以期助推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科学转变,促进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为解决“三农”问题增添助力,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1 现状
1)政策制度为农业经济管理增添助力。随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行,我国农业经济总量持续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继出台了《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助力之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管理已形成较为合理的管理架构[2]。
2)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管理逐步整合且取得初步成效。政府部门针对“三农”问题不断出台整改与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助推了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业补贴政策、取消农业税费等政策的颁布,保障了农民的基础收入,降低了农民的负担,显著提升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
2 存在的不足
2.1 管理体系建设较为滞后
尽管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较为滞后的问题,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存在不相契合的情况,无形中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1)目前农村的农业发展依旧以小规模农户种植为主,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2)通过对农村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分析,会发现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严重,选择在家务农的农户大部分不具备现代农业管理意识,同时缺乏农业经营管理能力,所以对农业经济发展无法发挥较大的推动作用。3)农业经济管理岗位待遇较差、工作环境复杂,所以难以对专业管理人才形成吸引力,造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得不到专业指导,许多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未能紧随时代发展。
2.2 配套设施与技术创新略显不足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必须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应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同时要站在当地农业生产真实情况的角度,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予以规划。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不足。此外,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有限,所以难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了农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及效率。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同样也因为资金支持不足而无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
2.3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会发现大部分地区农户依旧以种植业生产为主,养殖业虽然近年来有快速发展,但整体占比依旧较小,与种植业相差悬殊,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3]。此外,农业产业规模也多以基本农户等小型主体为单位,虽然从短期来看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立足长远,生产规模偏小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而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能实现规模生产,也会投入更多现代化技术手段,节约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方面的资源投入,还能实现增产增收。但目前农业生产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太小,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还有待合理调整。
2.4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受限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目前依旧有许多农村地区沿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办法,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虽然近年来信息技术得以高速发展,互联网与各行业产业的融合已成趋势,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并未得到全面普及,许多农户依旧无法及时掌握农业市场信息[4]。此外,许多农业网站并未对信息进行整合,充斥在各种网络平台的散乱的信息不利于农户进行信息获取。一些农村地区虽然已购置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设备,但因为管理人员操作能力有限,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无法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形成帮助。
2.5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养较低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会受到相关人员自身素养的直接影响,而目前农村基层的经济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再加上工作实践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质量难有提升。而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本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与学习培训,面对工作中的新情况难以有效解决,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少有创新,是造成目前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的关键环节。
3 完善对策
3.1 逐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唯有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才能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为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夯实基础,保证农业工作任务贯彻落实。1)需要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借助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应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術的支持下,精准推算各个阶段农业生产的标准及内容,从而有效解决农产品过剩等问题。2)全面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产量及拓宽销售渠道是农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其中农产品安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等,也是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关键,应当成为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任务。3)全面提升农业加工管理水平[5]。引入更多资本,尝试对农产品、农业服务模式予以创新,在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加工,再通过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0C38D6C5-CCD8-4036-9CA4-D1323DE818F9
3.2 全面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保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1)地方政府需要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加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此外,还要做好农田基建工作,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完善必要的生产配套设施。比如农机道路网、输变电设备等,进一步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朝着机械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做好先进农机引进工作,给予农户一定的农机购置补贴,以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2)号召农户逐步转移农业发展中心,将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农业品牌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目标,逐步形成地域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农业发展情况,做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工作,不断提高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唯有全面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打牢基础。
3.3 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鉴于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发展差异,要想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实效得以良好发挥,则一定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各地发展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调整,贯彻落实农业经济管理规划,实现农村产业振兴与经济稳定发展。从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依旧以粮食生产种植业为主,并未依据实情将各项工作有机整合,对粮食生产与种植业发展形成阻碍,再加上农业生产中经济附加值低的情况非常普遍,致使农业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始终未得到有效提升[6]。鉴于此,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依据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生产规模,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予以优化,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比如,全面拓展农业与种植业的结构,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引入更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参照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创建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与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当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深化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目的;鼓励农民积极创新,不断尝试其他增收渠道,同时给予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在這一过程中,要做好对农民的引导,确保其能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实现利益最大化,切不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操之过急。
3.4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各行业领域中全面渗透,在推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来讲,在推进过程中同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经济管理实效。比如,构建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对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整理,一切过程完全公开透明,实现经济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保证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7]。另外,要认识到目前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在于政府宣传不足,农民对信息技术认知不足。因此,笔者认为政府还需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普及宣传工作,可通过座谈会的方式,向各村负责人宣传,再由负责人一一下达;也可通过建设生产示范基地的方式,让农民直观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所具有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同时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全面呈现更多农业相关前沿信息,拓宽农业经济知识宣传渠道。
3.5 组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团队
人才是提高管理工作实效的关键因素,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而言同样如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唯有培养与引入专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切实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因此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更新工作理念,树立现代化农业经济思维,把握先进的、科学的、创新的管理模式[8]。针对技术人才,则要多开展培训或外出学习活动,更要鼓励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与现实契合。以成果展示的方式激励更多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增强荣誉感,同时以奖惩制度的完善,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心全意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出谋划策,避免出现思想落后、工作水平低下的情况。
4 结语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唯有保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才能稳住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增长的良好形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行,在此背景下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既要认识到相关政策制度带来的推动力,也要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及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成效能够稳步提升,助推我国农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建宏.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再谈[J].中国产经,2021(3):69-70.
[2] 晏欣荣.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J].财富生活,2021(14):185-186.
[3] 王怡亮.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1):15-16.
[4] 王浩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分析[J].中国产经,2021(15):
122-123.
[5] 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1(13):76-77.
[6] 李喜玲.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家参谋,2022(3):117-119.
[7] 张熙亭.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2(2):44-45.
[8] 化永新.探析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8):
86-88.
(责任编辑:张春雨)0C38D6C5-CCD8-4036-9CA4-D1323DE818F9